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角围观基督教》
第51节

作者: 三十儿未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29 13:07:01

  (帖子正文)
  从这个案子开始,所罗门王渐渐展示了他充满智慧的一面,《旧约》中恭维他说:“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这里面说的东方人,不是指我们,中国人对于3000年前的犹太人而言,完全没有概念,和外星人差不多,这里是应该是指迦南东北边的基达和夏琐等国家的人,也有些人说是指亚述人和巴比伦人。
  因此,犹太民众对所罗门王又敬又畏!
  从押沙龙的收取民心的方式,再结合来看所罗门,就知道,当犹太人的王真的要会断案啊!不然的话,就像大卫王,本来当的也好好的,国家还算稳定,又没有外敌侵略,结果被大多数民众所抛弃,转头选择了没干过什么实事,只会天天说自己断事公正的政客押沙龙。
日期:2012-05-30 09:14:46

  (帖子正文)
  所罗门在登基四年后,觉得时机成熟,还记得当年他父亲大卫王想要为上帝耶和华建一个宫殿的约定,但因为大卫手上流了太多人的血,上帝表示将会由大卫的儿子,也就是他,一个太太平平的王来建造。
  现在上帝耶和华对他很不错,求了智慧得了智慧,不仅家国平安风调雨顺,而且管辖的领土从“提弗萨直到迦萨”,比当年以色列十二支派分封时意淫的面积还要大了一倍,最北端都到幼发拉底河,算是犹太人空前绝后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所他打算履行这个约定,开工建设圣殿。

日期:2012-05-30 10:13:17

  (帖子正文)
  事实上,在大卫晚年的时候,已经在为儿子建圣殿准备各种材料,什么金银铜铁石材木料样样都已留了很多下来。也许正是因为大卫这份准备工作做的太过充足,多少有点横征暴敛,引起民众不满,以至于晚年内乱频频。
  老爷子辛苦一辈子,攒下来的这些东西,所罗门王用起来还有点不够,又找推罗王希兰买香柏木和松木。接着召集了十几万的劳役,花了七年时间,在大卫王晚年为了点人头赎罪所盖的坛的原址上,建好了犹太人历史上第一座圣殿,后来这座山也因此得名,圣殿山。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
  在旧约时代,一肘差不多等于0.45米,所以换算下来,这个圣殿长27米,宽9米,高13.5米,老实说真的不怎么大,一个正规的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了。
  有很多描述圣殿的文章,都把这个圣殿想象的恢弘壮丽,高居圣殿山巅,金碧辉煌,仿佛布达拉宫的感觉,但这纯粹是没有仔细算过尺寸的凭空臆测,和实际的情况差了十万八千里。
日期:2012-05-30 10:36:05

  (帖子正文)
  不过圣殿虽小,结构还挺复杂,分为内殿外殿。
  “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专门是用来放约柜的,算是至圣所,因此全用香柏木贴在墙壁和墙顶上,不让露出石头来,用松木板铺地,铺完木板以后,再把上下左右前后,人眼能看得到的六个面,有木板的地方全部用精金再贴一层。然后“又用金链子挂在内殿前门扇”,最后用橄榄木雕了两个叫基路伯的天使,现代考证应该是人面狮身带翅膀的形象,放在约柜两侧,也用金子包起来。

  总之一句话,感觉看上去就是一个纯金打造的宫殿!
  外殿放了有包金的香坛、灯台和放陈设饼的桌子,同样也是地板贴金,再往外是两个铜柱、铜盆和祭坛。
  大概平面图可以参考下面的。
日期:2012-05-30 11:33:55

  (帖子正文)
  这个圣殿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宏伟壮观的那种,光是看地板通通都贴金,就知道这里面是不怎么让人进去的,只有专职的祭司才能在里面侍奉,其他来拜祭的人都只能在外面献祭,然后把祭物放在铜盆里面。
  公元前960年圣殿建成后,才过了三十多年,在所罗门之子罗波安登基的第五年,就被埃及人攻破耶路撒冷,把圣殿洗劫了一遍,后来三百多年,圣殿又被巴比伦人在破城后拆毁,多少也有点怀璧其罪!把圣殿修的那么真金白银,完全就是个不设防的银行,十个看到有九个要冲上去抢,剩下那个估计也是在去喊人的路上。
  后来犹太人从巴比伦被释放回来,在公元前538年开始修建第二圣殿,花了二十三年建成,陪着犹太人度过了将近六百年风雨飘摇的日子,其中经过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扩建,最终于公元70年被罗马军队整个烧毁。
日期:2012-05-30 16:14:52

  (帖子正文)
  巧合的是,巴比伦人和罗马人都是在同一天,希伯来历法里的埃波月九日(大概在七月八月间),相隔了六百五十多年,两次毁掉了犹太人的圣殿,以至于后来的犹太人都选择在这一天去哭墙哭泣,纪念自己民族史上最黑暗的两天。
  罗马人攻占耶路撒冷烧毁第二圣殿后,把这个原来还有点自治权的犹太省改名叫巴勒斯坦,直接管辖,并在第二年的埃波月九日,当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再给犹太人伤口上撒了把盐,把整个耶路撒冷铲平重建,又在圣殿遗址上开始修朱庇特的神庙,希望把这个城市彻底罗马化!
  为此哈德良还命令把所有犹太人赶出巴勒斯坦,尤其是禁止他们在耶路撒冷居住,于是这些自认为是上帝选民的苦难民族被迫离开生活了一千多年的故乡,离开了这个上帝耶和华反复许给他们的“流奶与蜜之地”,开始了大流散的时代。
  直到罗马帝国分裂后,耶路撒冷由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统治,当时基督教早已成为国教,但是还没有到中世纪那么敌视异教徒的地步,还算比较宽容,犹太人这才在阔别四百多年后重新回到耶路撒冷居住。
  后来经历阿拉伯帝国入侵,神庙又被拆了,在公元七世纪盖了一个圆顶清真寺,直至今日。
日期:2012-05-30 17:08:42

  (帖子正文)

  从犹太人圣殿经历的这些变迁,差不多可以把后来整部犹太民族史串起来讲完,详细的我们后面再介绍。
  话说所罗门花了七年时间,召集了十五万人以上的施工队伍,就盖出了一个大概只有标准篮球场一半大小的圣殿。
  顺便说一下,当年诺亚方舟真算起来的话,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创世纪》中的记载是:“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换算下来,长135米,宽22.5米,高13.5米。
  我们再来看一下泰坦尼克号的尺寸,长269米,宽28.19米,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4米,体积是诺亚方舟的三倍多。

  《旧约》一贯在数字上很不靠谱,不过一直以来,本以为都是一味夸大,但没想到真到了我们能接受夸大描述的地方,反倒是数字非常非常非常地保守,以至于都不敢相信了。不知道当时写经的人是怎么想的,无法理解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