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向左,职场向右》
第26节

作者: 天使果冻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行业,就是中国的咨询策划行业。说这个,大家可能不够明白,但是换种说法,大家可能就清楚多了:中央电视台各种广告背后进行运作的公司、企业出现危机之后帮助灭火的那些公司、企业生病了请来的那些“医生”……就是咨询策划行业的一类。这一行中,最为大名鼎鼎的要算世界一流的麦肯锡公司,遗憾的是那次的操作时间太紧,我们没有针对外资咨询策划行业进行揭黑,而是仅仅针对本土的。

  策划方案在运作过程中,困难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想。我们联系了不下30家中国较为有名的咨询策划公司,听到要采访它们都很高兴,但是听到要揭开黑幕都无一例外闭门谢客。
  难道这次策划要胎死腹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幸运地找到一家远在云南的咨询策划公司,他们的老总相当有正义感:尽管他承认自己操作也有不够规范的地方,但是他乐意从业内人的角度帮我们揭开盖子、爆出这一行的黑幕!
  当期杂志的封面故事,名字是我起的:《谁在给中国品牌下毒?》,加上新任封面设计师的全力配合,那期杂志的冲击力和想象力,是我至今仍觉得最有力、最棒的。“谁在给中国品牌下毒?”黑黑的十个字显目地呈现在杂志封面上,再加上背景图案是被大浪冲击出的乌黑的、蔚蓝的浪花、水珠……每一次我想起《东州品牌》,我就能想起这个封面。我们是第一家揭咨询策划界黑幕的媒体,每每想到这,我就觉得无比的自豪。

  在一篇主打文章中,我这样写道:
  品牌之殇,谁来担责?
  文/果冻
  这是一期非常“难产”的封面故事,本刊记者采访了众多咨询策划公司和相关人士,他们都很愿意去谈国内咨询策划业的“怪现象”,但是提及让他们“抛头露面”、“现身说法”,就都犯难了。
  本刊编辑部曾精挑细选了多家咨询策划公司和多位行内资深人士,让他们给《中国品牌》提供行业黑幕的稿件,最后一刻,他们几乎都委婉地推辞了。
  ……

  对此,我们表示很理解,打破“潜规则”、捅破“窗户纸”是需要良知和勇气、承担巨大风险的。有一位专家还善意地告诫我们“搞这样一个题材,你们就不怕得罪人?”
  当我们本着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去揭露一个行业的“黑幕”和“罪行”,给更多企业敲响“警钟”时,就算得罪一些人、一些企业,又能惹上多大的祸呢?
  无论如何,糊在国内咨询策划业上的“窗户纸”,我们一定要捅破!
  这是我在《东州品牌》杂志写的最后一篇稿件,写完的那一刻,突然间觉得自己解脱了。
  离开杂志社的那天,我甚至没有让老张给我写下欠条,尽管他还欠着我将近1万5千块。但是,我一口气拿走了10本2005年第3期的《东州品牌》,对吴主任说:这就是我的孩子,我无比爱惜他们。
  几位同事请我吃饭,还是在那家湖南菜馆,不同的是这次是现金买单、没有挂账。老殷问我:有什么打算?
  我回答,没有什么打算,我只是想找份可以养活自己、还能稍微孝顺父母的工作,如果多点空闲更好,我可以抽出来看看书,还能回到自己始终努力的方向就最好。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
  走出餐馆,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我有带伞但没撑开,真希望雨下得大一些、再大一些,把所有的不开心不快乐统统冲掉……
  (未完待续)
  日期:2006-11-25 4:59:17
  谢谢miaomiao和思考质疑,周末快乐。
  (二十三)
  离开东州杂志社之后,我好像不再着急。人在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反而更加安定。脑海里曾经闪过一丝跑去四叔五叔所在那个特区的念头,但仅仅是闪过而已。

  在东州上了四年大学,再加上近一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东州这个城市,喜欢她的文化底蕴、不急不躁,尤其喜欢她的早茶和夜茶。
  每隔一两周我就要去喝次夜茶,点上一壶苦丁,可以从晚上八九点一直坐到深夜。
  苦涩的茶水从喉咙里缓缓地淌下,片刻之后口腔里就充满了甘甜——很多人不喜欢喝苦丁,也许是怕入口时的苦吧,殊不知苦丁茶的妙处在于它的回甘,苦过之后才会甜。
  我打电话给老爸,他自然是旗帜鲜明地支持我离开不发工资的杂志,当时他给了我两个建议:要不就再考一次研究生?要么就再找工作,慢慢来别着急,别光顾着进媒体,也可以考虑去企业。
  经过反复思考,我对老爸的答复是:先复习,准备考验,同时找找工作,如果工作足够好,我就上班、放弃考研——妹妹马上上高三了,尽管从心底里来说我非常渴望自己还能读书,但我也不得不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老爸老妈已经供我读完大学,若是我也继续读书,他们一定吃不消,家里的债务亦会滚雪球一般。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读研如果不在名牌大学、著名导师旗下,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提升自己,都不是个好消息。

  翻箱倒柜找出高等数学课本,这是我最头疼的一门科目,如果不是为了考上经济类研究生,我非常不愿意看数学。与此同时,我跟Z大的何老师(副教授)重新联系上,她仍“欠”我一个人情——在我大三的时候,我给何老师写了一封信,指出她在学报上刊登的一篇学术论文存在瑕疵。
  收到我的信后,她很高兴,打电话给我,让我去Z大的时候,务必联系她,她一定要请我吃饭。因为学习工作一直都不如意,我一直没敢联系何老师。
  听到我说想继续考研,何老师很开心,她给我的复习提了很多建议,也给了很多宝贵的指点,当时我是想考何老师的研究生,也有意无意向她透露了这个信息。
  住不起1000多块月租的房子,我搬到了另一处离闹市较远的农民房集中营,570元/月的房租,离诚诚的母校很近,去图书馆自习、去体育场跑步都很方便。
  天天往图书馆里跑,那段时间过得很快,我实在记不起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出租屋的环境很差,经常能在楼下看到有人撒酒疯、打架,偷盗现象很严重,隔三差五能看到闪烁的警灯。
  这样的时间过了两三个月,那是一段比较轻松的日子,基本上没有债务的压力。虽然没了收入来源,但是之前给其他报刊写文章的稿费相继而来,不多,勉强生存还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自己居无定所,稿费都是寄到老爸那里,他常笑我:“还没把你赚的钱捂热,又打进你的银行卡里让你花掉了。”
  听到老爸那样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春节回家时,我发现老妈的额头上多了很多白发,而老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似乎越来越厉害了。有些日子,老爸腰疼得不行,要老妈帮忙脱衣服、放好热水,他才能洗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