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那些女子心中的秘密》
第9节

作者: 天池洼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自古佳人多薄命,但对于小小来说,来的似乎太快了些。父亲在她六岁的时候不幸病故,殷实的家庭,突然间变得捉襟见肘,为了生活,母亲忍辱为妓。原本幸福的一家,沦落到此如,小小母亲心中的痛是他人所不能理解的。孱弱的身体经不住几年的自责自怨,小小十岁时,母亲一病不起,临终前,她把小小托付给贾姨妈。
  从此小小在没有一个亲人,这时的小小还不知道一个人的死去意味着什么吧。年幼的她,该当如何面对绮靡的世界?
  光阴流转,几年过去,自幼聪慧的她,虽不曾从师受教,却已能吟咏山川,如一块浑朴的璞玉,晶莹剔透,不染铅华。

  这样的女子,每个人都会对之心动。西泠桥边那间翠竹环绕、清雅幽致迎着西湖的镜阁成了当时男人的梦中之地。对她动心的男子未必会令她心动。抛下那些登门求亲的豪华公子富贾乡绅,她依旧油壁香车蜿蜒在西湖旁曲折迂回的小路,看碧波连连,荷田万顷,听莺声燕闹,鸣蝉相和,得意时,她自己也低声浅唱: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贾姨妈劝她,母亲留下的积蓄迟早有用完的一天,不如趁早寻一个富贵人家,也好终身有个依靠。小小自有自己的见识:“人之相知,贵乎知心。岂在财貌?”她心中所重的是万水千山的无限风景,不是金屋玉堂里的满地残红。“宁以歌妓谋生,身自由,心干净,也不愿闷死在侯门内。”贾姨妈听了一声长叹:“姑娘以青楼为净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彻!”只是,就算看透了人情世故,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不久,家资散尽,倔强的她抱琴而抚,顿时成了钱塘名妓。作为歌伎,任她见识过人,也寻不到她要的幸福,因为,虽然她是巾帼的豪杰,只是,世无英雄,没人敢去爱。最终,对着那些讨厌的嘴脸,还得笑脸相向。

  她得到了自由,而伴随着自由的却是不可住当的心灵的孤寂。曾有一次,离幸福真的很近了,到头来不过仍是昙花一现,花虽能再开,却已不是原来那一朵。
  那天的她,仍然坐着油壁香车,和他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闹市里不期而遇。他的青骢马被她的油壁车所撞,受到惊吓的马。将他摔倒在地。小小揭开车窗的帘帷,他正好站起,向她施礼,深深一揖。小小看了,报以歉然一笑。
  一笑倾人城,而笑倾人国。宁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他叫阮郁,当朝宰相之子,奉命外出办事,正好路过钱塘。这样的人家,不是没见过美丽的女子,只是碰不到能走进他内心的人。而她的一笑,摧毁了他整个的世界。
  香车骏马带起的扬土飞沙渐渐尘埃落定,回过神来,他茫然怅惘,若有所失。赶紧向路人打听她的身份,得知她是钱塘的妓女,心内连呼可惜。不是不爱,只是不敢。回到住处,小小的倩影在心头拂去还来,夜不成寐。爱能给人以勇气,翌日一早,按耐不住的阮郁,骑着青骢大马来到小小的住所——“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的镜阁。

  日期:2011-04-11 10:35:51
  一向厌倦达官贵人的小小对阮郁应该是动了芳心的,不然,何以她听到昨天骑马惊吓了她的那位公子来了就欣然请进?阮郁见到小小,竟然有些羞涩,陪她四处游玩时,读了小小书写在墙壁上的诗,赞不绝口。
  水痕不动秋容净,花影斜垂暮色拖。这是秋日的向晚,还是小小自己?
  阮郁反复吟咏,依韵和了一首。小小发现,他不但丰神俊朗,而且有着风流才华。她确定他就是她的知音了。酒逢知己千杯少,何况是佳人对着眼中的才子,才子对着梦里的佳人。趁着酒意,佳人抚琴,才子吟诗,悠扬缠绵,原来幸福真的可以来的这么突然。
  接着一连几天,她和他形影不离,一个坐香车,一个骑骏马,傍着小路缓缓而游。同样的小路,同样的景致,心意却已大变。一直冷眼旁观的贾姨妈知道这简单的幸福来之不易,稍不留神就会烟花冷落,劝小小和阮郁早定终身。再冷傲的女子也有自卑的时候,小小对贾姨妈说:“我是青楼歌妓,他是相国公子,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二天她和他游玩归来,贾姨妈心直口快,让阮郁早作打算。阮郁拉着小小的手,来到西泠桥上,正夕阳西下,岫云徘徊,白鸟归巢。阮郁指着桥边的松树道:“青松作证,阮郁愿与小小同生死。”激动不已的小小心甘情愿地相信了,还写了一首诗: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接下来发生的事和杜十娘的故事毫无二致,阮郁的爹得知儿子去了一个妓女,大发雷霆,一纸书来,从此再不见阮郁的踪影。只是小小没有杜十娘的干脆决绝,阮郁一去不归之后,她大病一场。幸好有贾姨妈的悉心照料,到第二年春天她才渐渐恢复。
  我想,此时的小小应该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一个人,不如去爱一片山水,爱一个人,那个人是会变心的,而爱一片山水,这片山水永远不会离开。也许,她本就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当爱情真的到来的时候,是不可理喻难以左右的。痛苦的是,来的时候如此,去的时候也是如此。心也就因此而碎。
  伤透了心的人很难再爱上另外一个人,除非有足够长的时间去消磨往事。可是,她的时间以为时不多。
  病好的小小依旧是光彩照人。只是原本就孤高的她变得更加高傲。人之所以高傲是因为自卑,害怕别人窥视到自己的卑微。

  转眼到了冬天,不近人情的小小,已被人称作“冷美人”。上江观察使孟浪途径钱塘,闻知小小的美名,欲睹真容,多次备了酒席派人去请,每次小小都是酩酊大醉。等到孟浪十分恼火,小小方才答应前往。等她来到,孟浪有意当场羞辱她一番,指着窗外怒放的寒梅,让赋诗一首。小小略一思索,脱口吟来: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这时的她,心应该乱到了极点了吧。她自己就是那株梅花,虽然孤傲,却也难耐春日的苦寒。苦寒虽然难耐,到底是开放了,可是未必能有人懂得欣赏,最后不免还是独自零落成泥。吟诵这首诗的时候,心中想到应该是阮郁吧,阮郁是她心中永远的痛!谁都知道她是冰清玉洁,如同雪中初绽的梅花,可她依旧摆脱不了歌伎的宿命。她有没有后悔过当初倔强?

  孟浪听了这首诗,为之改容,以礼相待。饭后命人用轿子把她送回。回家后的小小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痛,从此卧床,一病不起,芳魂永逝。
  小小病重之时,贾姨曾问她:“你交广情多,不知可有甚末了?就是后事,从丰从俭,亦望示知。”小小摇头说:“交,乃浮云也,情,犹流水也,随有随无,忽生忽灭,有何不了?至于盖棺以后,物化形消,于丰俭何有?悉听人情可也。但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小小山水之癖。”
  西泠,千古文人骚客梦,从小小开始。
  白居易对之反复吟唱:“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徐文长有《苏小小墓诗》: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
  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
  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