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货币惹的祸——透过金钱来解读历史》
第53节

作者: Lov_vinccy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话说京师里闹钱荒,东西都卖不出去,销售停滞,官员过来向宰相汇报(“货壅莫售,日嚣而争,因白之桧”)。

  秦桧说,“这事儿容易。”
  他立即召集文思院 官员,没等人过来,秦桧又接连派了几批人去催,显得紧迫无比。
  文思院的官员终于上气不接下气的跑着过来了。
  秦桧这时候说:“我刚才得到谕旨,说要变更现在的钱币,原来的钱币都要作废,你铸造一缗夹锡铜钱的钱样过来我看看。”
  尤其要命的是,宰相明天中午就要要看钱样。文思院官员赶紧回去,整夜没敢睡觉,连夜督促工匠们赶造样钱……

  消息当然不胫而走,有钱有势的那些富贵人家最先得到消息,于是赶紧把压床底的那些钱都拿出来,冲到街上,见啥买啥,几天下来,物价顿时飞涨,积压货物自然也一扫而空,市场上的钱币堆积如山。
  后来,钱样秦太师也就看看而已,原有的铜钱也没有废除,但“钱荒”的事情却自发的得到了圆满解决。
日期:2012-06-15 18:08:42

  其实,即便是根据正史记载,秦桧并非彻头彻尾的一个奸臣。
  秦桧开始是主张“抗金”的,当年金朝灭了北宋,准备立张邦昌为傀儡政权,秦桧还签名反对,被金朝知道了,于是就把秦桧抓走。
  接下来的故事比较老套,就是说在金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之下,秦桧变节,然后又被放回南宋,充当金朝的间谍,给南宋朝廷玩现实版的“无间道”,捏造抗战派主力岳飞“莫须有”的罪名,破坏大宋朝抗金的大好局面,拟定议和条款,签订议和协议等。

  “莫须有”这个罪名其实很值得玩味,其意思是“说不清有没有”,这说明秦桧本人也知道岳飞是冤枉的,但又不得不杀他。
  其实,为了给自己杀人捏造罪名,古代的当权者们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罪名,比方汉武帝和曹操都曾经以腹诽(肚子里在骂我)和心谤(心里在骂我)为罪名而杀人,随便编一个就行,干吗要说“莫须有”呢?
  秦桧所谓“奸臣”名号流传之广,都是因为岳飞那个孙子岳珂痛恨自己的爷爷被秦桧陷害,而他又不敢指责杀害岳飞的真正主谋——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于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秦桧身上,写了很多贬损秦桧的事件和行为,也不知真假。
日期:2012-06-15 18:10:06

  秦桧卖国贼的名头太响,还与金国对他的推崇和惋惜有关。
  秦桧死后,韩侂胄追夺秦桧王爵,改授其“谬丑”称号,并大举北伐,不幸战败之后,被迫与金国签订了“嘉定和议”——在和议之时,金国提出的一个条件,竟然是宋朝必须把秦桧“谬丑”的称号去掉。
  “凡是敌人所反对的,一定是我们所支持的;凡是敌人所支持的,一定是我们所反对的”——根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基本原则推断,后代人把秦桧作为“卖国贼”来处理,看起来也很有道理,只是笔者有点奇怪的是,为什么宋高宗这种“主动追求”投降的最高领导在后世却从不会被称“卖国贼”?
  归根结底,顶级领导卖国卖地卖人民都是有理所当然的,而属下臣子卖国卖地卖人民都是罪大恶极的!
日期:2012-06-15 18:10:29

  值得说一下的是,秦桧也是著名书法家呢,我们在电脑打字时最经常使用的那个“宋体”,就是秦桧的发明,本来应该叫做“秦体”,只是因为秦桧名声太臭,所以才改名“宋体”。
  不管咋说,秦太师看来真是金融市场上制造小道消息的祖宗,放到今天,秦桧绝对可以做广告营销业的心理大师!

