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04 15:31:27
(十四)“巨像”之谜
在ENIAC落成后,最为名利双收的当属它的设计者毛克利与埃克特了。尽管在今天看来,ENIAC的运算能力还比不过一台智能手机,但在当时,它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1946年7、8月间,毛克利与埃克特在摩尔学院举办了十多场名为“数字计算机设计原理与技术”的演讲会。演讲会吸引了陆军、海军、国家统计局等政府部门,哈佛、剑桥、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一流学府以及贝尔实验室、IBM、柯达、通用电气等大企业,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此后几年间陆续诞生的电子计算机,当中不少都受到ENIAC以及这十数场计算机讲座的影响。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剑桥大学的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教授,他在听完讲座回到英国后,抢在EDVAC之前,推出了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的电子计算机EDSAC,他也因此成为英国计算机学会的首任主席,并获得1967年的图灵奖。
此时毛克利与埃克特两人的声望也到达巅峰,一时风头无三。ENIAC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两人亦顺理成章地被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直到1973年。
1973年的事,容木王尤在此先卖个关子。我们还是先把镜头对准二战期间的大不列颠,窥视一下那台比阿塔纳索夫和贝利的ABC计算机更为苦逼的“巨像”(Colossus)计算机。
ENIAC以战争之名研制,实际上却未能为二战服役过一天;而“巨像”同样因二战而生,却实实在在地为盟军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1946年才投入使用的ENIAC彪炳史册,至今仍被不少人视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1946年就已功成身退的“巨像”,却始终鲜为人知。二战结束后,谜一样的“巨像”被秘密拆毁,相关文件被封存,与巨像接触过的人也奉命恪守机密。在相关文件解密之前,人们只能从一些零星资料和片言只语中勾勒出巨像的大致轮廓。
布莱切利(Bletchley Park)是一座位于英国白金汉郡的庄园,距离伦敦大约50英里。连接牛津与剑桥的铁路“大学线”就在庄园旁边穿过,交通方便又远离城市,环境清幽,丛林掩映,实在不易引人注目。二战爆发前,英国军情六处——就是007同志的工作单位——的首长辛克莱爵士自掏腰包7500英镑将其买下。
辛克莱买下庄园不为自己退休后用来养老,而纯粹出于一股爱国情怀。庄园易主后不久,附近的居民发现,这座昔日深幽静寂的庄园忽然热闹起来。他们打听到的,是政府的密码学校将要迁到这里。而事实上,云集在这所“学校”的是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各式人等,有政府官员、有军人、还有工程师、数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国际象棋冠军、填字游戏高手等等各式奇人异士。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截获及破译轴心国的情报。
虽然战前英国积极推行绥靖政策,但在战争的阴影笼罩下,针对德国的谍报战已悄悄展开。布莱切利庄园所要做的一个重要要工作,就是破译德国的军用英格玛(Enigma)密码系统。
(110)
日期:2012-06-05 16:20:49
Enigma源于希腊文,意思是“谜”。而这种像“谜”一样的密码机由插线板、键盘、显示板和字母转子组成,转子的旋转位置和插线的连接方式每天都根据密码本进行修改。因此,当操作员敲击键盘上的一个数字或字母,屏幕上显示的将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3到4组转子和不同的插线连接方式可以产生几千万种可能的字母组合。
德国人认为英格玛是不可能被破译的,大量英格玛密码机被装备到德国部队,成为二战期间盟军最为恐怖的“敌人”。《猎杀U-571》就是一部讲述美国大兵如何英勇夺取德国潜艇上的英格玛密码机,为英格玛的破译立下不朽战功的电影。电影很精彩,但内容纯属虚构。英格玛的成功破译,与美国没多大关系,而是得益于以下两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波兰的协助。历史上,波兰一直多灾多难,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18一战结束时才恢复独立。刚独立时,波兰还算混得不错,一方面根据《凡尔赛条约》瓜分得到原属于德国领土的“波兰走廊”,另一方面通过苏波战争的胜利,获得了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的部分领土。然而,随着德国与苏联的重新崛起,夹在这两个张牙舞爪的大国中间的波兰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此时的苏联与德国,一个极左一个极右,一个极红一个极黑,全世界都知道,这两个国家之间开战是迟早的事。然而无论哪个国家先动手,波兰肯定是先遭殃的。为了保家护国,左防狼、右防虎的波兰人开始用尽一切手段截取苏联和德国的情报,并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密码破译机构,不分昼夜地破译两国的情报。虽然,最终波兰未能逃过亡国的命运,但二十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波兰不仅培养了一批顶尖的密码破解专家,同时也发展出一套世界领先的密码破解技术。就在二战爆发前的一个月,波兰人及时将破解英格玛的全套技术资料及1台英格玛的仿制机交到英国人手上。
波兰人的最后一击成为盟军破解英格玛的关键。如今在布莱切利庄园里有一块纪念碑,上面用英语和波兰语刻着:“波兰情报机构的数学家们首先破译了Enigma密码,他们的工作极大地帮助了布莱切利庄园的破译者们,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盟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不过,知道英格玛的破译方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强力的破译工具,否则等情报破译出来,时间已不知过去了多久,情报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这时,阿兰.图灵(Alan Turing)设计的Bombe破译机就成了破译英格玛的另一个关键。Bombe是一个采用了大量继电器、长宽均为2米的大家伙,由英国制表机公司制造完成。
首台Bombe于1940年3月18日,也就是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共谋建立欧洲新秩序的这一天,被安装在布莱切利庄园。仅仅在安装的当年,Bombe就成功破译了178条德军情报。此后,更多的Bombe被陆续生产出来,破译时间也越来越短,立下不少奇功。尤其是在粉碎德国U型潜艇“狼群战术”的反潜作战中,居功至伟。战后有学者认为,Bombe对英格玛的成功破译,使欧洲战事至少提前两年结束。
(11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