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货六铢的钱文书法源自玉筋篆,丰满圆劲、舒展有力而又不失妩媚秀美,注意看图上钱文中的那个“六”字,是不是很像一个人叉着腰的样子?
在诅咒之下,陈宣帝果真在一片“哭”声中驾鹤西去,尽管后来的陈后主上台之后废止了这种钱币“以一当十”,可陈朝还是在几年后就被隋朝所灭。
日期:2012-05-27 13:34:53
7.4信与灭
在佛教史上有“三武一宗”四次法难的说法,分别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灭佛行动。
四次法难,有两次都与北朝有关。
话说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就此进入到了著名的“五胡乱华”时代,什么匈奴人、鲜卑人、羯族人、羌族人、氐族人,就像八国联军侵华一样,谁有兴致了,就来中原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一把,杀个痛快,抢个开心。前前后后居然建立了几十个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6个,史称“十六国”。
如果你是汉族人,应该记住“五胡乱华”,因为这一时期中原汉族差点被灭种,从西晋时期的几千万人一直下降到低谷时期的一百来万人。
“五胡乱华”乱的时间久了,就有鲜卑族的拓跋氏给收拾了,一统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而北魏从入主中原的首任CEO拓跋珪开始,就开始尊崇佛教。
根据北魏的规定,老百姓只要当了和尚尼姑,根据规定就可以免除徭役和租税。
用我们从小学到的历史课本上的话来说,“用佛教的轮回思想来麻痹劳动人民”。
日期:2012-05-27 13:35:57
然而,当佛教真正威胁到政权生存的时候,盛极而衰的灭佛事件就来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就任北魏帝国CEO的时候,一开始非常尊敬佛门,除建造寺庙之外,还经常找一些佛教高僧一起来侃大山,表明自己是个虔诚的佛家弟子。
然而,慢慢的,他觉察出有些不对劲来了。
国家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少,打仗的时候根本征不来兵员——什么原因?
原来,北魏帝国以军事扩张为主,连年征战,拓跋焘就任CEO之后甚至搞全民皆兵运动,百姓的徭役和租税都十分沉重,人民屡次起义又都被残酷镇压,老百姓苦得没有办法,看到信佛能够免除徭役和赋税,自然纷纷加入佛教信徒行列。
这样以来,佛教倒是越来越兴旺发达了,但北魏帝国的收入和兵员却持续锐减。
公司重要还是佛祖重要?
拓跋焘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灭佛!
这就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次“法难”,不过因为北魏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帝国,北魏太武帝时期基本还是以粮食和牲畜作为货币,还没有流行使用铜钱,所以他的灭佛倒是与钱无关。
日期:2012-05-27 13:36:25
到了北魏孝文帝的时候,这个皇帝可是个典型的“鲜卑奸”,他崇尚中原汉族文化,所以主张“全盘汉化”。为此,他迁都洛阳,禁止胡服、胡语,学说汉话、学穿汉服,强迫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甚至连自己的“拓跋”这个姓,也给改成“元”姓。
自然的,货币也要学习中原的先进货币,改成铜钱。
迁都,皇帝可以立马就做;语言,可以很快的学;服装,可以很快的换;甚至连通婚这样的事情,找来一堆漂亮的汉族美眉,不怕那些鲜卑贵族们不眼馋……
然而,学习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货币,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虽然铸造了金属货币,但北魏终其一朝,整体上还是以实物货币为主。
北魏帝国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直到这个时候,金属铸币才在北方流行开来,东魏和西魏也各自两次改铸五铢钱,对各自货币流通混乱的情况进行了整治。
东魏后来被北齐替代,而西魏则被北周替代。
北齐铸造过一种叫做“常平五铢”的铜钱,钱文很是精美、分量也比较足,可惜铸了一两年就停铸了,导致盗铸四起,国内交易混乱,很快就被北周给灭了国。
日期:2012-05-27 13:38:04
北周代替西魏之后,后来成为南北朝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统一了南北朝的大隋朝正是脱胎于北周,而北周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北周武宗宇文邕的灭佛。
和拓跋焘一样,宇文邕刚刚就任CEO的时候,也是信奉佛教的。
由于前几代皇帝的推崇,当时北周宗教问题也比较严重,全国有1/10的人口都是僧侣和道士,“但顽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僧人不服劳役,不服兵役,而且寺庙还占用了大量土地,国家怎么可能富有?
后来就有人给宇文邕上书,说老大你看,早期的国家没有佛教都过得好好的,而且国运也很长,而南齐和南梁开始信奉佛教,结果这两个国家国运都很短,很快玩完……
日期:2012-05-27 13:38:36
荷,这话够狠,就是几十年前的事儿。
古代的人都迷信,看了这份上书,再想想齐朝和梁朝,宇文邕心里一激灵。
灭佛!就这么定了!
不过,宇文邕很开明,在灭佛之前他先召集道士、僧侣和百官都参加的思想文化研讨会,专门讨论佛、道、儒三家究竟谁是老大的问题。
讨论之后,CEO定夺,他认为儒家排第一,道教排第二,佛教排最末,于是宇文邕下令灭佛,“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最终,宇文邕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重新成为国家编户,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由于北周已经开始使用金属货币,所以宇文邕灭佛可以得到大量的铜料,正好能够解决铸造铜钱的问题。
除了沿用五铢钱之外,宇文邕借着灭佛得到的铜料,就铸造了“布泉”,1枚当5枚五铢钱;后来又铸“五行大布”,一枚等于布泉10枚(50枚五铢钱)。
日期:2012-05-27 13:39:25
因为佛教的盛行,北周当时的通货紧缩问题也比较严重,铜料过于贵重,所以宇文邕也搞了点通货膨胀,从老百姓荷包里掏点钱。
日期:2012-05-27 13:40:05
有钱有人口,北周很快就发展为南北朝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宇文邕英年早逝,死后其子宇文赀继任CEO职位,这小子年纪不大(20岁左右),歪点子倒是不少,为了掠夺民财,上台之后就开始铸造一种叫做“永通万国”的铜钱。
他强行规定永通万国1枚当五行大布10枚(500枚五铢钱),“永通”的意思是这种钱永远通行,“万国”的意思是说天下万国都可用这种钱!
这种成百成百的大钱,明明白白要抢群众的钱了嘛!
就这种满脑子恬不知耻的“剥削阶级思想”,还想这钱“永通万国”?!
日期:2012-05-27 13:43:39
宇文赀这小子最喜欢的事儿可不是做北周的CEO,而是花天酒地以及和美女们鬼混,但这个CEO又不得不当,真是难受啊!
这混小子脑门一转,想到了一个保证自己逍遥自在的好主意。
宇文赀把CEO职位让给自己年仅6岁的儿子,自己则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花天酒地——真是爽到家了!
的确是爽到家了,不过身体也很快搞垮了,荒淫无度的他22岁就一命呜呼。
接下来,一个不到10岁的小娃娃怎么可能掌管偌大一个国家,小娃娃的外公杨坚趁机一脚把自己的外孙踢下台去,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隋”。
就这样,“永通万国”铜钱发行2年就亡国,成了中国钱币史上的一个笑话。
日期:2012-05-27 13:44:19
7.5英年早逝的命
唐朝中后期,上层社会再度信佛成风,《西游记》中著名的唐三藏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派出去取经的,全国的铜料用于佛寺、佛像方面的耗费难以计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