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职业性格》
第35节

作者: 陈鸿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2,越趋向于两端,适应的职业范围越少,大多数职业所需要的人格特质维度的得分,都处于中间略偏高或略偏低的水平上。
  如果画两张示意图,一张以各维度上的分值为横轴上的变量,以人数为纵轴上的变量;一张以各维度上的分值为横轴上的变量,而以适应的职业范围为纵轴上的变量,你会发现,两张图都会呈现出统计学上的完美的正态分布。
  在人际敏感性维度上的80分得主,往往首先考虑他人的处境、感受,并将尊重他人的感受、满足他人的需求放在优先的地位上。在职场上,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是一些真正高情商又不失原则的人。同样听到一个人说口渴,情商不高的人只是听到了这个人说口渴,什么也不会想到,而情商高的人想到的却是什么地方有水,他们这所以想的不同,正在于后者能够总是能够进入他人的感受,并具有满足他人需求的强烈意识。

  人际关系能力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得到如此的强调,比如我们常常说必须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沟通,必须能够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友好互利关系,必须能够配合他人共同达成目标等等,并且认为这其中有许多需要不断练习的技巧。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在职场上,如果我们严重缺乏他人需求意识、严重缺乏满足他人意识的愿望,也即情商很低,那么,这类技巧越多,越容易弄巧成拙,成为缺乏真诚的做作与表演。

  当一个人口渴的时候,你立即想到的是他需要一杯水,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沟通方式吗?还有比这个更优秀的人际沟通能力吗?
  魅力型领导者在人际敏感性方面往往处于这一水平上,颇有意味的是,那些魅力型营销者在人际敏感性方面同样也处于这一水平上。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关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次招聘。有一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要招聘大量员工,提供的岗位包括飞行员、空姐、修理师以及地勤人员等等。当时,全球各地闻讯而来了大批的应聘者。经过几轮的筛选,还有相当多在初试中表现非常出色的应聘者,而岗位却已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西南航空公司采取的招聘策略,就是典型的情境测评。公司把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3-4人,不同职位的应聘者全都在一起参加集体面试。

  面试的题目很简单,主考官只要求他们上台作几分钟的演讲,要求讲的,也几乎是没有任何难度可言的三件事:一是介绍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二是你来这里应聘什么职位;三是你为什么能应聘这个职位?主试人员根本没有考察在台上演讲的这些人讲了什么和怎么讲,而是在考察听众们在干什么。这些人当中,有的在非常专注地倾听,有的心不在焉,神通万里神游八方,有的只埋头自己的演讲准备;有的对别人演讲中出现的错误和失态等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有的演讲者自己讲完之后,对别人的演讲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了。

  面试官既不是考察候选人的口才,也不是考察他们的形象,比如说,作为一个机械师,他的口才好不好,形象佳不佳,跟他能否胜任机械维修这一工作,就八杆子打不着边。那么,面试官到底到考察应聘者的什么素质呢?面试官要测评的正是所有应聘者“对他人是否感举趣,对他人是否关心”。西南航空公司是全世界服务意识最强的公司之一,而服务意识的基础,是关心他人。如果一个员工对人都不关心,如何能够有真正的服务意识?又哪里来的敬业精神?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的状况与需求而不以自我为中心,是现代商业社会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

  最后,我们把那些为他人的感受、不当的需求而不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迁就他人,在这一维度上评估为100分,而把那些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满足他人的过分需求而牺牲原则的人评估为120分。
  关于情商的其它内容及其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我们将在其它章节中讨论。
  日期:2009-03-21 09:56:28
  (《认识的职业性格》续——)
  4,天才人格与商业人格

  (1)天才人格: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经常用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样一些词来描述某一类人,这类人心目中只有自己而很少顾及他人的需求、他人的感受。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常常表现出与他人、甚至与他所处的整个时代都格格不入的倾向,他们在自我意识上极大地倾向于自我与事物之间、自我与抽象真理之间、自我与个人成就之间的关系,而几乎不顾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我姑且把具有这样一种自我认知倾向的性格称为“天才人格”。焚高心目中只有大溪地和他的作品,而完全不顾世俗人们如何感受、如何评价他;爱因斯坦决不会因为担心被人认为惊世骇俗而不提出他的质能定律;陈景润会为了哥德巴赫猜想而放弃几乎所有的社交生活。

  具有天才人格而最终获得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是智商或某一方面的天分极高的杰出人物。他们是伟大的,却也是孤独的。
  但是,绝大多数缺乏人际敏感性的人,既没有高更那般对艺术的痴迷,更没有爱因斯坦对真理的孜孜以求而达到忘我的境界。他们只不过是目中无人,只不过是不自量力的自负而已,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正常人际交往的能力与智商没有直接关系,而只与情商有关。
  自我中心的性格往往以认死理的方式表现出来,鲁迅有一篇杂文,说是有一户人家生一个小孩,满月时抱出来见亲朋好友,有人说这孩子将来会飞黄腾达做大官,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日进斗金发大财,说吉利话的人,都受到主人和大家的赞赏;这时偏偏有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于是招来大家一顿臭骂。说这孩子将来荣华富贵飞黄腾达是假话,却受赞赏,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是真话,却挨臭骂,于是鲁迅感慨,讲真话真是不易! 鲁迅先生的感慨其实是大可不必的。前面几个人说的固然是假话,但这种假话并不是什么撒谎,而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这正如我们逢年过节总要给亲朋好友问候一些诸如“心想事成”之类的吉利话,“心想事成”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没有会认为说这话的人就虚伪了。说这孩子将来会死,毫无疑问是句真话,但这样的真话说在孩子需要人们的祝福的时刻,只能说明这说真话的人为了炫耀自己而完全不顾人家当父母的感受,为了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而不择手段的地步。事实上,鲁迅先生本人,也正是这么一个与几乎所有与他同一份量上的学者、作家都处不来的人物——读鲁迅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但要是当鲁迅的朋友,你基本上只有吐血的份。

  自我中心者要么成就辉煌,要么终生穷愁潦倒——天才人格不适应普通的人际环境,正如孔乙己先生必须在一群短衣帮中喝酒却永远不能融入短衣帮;同样,天才人格不适应现代商业社会的大多数职业,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工作都需要具备与他人有效合作的能力,而与他人合作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很高的人际敏感性,十分关注并充分尊重他人的感受、他人的需求。

  我曾经是个书生,象我所认识的大多数下海经商的书生一样,我也曾经历过失败。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一位银行官员,在我打算下海的时候,就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警告过我:你的结果一定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很不幸,我被我的老朋友言中了。
  因此,一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书生经商,为什么多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才认为自己明白了其中缘由:这一切,并非因为书生们知识不多,水平不高,而是因为,往往越是出类拔萃的书生,越是一些自以为是、不顾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的人,不好听一点说就是一些情商不高的人。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肯定决不是我,而当推1956年就因为发明了晶体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先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