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懂中国——回国三个月,我对中国经济情势的新认识》
第11节

作者: dalong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客气的讲,我们其实是用自己的血肉,换取美国人的尿。当下中国和美国的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我的生物学模型适用于解释市场行为,而中国和美国当下怪状,其实是政治原因造成的。比如,中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非市场主要表现在,在加入WTO后,虽然商品的贸易在不断的发展走向自由化,但是对货币的管控却仍然很紧。这是违反生物学规律的,通常的细胞间溶质和水的交换,是相应的,水(货币)的流通,相对于溶质(商品)更自由,即中国的“细胞膜”相对于生物的细胞膜来说,透过性是相反的。这种反向的选择透过性,造成了当下国际贸易和货币汇率的不平衡。再比如,人民币的汇改虽然在不断推进,但实质上还是中国政府说了算,并不一定是市场的反应。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大量的商品输出能力(因为中国超级农民的勤劳),也大大打压了其国内的商品制造能力,但由于其历史上和当下的国力,可以用自己印的纸换取中国实实在在的商品。美国人当然清楚这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根本的解决之道也是繁荣其本国的制造业,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美国人一直在想办法,比如在WTO发起的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因为WTO的宗旨是推进商品贸易的发展而非限制,所以成效有限,之后就是要求人民币升值提高中国商品出口美国的门槛。从另一方面来说,用自己印的纸(无论是货币还是债券)换取实物,都是一件很容易上瘾的事,很难戒断,即便戒断也会有很大的不良反应,所以不出意外,这次提高债务上限还是会在议会中通过,这其中的曲折可以看作内部的利益博弈外部的利弊权衡,同时也可以看作美国面对丨毒丨品时的内心挣扎。贪婪虽然可以被华尔街和财政部的大牛们演绎到极致,但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回过头来看中国,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政策的重头永远都是在国内,国际上如何,其实都无所谓。当下的中国日子并不好过,房地产金融系统的积弊逼迫政府超发货币,海外市场的萎缩和人民币汇率的高企,造成了出口的困难,加上“反向选择透过性”的货币政策,中国当下的问题可以总结成一个字——“胀”!目前,从根本上,还是主要靠“超级农民”的耐受能力来抵御当前阶段下的压力。

  尽管中央不断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但由于当下的问题是长时间以来积累的,全世界经济情势挤压的结果,仅靠一时的中国国内的银行系统这个“小池子”去调节,效果显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本人认为,问题的解决方向,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国内,向海外释放当前中国“胀”的压力,并为中国长期的国家战略铺路,是当务之急。
  本人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打破中国特有的对于货币的“反向选择透过性”的限制,大胆的让人民币走出去,实现在海外市场的单向国际化,把我们机体内多余的水分向海外尿出去!这样,国内市场的人民币量(包括07年之后超发的),可以流到海外市场这个更大的池子里,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换取国家真正需要的商品(不是暴发户和贪官们追捧的驴包和高档轿车)增强国力,向海外抛售大量人民币也可以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促进出口,未来从海外健康回流的人民币又可以带动新一轮的国内投资热潮或者购买中国商品。。。总之,形势会为之焕然一新。

  当然,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国际化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府的愿望,也在一步一步稳步的推进,但应该是考虑到国内市场秩序的稳定,步子一直很小而且很机械。翻开一些介绍汇改的报道,发现竟然主要的外在表现就是汇率上对美元不断的一步步升值。
  接下来说说人民币大胆国际化的可行性。现在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美国、欧洲、日本,日子都不好过,货币信用受到考验。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普遍看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人们是喜欢人民币的。仅以本人所在的日本为例,很多人对本国经济信心不足,经济低迷,所以股市房市都不振,利率几乎是零,存在银行只能是赔钱,所以日本政府发行的债券都被日本人自己买去了,日本人还喜欢炒外汇保证金(无论经济好坏,可以双向操作)。中国的很多银行在日本有分号,可以办理人民币的兑换,汇款业务,也可以开储蓄账户。中国的银行在服务态度上比日本的银行差的不是一个档次,在业务收费上,比之国内更是黑,比如,从日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除了买卖之间的差价还要收手续费的,每笔大概5000日元,利率也不跟着中国央行走(http://chineseyuan.biz/BankofChina.html)非常低,还得交20%的利息税,每人每年限制兑换价值5万美元以内,外汇存款还不受日本国内的保证金制度保障,结果还是有很多人热衷开人民币的储蓄账户和银联卡,就是因为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很多人还开网页,指导如何借来中国的机会,在不会说汉语的情况下把钱换成人民币存进中国的银行(http://w269.o.fiw-web.net/BOC-book/top.htm)。从国际上来说,前段时间还有文章报道,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以来,“接近九成为进口结算,推动了外汇储备规模的进一步攀升”,并对此表示担忧甚至批评,但在本人看来,这表明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对中国商品的信心。

