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第41节

作者: 湖畔非淩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03 16:29:46

  安兴贵之所以敢拦这个活,他是有着资本的,他的资本就是李轨集团的户部尚书安修仁是他的老弟。
  安兴贵很聪明,他没有以李渊使者的身份去见李轨,而是先找自己的老弟安修仁。
  安修仁把安兴贵推荐给了李轨,既然是安地主的老哥,也不能亏待了,二话不说,李地主就封了安兴贵一个官。
  没事的时候,李地主玩累了,突然间想到了安兴贵,前几天给他一个官职,不知道他这个人怎么样,于是李轨命安兴贵来见自己。
  安兴贵一听见李轨来叫,知道机会来了。
  在李轨的皇宫里,李轨问:“你有什么治国安邦的策略吗?”他很享受当皇帝的感觉,简直太爽了。

  安兴贵很不给面子的说:“凉州这个地方太穷了,没有什么险要可以据守,而且和胡人挨得又近,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出乱子。现在的唐朝定都在关中,实力是天下各路诸侯中最强的(这个,有点吹了),统一天下是早晚的事。”安兴贵咽了一口吐沫说出了最后的这句话:“我看投降唐朝算了。”
  李轨默然不答,过了好久,突然说:“我现在割据河西,唐朝虽然强大,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莫非你是唐朝派来的间谍?”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李轨用眼睛死死盯着安兴贵,希望在安兴贵的眼中看见慌乱和手足无措。
  然而,李轨错了,安兴贵是间谍不假,可是安兴贵的心理素质要比李轨想象的好很多。
  安兴贵很从容的回答:“我听说如果当了大官不回家炫耀炫耀,就和黑天穿漂亮衣服一样。现在我在我的家乡当官,我不用炫耀,家里人都能看到我,我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吗?”(安兴贵、安修仁世居凉州)
  李轨点头,消去了对安兴贵的疑心:“你出去吧。”不长时间后,李轨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到底哪里不对头,他也说不上来,
  安兴贵从李轨的皇宫走出来的时候,内衣都湿透了,他松了一口气:“刚才真险,只要说错一个字,就有掉脑袋的危险,幸好我机灵。”安兴贵一边拍着胸口,一边自言自语。
  通过刚才的谈话,安兴贵知道了,李轨已经被权力腐蚀了,无法摆脱权利,刚才的那些话就当是对牛弹琴吧。

  第一个计划破产,安兴贵决定实施第二个计划。
  安兴贵又找到他的老弟安修仁,准备用武力逼迫李轨就范。
  兄弟二人领着胡人的士兵向李轨发动进攻,李轨出城迎战,被打败,被迫回城坚守。
  安兴贵绕着城池呼喊:“大唐天子命令我来诛杀李轨,敢有助逆者,株连三族。”于是士兵百姓多出城投降。
  李轨见大势已去,想当个地主都当不成了,与妻子,儿女喝酒作别。
  安兴贵生擒李轨,在长安李渊没有念及所谓的兄弟之情,直接把李轨斩首了,临死前李轨知道了,李渊是骗子,是大骗子。
  安兴贵与安修仁兄弟二人立了大功,李渊封安兴贵右武侯大将军、凉国公;封安修仁左武侯大将军,申国公。

  自此李渊不站而取河西,李轨集团覆灭,西方已无强敌,李渊将他目光投向了东方和南方。
  天下这么大,我想任遨游!
日期:2012-06-03 22:02:55

  刘武周
  下一个目标,刘武周,说实在的,这个可不是李渊挑的事,而是刘武周主动找到李渊,很嚣张的问:“小样,不服,干一仗。”
  这明显的是挑衅的行为,自从当了皇帝后,李渊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啊,还没有等刘武周把话说完,李渊就怒了:“干,不把你干趴下,我就不姓李。”
  刘武周本人的道德水平虽然不高,流氓出身,但是实力是不可小觑的,起初的几仗李渊没少吃亏,先是老铁子裴寂大败,接着李元吉不争气逃回长安,太原被刘武周占领,直到……
  按照规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刘武周的简历:
  刘武周,马邑人。刘武周这个人的出身,用两个字说是不好,用一个字说是孬。他比不上李渊、李密是高干子弟,继承爵位,锦衣玉食;就连与黑社会勾结的薛举,家有良田当地主的李轨都不如,这哥们说是黑社会都有点夸奖他了,说清楚了他就是个流氓。
  这个出身和刘邦有一拼。
  刘武周吊儿郎当,游手好闲,懒惰成性,不干正经事,和他在一起的所谓的哥们也都是这号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嘴上比谁说的都花花,什么老子天下第一啊,什么看这个不顺眼了,一到关键时刻肯定抓不着影。
  而刘武周偏偏就喜欢这样的人,整天和他们泡在一起,喝酒吃肉吹牛皮,没事的时候再泡泡妞,总之一句话,什么事情都干,就是不干正经事。
  刘武周的哥哥看见他这样,非常的生气,恨铁不成钢的说:“就你这样,早晚要连累我们家族。我看你还是干点正经事吧,我也好给你娶个媳妇,稳当的过日子。”
  刘武周听完,嘴上没说什么,心想:娶媳妇干嘛呀,还得养着她,家花不如野花香。
  他哥哥的这些话,明显对刘武周没有起什么作用,他以前怎么做的,现在还怎么做,好像还有变本加利的意思,比如之前天天回家,现在干脆发展成夜不归宿。
  如果什么都不变,杨广很老实,隋朝很太平的发展下去,估计刘武周这辈子也就是以婴孩开始,以流氓而终,好点的话,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觉得自己这么做有点太不务正业了,转而老老实实的生活,娶个老婆,生个孩子。无论怎样历史上都不会留着他的名字。
  然而,杨广给他提供了一个舞台,前面说过杨广三征高句丽,大肆征兵,征兵令当然也到了马邑,刘武周看到了征兵令,就想前去应征,反正哥哥也不待见自己,自己的名声又不好,留在家里也没人给老婆,倒不如去赌一把,死就死了呗,要是运气好,死不了,混个一官半职,也可以骑着马回来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看。
  于是刘武周报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态,到了东征前线,刘武周在前线表现如何,史书上没有写(按照他后来的表现,他应该是属于亡命之徒那种类型,打起仗来不要命),只记载了结果,刘武周运气很好,不仅没有死,还立了功,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马邑)当了鹰扬府校尉。
  好歹混了个一官半职,咱也是吃皇粮的人了,刘武周很神气的回了家,大有“我胡汉三回来了”的气势。
  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看着乡亲父老羡慕的神色,刘武周就感觉自己很成功,这趟东征没白去,越想越感觉自己像一个大英雄,慢慢的在他心中滋长了英雄的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