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
第49节作者:
陈士陈观水 基督教是建立在上帝的至高无上与万能之上的,至高无上的上帝超脱了人性人情,只具有神性,所以他能给每一个人同样的爱,在上帝这里,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作为上帝在人间的化身,耶稣奇特的身世寓意着上帝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上帝给予每一个人同样的爱,上帝之爱是无私的,同样作为上帝之子,代表着上帝的耶稣也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给予每一个人同样的爱,这也是无私的爱。由此,基督教要求所有的信奉者,以耶稣为榜样,放弃所有私密的关系,以确保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给予每一个人同样的爱。
在此,为了使作为中国人的诸位网友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有必要再重温一些“圣经”的原文。
日期:2011-10-15 09:08:30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七〇
“圣经”记下了耶稣这样的话: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明白了吧?耶稣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清楚,只有放弃自己的亲情爱情友情,放弃一切私密的人情,才可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人,才可能给予每一个人同样的爱,只有不再承认人间的亲生父亲,才能被天上的父亲——上帝所接受。毕竟,谁都只能有一个爹不是?
显然,不认亲爹是中国人很难做到的。我们前面说过,中国人最讲究的是伦理,最珍惜的是亲情,最认同的是人性人情,所以我们认可的爱是差序格局的爱。因此,当年基督教传入中国,曾经有所谓的“礼仪之争”,要求中国人放弃亲爹乃至祖宗而尊奉天父上帝的基督教,引起了中国人的普遍反感,甚至迫使中国政府出手干预。
另一方面,在前面的篇章里我们说过,中国人认为世界起于造化,源于阴阳,并不是一个所谓上帝创造的。中国的神仙,是可以由人甚至其他生灵修炼而成的,没有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那么高不可攀。
与基督教相比,起源东方的佛教,因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在中国被更为广泛地传播与信奉。当基督教告诉中国人,上帝至高无上,是不可企及,不容质疑的唯一的神的时候,当基督徒们吟诵着“圣经”,吟诵着“凡跌倒的,上帝耶和华将他们扶持;凡被压下的,将他们扶起。万民都举目仰望你,你随时给他们食物。你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上帝耶和华在他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他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佛教却告诉中国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门弟子讲述着“金刚经”,讲述着“金刚经”开篇记录的佛陀传法的事迹,告诉世人佛陀同世人一样吃饭,甚至洗脚,他会平等而耐心地回答弟子的问题。佛家的众生平等中,佛是众生中的一员。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虽然上帝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并要求人们相互间平等对待,但上帝与人是不平等的,上帝高高在上,可以随意处置甚至杀死人,而人连质疑的权利都没有。作为上帝的创造物,虽然人被赋予了替上帝管理其他生灵的权利,但在上帝的视角中,从某种角度而言,人与其他生灵并无太大区别,在上帝的视角中的人,与人的视角中的畜牲是一样的,所以基督教中常常将人称作“羔羊”,上帝在人间的传教者们是上帝的奴仆,他们代替上帝放牧人,他们是“牧师”。
这样的观点,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传入中国,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比如现在我们常常称呼官员为“公仆”,就疑似来源于西方基督教的传承。基督教徒们是习惯了做奴仆的,能成为上帝的奴仆,作为“牧师”,替上帝放牧人,按基督教义是无上的荣光。我们知道中国人是讲究人性人情的,按着基本的人性人情,谁都不会愿意做奴仆。在我们中国传统中,对于官员,本是另有着一个很符合“差序格局”的称呼,这个称呼是什么呢?
日期:2011-10-16 09:36:58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七一
父母官!
我们传统上对官员的称呼是“父母官”,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最亲近的,所谓舔犊情深,这是最基本的人性人情。据说西方“公仆”的说法刚刚传入的时候,是很有些人反对的,比如有个叫孙传芳的军阀,就破口大骂:“现在当官的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凡是仆人不是想着花主人的钱,就是想着勾搭主人的姨太太。我不是公仆,我是父母。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爱民如爱子才能真正为民谋利,真正为人民做好事!”
孙传芳已经死去许多年了,现在据说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地越来越广。我们不止一次说过,现在西方是主流,而我们现在是忙着和主流接轨。所以我们的思想难免受些西方影响。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认同称赞西方的许多观点,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孰不知这些西方观点背后是有着深厚的基督教渊源的。比如大家广为熟悉的西方主流代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那句名言“人生而平等,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这句话背后的基督教潜台词就是,在上帝面前,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一切权利来自于上帝,上帝赐予每个人同样的权利,这相同的权利除了上帝,没有人可以夺去。
只有尊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比如上帝,才能得到一样的爱,这是超脱人性人情的爱,不然,人只能拥有差序格局下不一样的爱。
如果说中国文化中的爱是以人为本,西方文化中的爱就是以神为本,如果说中国文化中的爱是以人为中心,从父母子女,到兄弟姐妹,再到故友新朋,一圈圈扩散开的同心圆,西方文化中的爱就是以上帝为顶点,从上帝之子耶稣,到上帝奴仆牧师,再到众多上帝信徒,最后到其他生灵,一层层叠加起的三角形。
说到这里,为了有助于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爱,我们一起来做一道问答题,如果已真正理解了中西文化中爱的差异,相信是不难得出答案的。
问:如果孔子与耶稣站在河边,他们的母亲同时掉进河里,而只能救起其中一个,他们各自会救谁?
真正理解了中西文化中爱的差异的网友想必现在已经有了答案,遵循中国文化,有着人性,根据差序格局,相信人是不一样的,爱是有差别的孔子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母亲救起来,而遵循着西方文化,没有人性,相信人是一样的,爱是没差异的耶稣是未必会救自己母亲的,因为在耶稣眼里,谁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救谁的母亲当然也都是一样的。
作为中国人,真的是很难理解耶稣的,虽然通过前面大段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耶稣不救自己母亲的原因,但我们还是无法接受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在水中活活淹死,而不去救。我们无法理解,这样一个连亲生母亲都不救的人,居然口口声声地说他是救世主,是受上帝派遣,来拯救世人的。
虽然现在西方是主流,虽然如今美国好莱坞的声光电乃至3D效果的反复刺激,使我们的神经与心灵已越来越麻木,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是无法离弃差序格局,每当媒体上出现关于亲人,尤其是关于至亲母亲的一切时,我们依然会不由自主地被深深打动……
下面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种种,
重温一下曾经深深打动我们的
那些人
那些事
日期:2011-10-17 20:08:04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七二
地动山摇中,她用柔弱的身体挡住因地震而冰雹般落下的坚硬石块,她血肉模糊的身体下护住的是一个幼小的生命,那是她的孩子,她是一位母亲,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