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15 22:52:11
(帖子正文)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位时间仅仅十八年,不过他可以说是亚述成为横跨亚非帝国的创建者,平定叙利亚,攻占以色列,击败乌拉尔图,控制巴比伦,军威赫赫几无抗手。不过他执行的民族迁移政策也是后来亚述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当亚述帝国征服一个国家之后,就把这个国家的居民全部掳走,分批安置在不同的地方,然后再从别的各个被征服的国家把居民迁移过来,相互混居,以达到避免大规模叛乱的目的。
虽然这个政策在短时间内比较有效,但是慢慢地亚述内部处处都是异族,故土难离的人终究还是积怨难平,到处都是小股起义烽烟不断,一旦亚述外部局势不稳,势必内外交困轰然倒塌。
日期:2012-06-16 11:18:53
(帖子正文)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死于公元前727年,他的儿子萨尔玛那萨尔五世继位,以色列国王何细亚可能觉得有机会联吴抗曹,于是和埃及法老搭上线,打算共抗亚述,所以没有再给亚述上贡。结果萨尔玛那萨尔五世领兵镇压,围困撒玛利亚长达三年。
这三年里估计何细亚送了无数使者过去找埃及法老,希望他能一起出兵,但是没有一个使者有诸葛亮那样舌战群儒挑拨离间的能力,所以都是无功而返。
说起来,何细亚应该也是个很有野心与能力的人,仅仅凭残破的以色列一国之力,对抗亚述御驾亲征的大军足足三年,最后在公元前722年,也就是何细亚在位的第九年,撒玛利亚被攻破,北国以色列亡国了!
“亚述王攻取了撒玛利亚,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把他们安置在哈腊与歌散的哈博河边,并玛代人的城邑。”
这里面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位亚述王,因为萨尔玛那萨尔五世是在当年去世,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因此有一种说法,他是攻破撒玛利亚之后去世的,也有说法是,他死于战场,实际上是他的继任,萨尔贡二世完成了对以色列的征服。
日期:2012-06-16 22:51:40
(帖子正文)
接着,“亚述王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人来,安置在撒玛利亚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并把北国以色列收为自己的一个省份,称为撒玛利亚省。
从此北方十个支派,流便、西缅、以萨迦、西布伦、以法莲、玛拿西、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散落到各地,再也未曾集合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异族的混居通婚,对传统的渐渐遗忘,让这些人慢慢地被融入到其他民族当中,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未曾以明确的犹太人身份出现在历史的记忆当中。
不过,到了前些年,传说中失踪的十个支派之一的玛拿西支派后人,又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他们散居在印度和缅甸的交界处,据口传的历史,他们在亚述帝国灭亡后一路东迁,经阿富汗来到喜马拉雅山区,再经蒙古大约在公元前231年到过中国,后来因为被驱逐,一部分往南逃往越南、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这些国家,一部分往西走,就现在的印度缅甸交界处。
这些人直到现在还坚守犹太人习俗,坚持行割礼,称神为Yahwei(雅威),每一村落都有一两位祭司,名字很多都叫亚伦,献赎的规矩也与《利未记》所载相仿。
日期:2012-06-17 15:50:54
(帖子正文)
考察一下这些人先祖的迁移路线,会发现其实正好和其他几处之前认为可能是犹太人后人的民族都牵扯进来。
比如说,在中国的犹太人。
一个英国教士陶兰斯经过考证和对比习俗,写了一本书《中国最早的传教士:古老的以色列人》,在里面提出一个猜测,中国的羌族有可能是犹太人之后。
比如羌族的主神很像耶和华,也被认为是灵父,不像周边物质那样,是形而上的,羌人急难的时候会喊一声“Yahwei”,正好和希伯来人中对耶和华的称呼是一样的,而且羌人也有献祭羊羔作为赎罪的习俗,拜祭的方式也和犹太人很接近。另外,考古挖掘出来的羌族水壶的造型与公元前八世纪的希伯仑文物很接近,也是设计用来顶在头上等等。
猜测羌人是犹太人的后人,此说还是有些很明显的漏洞无法解释,因为一直往上追溯的话,羌族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是华夏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羌是部落名,姜是姓氏,所以尝百草的神农,治水的大禹,还有钓鱼的姜太公先生,要算起来,通通都是上古羌族人。夏朝是公元前两千多年,光周朝都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就算拿周朝来算,当时犹太人还在埃及苦哈哈地做劳役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