  有了市场需求,剩下的就是如何实行的技术性问题了。我们要明确认清,无论是美元还是人民币,都是纸,既然是往外送纸,还不是白送,就不妨大方一些。比如,用做市商的形式,敞开供应人民币,免收手续费,更加优惠的买卖点差,和本国一致的存贷款利率(对日本一定有效)。很多外资机构一直眼巴巴的盯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那么可以先委托其开拓人民币的海外市场,如果这些外资机构在经营人民币的海外市场方面运营状况良好,可以允诺将来在开放国内市场时,给予更多优惠。长远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放松人民币的汇率管制,让市场决定,并开发出一系列炒人民币的金融工具。如此,人民币会大量的被国际市场收购,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会进一步攀升。之前,之所以说巨额的外汇储备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不好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它造成国内人民币超发(国家在外贸结汇过程中将企业赚取的美元换成人民币投放到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通货膨胀,另外引发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元一贬值,“血汗钱”就缩水。现在换个角度来说,无论是不是“血汗钱”,只要是钞票,就是纸,再更高思维层次中(中央政府),不应该想着金额上的赔与赚(投资机构的小老板的事儿),而是借机为实现国家利益布局。巨额的外汇储备,从出口来说是负担,但是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就是坚强的信用支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堵坝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资本势能,终于可以为我所用,为本币的国际化保驾助力。同时,可以委托金融机构利用外汇储备投资海外实物资产,如此人民币的信用,等于有中国商品,中国政府,美国等外国政府(外汇储备的发行国),海外资产价值等数重担保,往高了说,人民币可以硬通货化,甚至可以向美元的国际信用发出挑战。如果得以实行,其背后牵连的国家利益,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这将是国际金融史上重要的事件!

  再评估一下风险,前面基本上说的都是好处,风险方面,我们其实可以简化。因为:1 人民币不过是我们印的纸 2 我们主要在海外市场单向开放,所以风险可控。无论发生什么,刀把儿在我们自己手里,人民币的发行量,汇率,利率,我们都可以自行掌控。退一万步,我们也可以像美国一样耍流氓抵赖,大不了国门一关我们自己过日子。可以说,无论政治风险还是经济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

  综上,本人认为,人民币向海外市场的大力输出,势在必行。
  最后再谈谈本人对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看法。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与中国经济学传统的最大分歧就在于,西方经济学是市场和消费主导的,而中国是生产主导的。中国人一般来说只关心怎么赚钱怎么生产,对于怎么花钱,想得不多。西方的经济看似花样繁多,很多时候可以用一些“金融创新”,轻易的换取商业繁荣,甚至空手套白狼吃白食,但从长远来说,出来混的总要还的。中国恪守的是生产主义,遵循的是根本。西方经济学一旦市场萎靡,就慌了阵脚,中国人认为,市场其实不是问题,没饱和前我玩儿命干活要比你吃得多,市场饱和了,我也玩儿命的干活忍耐抢别人饭碗,干死别人我也能活,剩下来就是强者,等市场好转了继续牛逼!玩儿经济战,中国人是鼻祖,初秋时期的齐国就玩儿得很好,但中国人在搞经济战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忘记其根本,齐国之所以能屡次在经济战中取胜,就是因为其本身通过发展生产积累的巨大的经济实力。我,对中国有种种不满,但仍满怀信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