《浅谈『鬼谷子』--内修,管理,权谋,辞说》
第48节

作者: 鬼谷幽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11 17:25:19

  我在解释《谋》篇的时候,留下一句尾巴没解释。本意是想从这句话入手,谈谈《鬼谷子》和《老子》思想的关联。
  但,我发现,要把这种感受说清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今天,我先摘出《老子》中和本句理解关系比较大句子,这些思想和《鬼谷子》及《孙子兵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我常说:《鬼谷子》和《孙子兵法》一文一武,异曲同工;而她们的思想源头在《老子》和《周易》里面。

  这些句子大家结合《鬼谷子》自己体会一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矣。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日期:2012-06-16 00:17:09

  关于“绝圣弃智”:
  《老子》说的“绝圣弃智”,我的理解:不是要抛弃圣行智慧或者说谋略智谋,而是劝导人们不要刻意标榜---不要去刻意标榜圣人不要可以宣扬功劳事迹也不要去提倡智巧,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案有大伪”。
  《老子》其实是非常提倡智谋的,这种智谋或者说谋略叫做“大智若愚”;就是说,你要富有智慧要,要切实为百姓更好地办事,但是,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让自己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凡很一般,这实际上是高层次的智谋。这么做,最后达到“大上,下知有之”;我为百姓做很多事谋求了很多福祉,但老百姓只是隐约知道有那么个人在为自己做事就,根本不知道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所以,《鬼谷子》的圣人和《老子》的圣人是很接近的,都是为民实事而不标榜自己不宣扬自己的功绩也不在乎百姓是否理解自己知道自己,只要百姓感受到自己的恩泽,就可以了。
日期:2012-06-18 20:05:54

  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相对属性,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爱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一种理性认识。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着重探究的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分述如下:
  (一) 阴阳交感相错:
  交感互错,即相互关联,相互感应,相互作用。古代思想家认为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万物生成和变化之本始所在。阴阳之间的关联性和感应性,是各种相互关系的基础。
  (二)阴阳的对立制约: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天体运动、气候变化,乃至人类社会、人体自身,都普遍存在着两两对应的“两端现象”。例如:
  天、日、明、昼、热、升、进、强、增长、上、外、动、刚…——阳

  地、月、暗、夜、冷、降、退、弱、消亡、下、内、静、柔…——阴
  (三)阴阳的互根依存:
  1. “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阴阳相倚”,“阴阳互根”。
  2. “阴”“阳”双方互以对方为“生”“长”“化”的条件,“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正如地球的生物(动物、植物),既不能缺少阳光,也不能缺少雨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 阴阳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孕育着对方的成分,也就是阴中有阳的“基因”,阳中有阴的“基因”。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例如:日──阳 (太阳),天──阳:月──阴 (太阴),地──阴。
  请记住:在统一体中的阴阳之间的依存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相依;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在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请看一天中的阴阳运动变化:昼 — 阳(上午—阳渐长,阴渐消—阳中之阳;下午—阳渐消,阴渐长—阳中之阴)。夜 — 阴(上半夜—阴渐长,阳渐消—阴中之阴,上半夜—阴渐消,阳渐长—阴中之阳)。◎再看一年中的阴阳变化:(春分——阴阳各半,昼夜均而寒暑平;夏至——阳之至极,阴气之始至,日行南至;秋分——阴阳各半,昼夜均而寒暑平;冬至——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冬至─→春分:阴渐消,阳始长;春分─→夏至:阳渐长,阴渐消;夏至─→秋分:阴始长,阳渐消;秋分─→冬至:阳渐消,阴始长。)

  阴阳消长的总体规律: 当阳盛时,阴始至;阴盛时,阳始至;当阳渐长时,阴渐消;阴渐长时,阳渐消。
  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阳处于上升状态时,——阳中之阳,阴中之阳;阴处于上升状态时,——阳中之阴,阴中之阴。
  阴阳消长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渐变过程!
  阴阳消长的特点是: 有一定的范围(或限度) ……有度性;有一定的规律 ……有序性;保持平和协调 ……和谐性。只有这样,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自然界。健康强壮,心想事成。 ——在人体。如果失度、失序、失和谐,就会:产生灾害(旱、涝)。 ——在自然界。产生疾病。 ——在人体。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消长运动到了一定限度,会向对方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阴阳转化,有两种情况:阴阳相推,如:一天中的昼夜相推;一年中的寒暑相推。阴阳“顿变”,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转化,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有一定的条件:“极”——阴阳消长达到一定限度;“重”(chóng)——阴/或阳过盛。阴阳转化的结果,是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请记住:阴阳学说的基本要点:
  ⒈ 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着阴阳对应关系: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属性; ……普遍性;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相对性,可分性;
  ⒉ 阴阳双方,在不断运动中保持其统一性、和谐性:阴阳相依——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统一性。阴阳消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转化——阴阳相易,转相生也。 ……对立性。
  阴阳双方在“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对立统一运动中,保持统一的和谐关系;当阴阳消长达到一定极限时,则以阴阳相易的形式,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阴阳的交感互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阴阳的运动规律。她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交感互错是阴阳间运动变化的基本前提,没有阴阳双方的交互作用,阴阳其他关系无从谈起。阴阳的相反相搏表达了阴阳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阴阳相反相搏即对立制约的基础上,促使阴阳消长变化的动态平衡,而互根互用又为阴阳胜复转化提供了内在根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