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01 21:57:54
(续上)
虽然秦孝公没想明白魏惠王玩什么把戏,但是公孙鞅一下子就瞧出来了。
公孙鞅对秦孝公说,魏惠王是想同秦国建立双边睦邻友好关系,重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秦孝公说,开什么玩笑!就秦国目前这种状况,魏国不找麻烦就不错啦,我们哪还希望什么睦邻友好啊?从来没有听说过强国要同弱国睦邻友好的。
公孙鞅说,话不能这样说,弱国也好,强国也好,都有用得上对方的地方。这次魏国主动抛出橄榄枝,就说明魏国现在需要我们的帮助。
然后,公孙鞅向秦孝公详细分析了国际形势。
公孙鞅告诉秦孝公,魏国迁都大梁之前,发展方向是向西和东北。向西的表现就是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向东北方向发展,就是灭掉了中山国。但是,自从魏惠王把国都从安邑迁往大梁,魏国发展的方向转移了,他们把战略重点放在中原争霸上。你难道没有觉察,最近几年来,魏国侵略我们的次数减少了?魏惠王任用龙贾担任西河地区军事长官,清楚地说明他不想和我们打仗了。
秦孝公说,龙贾作为长官,一上任就修长城,把以前魏国的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备,这谁都看得出来。
公孙鞅认为,魏惠王准备在中原地区进行大动作了。
日期:2012-06-02 21:56:28
(续上)
公孙鞅真把魏惠王的想法猜着了。魏惠王确实打算在中原地区搞一场大运动:攻打赵国。
也许你会问,这韩、赵、魏三国不是关系很好吗?
的确,韩、赵、魏三国关系很好,好到不管哪个国家有事,其他两个国家都会挺身而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管。
话说在十五年前,魏武侯死的时候,魏罃,也就是现在的魏惠王,和公仲缓争夺国君宝座,两人打得不可开交。
魏罃的实力比较强些,他依靠大将王错(就是向公叔献计,逼吴起离开魏国的家伙),占有整个上党地区,拥有差不多一半以上的魏国地盘。
公仲缓相对弱些,但也有一批追随者。
这时,有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出现了。
这个人是公孙颀。具体他是哪国人,史书上没有交代。这个同志从宋国来到赵国,对赵国国君说,现在魏国正闹内乱,机会不可错过。
赵成侯说,大家都是铁哥们,趁火打劫不好吧。
公孙颀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你要考虑好。
赵国被说动了。
公孙颀又跑到韩国。见了韩懿侯就说,魏罃和公仲缓争夺魏国国君的位置,这件事你听说了吧?
韩懿侯说,听说了,我正想着怎样调停他们呢。
公孙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啊,我该说你啦,调停他们对你有啥好处呢?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魏国除掉。
韩懿侯有点心动。
制造事端者继续鼓动邪恶之舌,说这机会可是千载难逢,错过就是过错。
韩懿侯不再犹豫。
日期:2012-06-03 22:26:34
(续上)
几天后,韩国和赵国联合发兵,向魏国挺进。
在浊泽这个地方,韩、赵两国军队打败了魏国的军队,包围了魏罃。魏国的内乱局面眼看就要结束。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关于如何处置魏国,韩懿侯和赵成侯发生了分歧。
赵成侯的意见是,杀掉魏罃,立公仲缓做魏国国君。交易条件:公仲缓割让魏国的土地给韩、赵两国;得地后,两国退兵。
韩懿侯不同意他的意见。
赵成侯以为韩懿侯打算一鼓作气,灭掉魏国。
说实话,刚开始,韩懿侯确实和赵成侯猜测的一样,打算按照公孙颀的方案,灭掉魏国,与赵国平分魏国土地。但是,现在韩懿侯的想法变了。
韩懿侯说,杀了魏罃,其他国家会说我们残暴,违法国际法;割占魏国的领土,其他国家会批评我们贪婪。干脆,我们把魏国一分为二,魏罃和公仲缓一人一半。魏国分成两个后,比宋国、卫国还弱,就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了,也就只能做我们的附庸国了。
赵成侯不答应,辛辛苦苦忙活一阵子,不捞点儿好处就撒手,太不划算。
韩懿侯坚持自己的观点。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赵成侯不喜欢,韩懿侯不高兴。
韩懿侯不仅仅是不高兴,他还做出了更雷人行动,估计这行动你想都想不到:韩懿侯领着韩国军队回国了。
赵成侯看到韩懿侯走了,他心想,算啦,我也走吧。于是,他也领着赵国军队回国了。
瞧瞧这两个兄弟做的事,闹腾了半天,等于是搞了一场军事演习,吓吓魏国的两个野心家。
魏罃抓住机会,赶快摆脱险境。然后重整武装,一举打败公仲缓,坐上了魏国国君的宝座,当起了天下第一强国的首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