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8 09:08:26
(帖子正文)
大卫去世之后,所罗门首先收拾了自己的四哥,之前密谋王位的亚多尼雅,因为这个人还不安分,找到拔示巴,求她帮自己向所罗门要之前为大卫暖床的侍女,那个侍女也是当时千挑万选出来的美女,不知道是所罗门自己也喜欢呢,还是就是想找个由头干掉这个哥哥。
他当场就生气地说,今天求女子,明天就能求国,何况他还有约押和亚比亚他支持,这是他自己要求死,我今天就要灭了他,于是就派比拿雅去杀了亚多尼雅。
而大卫遗言中尤其不肯放过的那两个人,约押和示每,所罗门也在政局稳定后,一一让比拿雅把他们给处理了,后来比拿雅接任约押,成了新一任的元帅。
同样作为亚多尼雅支持者的另一个强力人物,祭司长亚比亚他,考虑到他也没有做什么很过分的事情,又是和大卫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所以只是被所罗门革了职,打回老家永不叙用。
日期:2012-05-28 09:48:54
(帖子正文)
消除了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之后,所罗门有一次下了很大手笔向上帝耶和华献祭,足足宰了一千个牲畜作为燔祭,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
上帝耶和华问他:“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
所罗门就说:“耶和华我的神阿,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
上帝一听,觉得很舒心,不为自己求富求寿,只求智慧,于是就赞许道:“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象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象你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
听完这些,所罗门就笑醒了。换了是我,也要笑醒!
日期:2012-05-28 10:27:52
(帖子正文)
紧接着,书中就记载了一个案件,让所罗门裁断。这个案件的内容相当的有意思,估计很多人之前都看到过。
简单说,就是两母争子。
两个母亲住在一起,都刚生了小孩,但一个小孩夜里死了,这个小孩的母亲就把另外一个小孩抱过来,声称是自己的,真正的母亲自然也不同意,两个人就闹起来,但是没有任何外人能判别出,到底活着的小孩是谁的。
老实说,这个在古代确实不好断案,又没有DNA可以验,小孩刚生下来,也不会认妈妈。
所罗门就让人拿刀来,说你们别吵了,既然都分不清,把就孩子劈了,一人分一半。真妈妈被吓坏了,连忙说,还是把孩子给她吧,千万不要杀了这孩子。假妈妈则说,劈吧。所罗门就分辨出谁是爱着这孩子的真正母亲。
日期:2012-05-28 11:03:32
(帖子正文)
有意思的不是所罗门断案的智慧,而是这个“两母争子”的案子,不光是被记载在公元前九百多年的所罗门身上,同样还在很多其他国家的文献资料中出现。
汉代应劭在公元二世纪编撰的《风俗通义》中,就有一个很类似的故事,判案的叫黄霸,他的办法是让两个母亲去抢孩子,假妈妈下手狠,孩子大哭,真妈妈就心软松手不敢再抢,以此判定。
后来到元朝的时候,李行道在《灰阑记》中又把“两母争子”的案子附会到包拯头上,写成了一部很有名的戏剧。
除了中国以外,公元五世纪以西域僧人讲经所结集的《贤愚经》里面也有这么个段子,判断方法和黄霸一样。
窃以为,汉代的《风俗通义》与比它早七百多年的《旧约》之间,完全应了那句话,“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那时候连隔壁的佛教也都才刚刚传入不久。至于五世纪的《贤愚经》,考虑到当时中东中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程度,倒很有可能就是“如有巧合,实属雷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