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笔下的情色北宋》
第19节作者:
音有误周郎顾 日期:2012-06-08 19:41:36
(正文)
这一时期的晏殊在工作上是春风得意的,在生活中是幸福惬意的。上天似乎还嫌不够,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一件大喜事从天而将。晏殊的夫人王氏得到了仁宗皇帝的皇封诰命,被册封为国夫人。国夫人是外命妇的最高品级,只有王宫和宰相的母亲和妻子才能得此封号。而这次册封又恰值王夫人的寿诞,可谓是双喜临门。在王夫人的寿宴上,晏殊喜不自禁,即作《拂霓裳》为夫人祝寿贺喜。
拂霓裳
庆生辰,庆生辰是百千春。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感皇恩。望九重、天上拜尧云。 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祷仙真。愿年年今日、喜长新。
钿函:原意是镶金、银的盒子,此句是指钿盒内装着册封的诏书。
玉色受丝纶:麻布做成的诏书上写着皇帝的贺词。
尧云:古人形容尧谓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松椿:喻高寿。椿: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蕙:现在的兰花。
上阕描写宴会的场景和对皇上的感恩,下阕是对王夫人美好的祝愿。王夫人我们在前文晏殊与侍妾之事提到,她并非晏殊的第一个正室。晏殊年轻时曾相继娶过两位夫人,皆早亡,王夫人是第三任。这位王夫人的父亲是开国元勋王超,乃兄是当时的枢密使王德用,可谓是大家闺秀,名门之后,所以对侍妾的事也不再追究了,看得出两人的夫妻感情还是不错的。
从传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首词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性都不高,拿出来给大家看,是想让我们对这种题材的词有所了解。晏殊悠然十余年的太平宰相生涯,使得他对仁宗朝的太平盛世有着更多的感受,所以晏词中的祝寿词颇多,词中除了祝寿之外不乏对当时和谐稳定的社会的歌颂。
诉衷情
幕天席地斗豪奢。歌妓捧红牙。从他醉醒醒醉,斜插满头花。
车载酒,解貂贳。尽繁华。儿孙贤俊,家道荣昌,祝寿无涯。
据说这是晏殊过寿时为自己所做的一首寿词,通篇给人以富贵艳丽奢靡之感。用现在的话来讲,很排场,超豪华。这种类型风格的词在两宋词中是无人再有的,人生际遇的不同,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决定了也只有晏殊能写出这种场景和这种气势的。
但是这种类型的词并非晏词中的上乘之作,也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晏殊一生曾因贬谪两次知守颍州,颍州西湖之美在他失意之时曾给过他极大的慰藉,于是乎他的笔下也充满了对西湖的溢美之词。
渔家傲
杨柳风前香百步,盘心碎点真珠露。疑是水仙开洞府。妆景趣,红幢绿盖朝天路。
小鸭飞来稠闹处,三三两两能言语。饮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黄昏更下萧萧雨。
这是一首少有的单纯描写景物的晏词。词人湖边观胜,看到岸边杨柳花开,香飘百步。湖中荷花更是别有风韵,走近看,已绽开的花瓣就像盘子一样,盘心上点点滴滴,凝结着珍珠般露滴,好似水中仙子的洞府;放眼望,景色就如妆点而出:绿叶红花,一望无边,直接天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应是对“红幢绿盖朝天路”很好的解释。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笔下的鸭对春天有着强烈的感觉,晏殊笔下的小鸭却是“三三两两能言语”。鸭能言语,典出唐陆龟蒙《甫里文集》:徐问龟蒙:“此鸭何言?”龟蒙曰:“常自呼其名。”呵呵,原来鸭子“嘎嘎嘎”的叫声意为“鸭鸭鸭”,虽不知西湖的小鸭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在说些什么,但嘎嘎之声给西湖注入了无限生机。
酒已散,该回了,况天色已近黄昏,萧萧细雨飘然而至。“人欲去”实为欲走还留,皆因美景无边。“留不住”三字尽显词人恋恋不舍之情。
晏殊写过一组《渔家傲》,共诗四首,皆咏西湖之美。《渔家傲》这一词牌就是从其第一首中“神仙一曲《渔家傲》”之句而得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