日期:2012-06-15 18:10:56

  10.9“没奈何”与“钻钱眼”
  跪在岳飞像前面的,还有一个人,名字叫张俊。
  其实,张俊本来是南宋初年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一个著名抗金将领,也曾经立下累累战功,但这人比岳飞和韩世忠“聪明”,后来就看出来了CEO的意思是要和金朝议和,而且很反感将领拥兵自重。于是张俊就主动放弃兵权,一下子就得到了宋高宗的赏识。

  不仅如此,张俊还看出来了顶级领导对岳飞很不满,为了进一步得到领导的赏识,张俊就和秦桧一起合谋制造了岳飞的“莫须有”冤狱案件。
日期:2012-06-15 18:11:27

  这么懂事、这么能干、这么聪明的将领,宋高宗当然喜欢,后来封他为清河郡王。
  既然和赵宋顶级领导都沆瀣一气了,为了让领导放心自己没有谋反的想法,张俊还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鱼肉百姓,最后家拥田地70万亩,每年仅收租就能收米64万斛。
  有钱了,存钱就很麻烦,但张俊很有创意,他就把自己家窖藏的白银,每100两铸成一个大球放在家里,还给起了名字,叫做“没奈何”——要是盗贼进来,想偷点值钱的银子呢,若想抱走这么重的银球,那可真是“没奈何”。

日期:2012-06-15 18:12:02

  有钱了当然要摆阔,所以张俊还创下了另外一个历史之最,那就是摆过中国最大的宴席。
  有一年宋高宗这位顶级领导去张俊家里拜访,张俊受宠若惊,赶紧摆宴接驾,进奉上等酒食、果子几百种,又送给高宗金器1000两、珠子69000多颗、玛瑙碗20件、各种精细玉器40余件、绫罗锦绵1000匹,这顿饭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家宴,空前绝后。
  张俊也很追求时尚,尤其喜欢看时装展,史书上记载说他家里,“园池声伎甲天下,每宴十妓为一队,队各异其衣色,凡十易始罢”——也就是说,张俊家里养着的舞女歌手都是天下最好的,每当有宴会的时候,就搞10个美眉排成一队进行时装展览,衣服的颜色款式各不相同,而且每次展览至少要走过10队……

  实在可惜了,按道理,张俊本来应该成为世界时装模特的业界鼻祖的!
日期:2012-06-15 18:12:30

  生活如此腐化堕落,从著名战将到著名贪将,张俊演绎了丰富的人生,宋朝人对于张俊聚敛钱财的行为很不满,南宋的《武林见闻录》就写了一个关于他的笑话。
  话说有一次宋高宗在宫内宴请秦桧、韩世忠、张俊等大臣,有唱戏的人在席间逗笑。

  一个优人就说:“世间的贵人,都对应着天上的星象,我能看得清清楚楚。”
  说罢拿着一枚铜钱,眼睛透过铜钱的方孔对人窥照。
  先照高宗,说:“这是帝星。”
  又照秦桧,说:“这是相星”。
  再照韩世忠,说:“这是将星。”
  等照到张俊时,优人忽然装作大惊失色,说“看不见星。”
  众人也大惊失色,让优人再仔细看看,优人就装作很努力的样子看了半天,长出了一口气说:“哦,我说怎么看不见张郡王呢,原来张郡王坐到钱眼里去了。”
  众人大笑不已,连宋高宗本人都笑疼了肚子。
  后世常说的“钻钱眼里”这个词就由此而来。
  对于这种有能力、懂领导心意的下属,却能够主动放弃军权,一心一意挣钱,宋高宗实在是太欣赏了,所以在张俊死后,赵宋朝廷再将张俊由郡王再加封一级为“循王”,由此张俊也被称为“张循王”。

日期:2012-06-15 18:13:33

  -------------大宋朝的“金钱那些事儿”就此完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