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去过佛教旅游景点的人都知道,一尊佛像就得耗费多少铜钱啊?
倘若用来铸钱,那么一尊佛像,可以说就是一座金山啊!
由于人口增加以及贸易的兴盛,到了唐朝中期和晚期,中国再度出现严重的铜钱紧缺,到了唐武宗李炎统治时期,佛与钱的矛盾再度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
不过,唐武宗灭佛可不是“急人民之所急”的货币问题,由于唐朝时期人口增加了很多、经济发展也很强盛,也不存在什么国家劳动力短缺或者土地被寺庙占用的问题。
究竟为什么促使唐武宗要灭佛呢?
日期:2012-05-27 13:44:44
原因说起来很好笑,因为唐武宗犯了无数个狂妄的皇帝一样的毛病——想长生不老!
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唐武宗十分信奉道教,当时道教就给唐武宗鼓吹说,“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
“十八子”就是“李”,“黑衣者”据说就是僧人,意思就是说李唐帝国将会亡于佛教。
听说要亡自家祖宗的江山,而且会影响自己长生不老,唐武宗二话不说,选择“灭佛”。
唐武宗于845年他下令“灭佛”,共计拆毁寺庙4600多座,那些铜质的佛像、钟、香炉,自然都被没收上来了,他就用这些铜料让各个郡州铸钱。
新铸的钱叫“开元通宝”——这是唐帝国从建立以来所铸造的铜钱的一贯名称,不过,因为唐武宗的年号是“会昌”,所以这些钱背面一般有“会昌”二字,或者铸造地的州名。
日期:2012-05-27 13:46:42
灭了佛之后,唐武宗自然开始一心一意想着长生不老了,于是猛吃各类长生不老药。
现在大家都知道那玩意儿基本上都是重金属元素,吃多了不死掉才怪。
想要什么偏偏给你来个相反的,想长生的唐武宗,结果却在正当壮年的32岁就死掉。
日期:2012-05-27 13:47:11
下一任唐帝国的CEO唐宣宗上台之后,一看,老爹把佛教灭了都不能长生不老,反而英年早逝,算了,我还是别折腾了,求求佛祖保佑我多活几年吧。
于是唐朝朝廷再度开始信佛,甚至将大部分新钱都又给改铸成了佛像。
唐帝国缺钱的问题照样没有啥改观。
日期:2012-05-27 13:47:39
待到唐帝国灭亡,中国进入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大家都开始藏匿铜钱,甚至销毁了铜钱铸成铜器,这导致中国境内的缺钱问题再次变得严重起来。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出了一位年轻有为、英明神武的君主,这就是周武宗柴荣。
根据历史记载,周世宗“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被历史学家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他年富力强,赏罚分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大家看《水浒传》的时候,其中出身高贵、仗义疏财的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的祖宗,就是这位周世宗。
为了解决当时遍布全国的割据政权,周世宗上台之初就发下宏愿,“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在位期间他一直南征北战,揭开了后来的北宋王朝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愿望是好滴,信心也是好滴,问题是,哪来的钱来支撑他的统一战争呢?
周世宗于是再次想到了以前曾经被别的皇帝用过好几次的招数——灭佛!
日期:2012-05-27 13:48:48
周世宗的“灭佛”行动,共废除全国佛寺3336所,并且收购民间铜器,把所有的佛像、铜器都用来铸钱——周武宗所铸铜钱叫做“周元通宝”,每个重约3.5克。
且不说民间的铜器了,就说那些寺庙的佛像、铜炉、大钟等家伙,按照每个佛寺存铜10吨左右,就可以铸钱100亿枚,这一下子就解决了当时后周境内存在的货币紧缺问题。
有了充足的货币,周世宗甚至大幅度减免了民众的赋税和债务,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后周从此也逐渐强盛起来。
日期:2012-05-27 13:49:57
可惜,那个时代里,人太有才了,老天不容。
当了CEO刚刚5年,柴世宗正值壮年却病死——他的宏愿中第一个十年才过了一半!
在五代十国那样的混乱年代中,柴荣死后留下的孤儿寡母没有人信服,他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了新公司的CEO,新公司名称叫“宋朝”。
在后周灭佛基础上的北宋,后来逐渐完成对中国南方的统一。
看到这里之后,大家发现点问题没有?
为了钱而“灭佛”的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都是年纪轻轻的英年早逝,没有一个活过40岁。
日期:2012-05-27 13:50:39
实际上,在北周武帝灭佛之前,就曾有一位大胆的僧人问武帝说:“佛是救世主,施恩布道,陛下取消佛教,不怕受罚么?”
周武帝说:“只要百姓幸福,国家兴亡,我宁可受尽苦难。”为了天下百姓苍生,不怕佛祖惩罚,这等胸襟,确实不愧贵为天子。
北周武帝和后周世宗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北周武帝灭佛之后不久北周朝灭亡,但接下来的隋朝正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同样的,周世宗灭佛之后,和北周武帝一样,很快就身死国灭,但接下来的北宋却基本完成了中国南方的统一。
当然,咱在这里不是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文化。
其实在“三武一宗法难”之中,当属北魏太武帝的“灭佛”事件最为血腥残忍,本来号称佛教虔诚弟子的他,仅仅因为怀疑僧人参与造反,于是就下达命令,凡是敢做僧尼的,全部屠杀,凡是北魏境内的佛像、经书,一律损毁。但这个残暴的家伙,灭了佛之后,国家不仅没有灭,而且他本人也比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都活得长久。
日期:2012-05-27 13:53:24
现在来看,相比前面那些章节,我这一部分写得更像货币史,而不像是在讲故事了,文字似乎也没有那么有趣了,主要是查太多的历史资料了,查得头昏脑胀,有关这些货币的故事情节又大同小异,所以就“委屈”一下大家了。
日期:2012-05-27 18:50:36
7.6南朝版“次贷”
值得一说的是,根据《南史》记载,梁武帝萧衍有个兄弟叫萧宏,特别有钱,他家盖了30间仓库,每间仓库藏有铜钱1000万,折算到今天价值人民币8个亿 !
搁今儿个,8个亿当然上不了福布斯排行榜或者什么胡润榜,但大家注意这只是萧宏的流动资金和存款,还没有算萧宏的股票、债券、不动产啥的。
事实上,萧宏除了8亿现金,名下还有大批的房屋和地皮。《资治通鉴》曾写道:“宏都下有数十邸。”就是说萧宏在南京(当时南京是梁朝的首都!)拥有几十套别墅,按照今天的价格,把这些别墅折成钱,至少也值几个亿不是?
问题来了,萧宏一个破王爷(萧宏爵封临川王),哪来这么多钱呢?
原来,这位王爷擅长放高利贷,当时南京有好多人找他贷款,贷出去一万,半年后收回来就是两万,一年后收回来就是四万,连本带利驴打滚,铜钱哗哗地往家里流,想不暴富都不行。
梁朝人找萧宏贷款,跟咱们找银行贷款一样,是必须有担保有抵押的,大批的穷人拿住房作了抵押,后来还不起钱,合同期限一到,萧宏就派人登门收屋,致使债务人无家可归,最后成了流民。
站在萧宏的角度看,谁还不起贷款,他就收谁的房子,这样做不但划算,而且合理,甚至还符合现代契约精神。
2007年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爆发的呢?就是萧宏这样的银行搞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