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5 16:15:52
平松出生于巴洛斯本地的一个航海世家,是出色的水手和老练的引航员。在马奇纳将平松介绍给哥伦布,两人一拍即合,平松加入了哥伦布西行记的粉丝团队。其实早在平松在意大利期间就听说过挪威人(日耳曼)曾到过一处名为文兰(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有提到)跟哥伦布的构思有所吻合,他给哥伦布的意见是让这次的西行记带有皇家授权的印记,努力取得伊莎贝拉女王对西行的关注。平松这样建议也是不无道理,伊莎贝拉王后眼见邻居葡萄牙的非洲战略进行的有声有色,也是相当着急,在地中海贸易路线被封死后,王后希望西班牙能在大西洋中再次崛起。
1485年,哥伦布移居塞维利亚。
1486年5月1日,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接见了哥伦布。伊莎贝拉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倒是斐迪南国王一言不语,倒不是斐迪南国王不感兴趣,而是当时是强势的伊莎贝拉当家,他只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看来名义这头衔一套上就失去权力)。在哥伦布解说了西行战略后,伊莎贝拉没有做出任何的评论。
1486-1487年哥伦布就被伊莎贝拉女王供养起来,尽管对他的方案感兴趣但西班牙此时忙于格拉纳达战争,此时西行战略搁浅。1487年,哥伦布参加了听证会,结果专家组一致否决了这个方案。
为了理想转会,但看来西班牙队不是很想邀他加入。不得志的哥伦布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心情郁闷,经济窘困,如果说在这段时间他有什么好事的话,那就是第二个春天来了。比阿特丽斯一个青春的少女进入了哥伦布大叔的心中。在这段苦闷的日子里,比阿特丽斯是哥伦的阳光,尽管哥伦布没有给她一个名分,仅仅保持着情人的关系。哪怕在哥伦布弥留之际也不忘在遗嘱中叮嘱他的合法继承人长子迭戈要好好照顾比阿特丽斯。
比阿特丽斯在哥伦布低潮的时候给他一段真挚的感情和友谊。
日期:2012-05-27 21:56:33
等待的日子总是很煎熬,在此时,比阿特丽斯给哥伦布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费迪南德。“儿子的到来给郁闷的哥伦布带来了人生的快乐”这个是一般故事里的桥段,费迪南德的到来加剧了哥伦布的焦虑,此时他的世界核心就是获得皇家支持去西天取金。在这期间,葡萄牙老大若奥二世还曾经给了哥伦布一次机会,在哥伦布慷慨陈词后再次的否决了他.这大概也是哥伦布如此不爽葡萄牙的原因吧。
1491-1492对于西班牙人民和哥伦布来说是个好年,卡斯蒂利亚人攻陷了格拉纳达,赶走了摩尔人。1492年1月2日,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成为格拉纳达统治者。稳定了国家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但对于西班牙如何快速发家致富,邻国的葡萄牙是个榜样。此时伊莎贝拉王后对哥伦布的西行记比之前更加的看重了。
就在即将攻陷格拉纳达的卡斯蒂利亚皇家军营中,伊莎贝拉王后接见了哥伦布。背水一战的哥伦布激发出了斗志,他在“印度产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面前做了一次完美的陈述,获得大部分专家的首肯,可是最后还是被否决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委员会的制度,并不是采取多人投票制,而且一票否决制,唯一有投票权的就是伊莎贝拉王后。王后拒绝了这个诱人而又看似可行的计划,因为她觉得哥伦布是在太贪婪了。哥伦布提出要得到印度收益的十分一,并且要求被册封海洋上将,做印度的总督和行政官,这足以体现了哥伦布人品—极度追求名利,毫不隐晦他的贪婪。女王听完哥伦布的陈述后直接宣布取消印度产业计划。
心灰意冷的哥伦布骑着他的骡子前往法国碰碰运气(当时法国也是小有实力的航运国家)。一般剧情在这个时候就会发生转折,没错,贵人再次出现,费迪南德的管家桑顿赫尔出面作为他的调解人,尽管不知道调节的过程如何,至少伊莎贝拉女王同意赞助哥伦布西行同时在冀州后签署了一份契约,同意了哥伦布的海洋上将册封,并享有所发现岛屿一定比例的收益权,和司法权,同时海洋上将将世袭哥伦布的子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