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惑,职场之路该怎么走》
第7节作者:
职业规划鱼 前几天遇到了一名女性咨询客户,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已经工作五年多了,分别经历了行政、外贸、销售、人事等岗位,而每份工作她在做之初都是满怀憧憬的,因为这些要么是朋友推荐的,要么自认为是有前途或有发展的,但当自己亲身经历以后,发觉每个岗位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都或多或少有不满意的地方,忍受下去还是继续寻找?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痛定思痛后,她干脆辞职在家,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到底自己到底做什么工作。在家闲赋几个月后,虽然期间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不少主流岗位,但是总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最终放弃了,时间过去几个月了,但是她还停在选择的原点,但还不如选择之初,因为她更加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深感压力倍增。
后来在和她详谈中,她给我明显的感觉是她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她希望做所在单位里岗位里万人瞩目、风光无限的主角,而不是那些默默无闻、看似打杂的配角。纵观她所经历的这几家单位,她始终觉得这些岗位都是配角,毫技术含量和发展前途,而自己想做的核心岗位却因为自己专业不对口、自信心不足或单位发展前景不好等原因而失之交臂了。虽然也曾有过创业的念头,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因为根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并且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坚持。眼看着自己的同龄人或朋友很多都已经有所成就,而自己就像漂浮在空中的尘埃,一方面没有飘向高空的能力,希望有贵人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也没有落到地面的勇气,因为自己很不甘心,那样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所以每天就这么漂浮着,困惑着。她自己也说非常讨厌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但是自己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捋清头绪。
日期:2011-08-01 17:28:09
看完这位客户的一些关于主角与配角想法,不由想起在九十年代初期陈佩斯和朱时茂演过的一个小品--《主角与配角》,这个小品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陈佩斯在小品里面成功塑造了一个对自己不了解的小人物,在厌倦了自己的配角角色后,在并不具备主角实力的情况下,突发奇想想与主角对换角色,以为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己当主角的梦想。后来角色的道具对换了,但是他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存在的,反而成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主角”,让人啼笑皆非。这个小品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每个人都可以有当主角的梦想,就像生活中的快餐一样,它优势在于速度,但不保证营养均衡,吃多了容易发胖和诱发各种慢性疾病。因此,我们每个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还需要量力而为,因为稍有不慎,很容易让自己在职场中“翻船”,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甚至是一蹶不振,就像上面那位客户一样。
我们常说,职场其实犹如一个大舞台,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于是,每个人在进入职场时都会被赋予一个角色,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学历、专业、个人素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的人在职场初期会有“主角”和“配角”的角色差异。有的人因为前期积累比较多,各方面比较出色,所以一开始就是主角或者准主角,比如进了好单位、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或者拿着很高的薪水;而有的人由于自身准备不是很充分,且各方面的能力不是很突出,所以一开始只能甘当配角,工作非常普通,薪水也仅仅够温饱。我们常说职场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这两种角色的称谓只是暂时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而有所变化。比如有的主角由于心高气傲或者玩物丧志,在经历一些挫折后便一蹶不振,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核心竞争力在丧失,将出现逐渐沦为配角的迹象。而有的配角并没有因为自己岗位普通或琐碎而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排除了很多困难,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渐做出了成绩,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逐渐成为老板的红人,则升为职场的主角。
日期:2011-08-01 18:49:02
人在职场,主配角交替现象在职场中是屡见不鲜,角色的更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自己总结多名客户的亲身经历来看,其实每个人脑海深处都想当主角的想法,不想当配角。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职场主角外表笼罩着无数光环,比如受到公司高层的赏识,拿着年薪,享受着公司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而配角则大部分时间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内容不仅简单机械,升官加薪等好事情一般都不会落到他们的头上。也许他们默默工作数年,公司的高层领导还不知道他的存在。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出现了大批跳槽族或职场失意族,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并不比任何人差,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自己无法做到,另一方面,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认为好的职业就去做,别人认为有前途的岗位就去争取,结果工作几年后发觉自己已经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能做什么,开始陷入内心的挣扎的漩涡,根据自己的观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少年得志型:主要是毕业1-3内的职场人,他们也许在很多方面要强于同龄人,比如性格外向,经历丰富,交际能力强,从小到大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他们也不是完美的,顺利的生长环境或多或少的造就了他们心高气傲,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和害怕失败等问题。而职场是瞬息万变的,一旦他们在其中遭遇挫折或者走错了几步,就感觉职场太现实,这个社会背叛了他,开始对现实生活心灰意冷,无法接受自己沦为配角的现实,或者自暴自弃,浪费着时间,消耗着青春,却让自己的聪明才智付诸东流。
揠苗助长型:就像上面那个客户一样,每天梦想着成为职场主角,却从未想过大部分主角都是由配角转化而来。自己活在了别人的嘴中,别人说这个好或不好都可以对自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相反,每天抱着想做主角的梦想发呆,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拿这个梦想慰藉下自己那颗脆弱的心灵,认为自己并不是失意,只是暂时没有成功。于是上网发帖子倾诉,和朋友诉苦,希望哪天能遇到一位独具慧眼的伯乐,发现自己这匹沉寂数年的千里马。他们的生活就像进入了一个迷宫,他们不停幻想,不停的寻找,不停地赶路,却始终转不出去自己思想的迷宫,从未想过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主角的能力,自己在各方面和主角还差多远,最终的结果是思想一日千里,能力还停留在原点。
日期:2011-08-01 22:35:2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