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要不给个法院面子,考虑一下。
当事人说:那留个零头吧,700元留个法院,9000元我要拿回来。
同事就跟法官讲了,法官生气了:当我们要饭的,你这个诉讼费现在退不了,院长需要签字,现在院长不在,你下次再来吧。
同事只得回来。
法院,雁过拔毛,像个商业机构,无语。
日期:2011-06-30 09:57:26
立案
很多案子能够立上,就成功了一半。以前书本都说民事立案,法官应以形式审查为准,但实际中,基本都是实质审查。
前段时间,去某区法院立案。立案庭法官看了诉状,说:你这个事情的法律关系不是赠与。就把材料退给我了。
我说:不是赠与关系,那您说是什么关系,给个指导意见。
法官说:该是什么关系,就是什么关系。这个诉状谁写的?
我楞住了,说:我写的。
法官:你找个律师来写。
我说:我就是律师。
法官楞了一下:你是律师,就应该明白我的话。
我说:我不明白,我的诉状有哪点不符合立案要求,您指出来。
法官说:你的法律关系不对,即使给你立上了,也不会赢,这不是浪费当事人的诉讼费嘛。
我说:当事人打官司,就做了两手准备,一手赢,一手输。这个放心。
法官这才不情愿的立案。
日期:2011-07-05 11:48:57
六月份空闲下来,七月份将会繁忙。
下个星期,三个案件开庭,且将参与即将开始的企业并购项目。
律所组织了一个律师团队,四个高级合伙人,一个项目顾问,三个专职律师,对于两家企业的并购重整做专项法律服务。
又要开始熬夜状态了,希望这个并购项目能让我学习到整个流程和重整模式。
书店很多谈企业并购的书,但只有实践做了,才能掌握到关键点。
律师永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
日期:2011-07-10 19:48:41
接案与做案
做律师四年,现在特有种感觉,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广接案源,提供案源与律所同事合作,自己成为谈案、接案的专手。具体做业务方面,希望同事能为自己分担。双方合作、互利、共赢。
当然,自己也很清楚,要想谈得下案子,必须业务要纯熟,能取信客户,做案是接案的前提和基础。
谈案、接案,也不应是就事论事,应是引导客户,发现潜在的法律问题、法律风险,引导客户早做法律上的预防,这样不仅为客户解决现有的问题,也帮助客户解决自身发现不了的风险,同时律师也得到了业务拓展。
律师进行普法活动,也就是引导社区居民,或中小企业,依法办事,规范公司治理,发现潜在问题,尽早、及时解决问题。
前几天,有位公司老总通过朋友找到我。他的公司员工因为离职补偿的问题,与公司发生矛盾,希望我能代理公司,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劳动争议。
经过与该老总的交谈,我发现劳动争议,仅是该员工与公司之间浅层次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该员工还涉及公司隐名股东、股权回购的问题,我建议公司老总将劳动争议、潜在的股权纠纷统一交由律师解决。在与该公司老总第二次谈案时,特地将我师傅H律师一起请到该公司,增加谈案、谈收费的能力。
师傅出马,一个顶俩,很快我们与该公司老总达成了律师服务协议。原本小几千的劳动争议案子,就成了N万元的专项法律服务。
这个案子的谈成,我着实颇为高兴。我想做社区项目,也是为了自己与合作同事,开拓人脉,开发潜在案源,大家合作,共同发展。
日期:2011-07-20 13:55:41
一个月的大雨倾盆。昨天去郊区公司拿材料,打着双跳,趟着水,汽车差点熄火。律师这行,不仅劳心,更加劳力。
一个拆迁纠纷昨天拿到法院判决,法院回避了原、被告的观点,依照公平原则,判决我方当事人(被告、承租人)支付9万元给原告(产权人),一个原、被告都有意见的判决,原告在送达回执上写:判决错误,要求上诉。我方当事人说,勉强接受,不上诉,让原告上诉去吧。
一个交通事故案件,也要下判决,法官跟我协商,说牙齿脱落这一块很难认定,但在精神损害方面,酌情多考虑一些,让我做当事人工作。我想想,按照目前证据,也只能这样。问了下当事人,当事人接受。
总算看到结案子的曙光了。
日期:2011-07-28 14:26:38
做律师,第一次碰到,当事人对我做代理人不放心。
当事人通过朋友关系,向J律师咨询旅游合同纠纷。J律师在省内有相当的知名度,向当事人解答了相关法律问题。但这个旅游纠纷,J律师没有时间来做。
J律师基于对我的信任,向当事人推荐了我。J律师担心这个案件标的小,律师费少,我会不愿意接。
我基于对J律师的尊重,接了这个案件。J律师让我和当事人见了面,介绍了案情,而后有事出去办事了。
当事人有可能从大律师一下子遇到小律师,心理有落差,J律师走后,在和他的交谈中,当事人总有些不悦。搞得我心里也有些不愉快。
当事人总说,有其他律师朋友,专门做旅游纠纷的,但朋友介绍了J律师,他就不好再去找其他人了。我实事求是的跟他讲,我之前没做过旅游纠纷的案件。
我说:我虽然没有做过类似的旅游纠纷,但很多案件的法理是相同的。只要我接了你这个案件,我肯定会全心投入。当然,如果你对我不放心,你也可以解除委托关系,这个没关系,我会跟J律师律师沟通,不存在朋友介绍,面子问题。因为,你现在对我的不放心,肯定影响以后做案件的工作。
当事人犹犹豫豫,说:你是哪里人?
我说:我是无锡人。
当事人说:怪不得,我去过无锡很多趟,无锡、苏州等苏南的人,有点-----。
我一听,心里更加不舒服,怎么上升到地域问题了。
好像你是勉强将这个案件交给我做,但其实我并非要求做个案件。
两不情愿,何必勉强。
反复讲了几次,案件还是继续做,但我心里总有些疙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