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6 09:21:07
(帖子正文)
回来之后,大卫先把之前留下来的十个妃嫔关入冷宫,然后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里来。”
亚玛撒领命去了,但是超过三天还没回来,大卫深知速战速决的道理,押沙龙之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没有及时追杀他们,让大卫能够有时间重新整顿咸鱼翻身。现在既然示巴刚刚冒出头来,就是要趁他气候未成,及时强力地镇压下去。
所以大卫也不点多等,找来亚比筛让他带着目前有的兵马先去镇压,约押随军而行。
应该说约押的地位比他的弟弟高,在大卫正式登基时就已经是元帅了,后来代表大卫东征西讨,一直都是军队的一把手。虽说大卫让亚玛撒替代约押当元帅,但是再怎么说,和亚比筛一起出征,按理来说也是他领军才对,但现在却只是随军,亚比筛作为统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约押擅杀押沙龙的事情已经被大卫知道了,作为惩戒,被降职处理。
日期:2012-05-26 10:02:14
(帖子正文)
亚比筛他们在半路遇上了招募犹大人赶回来的亚玛撒,约押又一次展现了他杀伐果决心狠手辣的一面,他向亚玛撒走过去,让腰间的刀从刀鞘里掉出来,然后左手捡起刀,右手抓亚玛撒的胡子,装着和他亲吻,左手一刀就把亚玛撒的肚子捅破,肠子都流出来了,亚玛撒当场死亡。
这是约押第三次没问过任何人,直接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看出他是相当强势的一个人,心狠手辣敢作敢为。大卫对他也非常忌惮,虽然平日里没有怎么表现出来,但是到了大卫临时前交代所罗门时,就重点谈到约押,要所罗门注意,而且不要让这个人“白头安然下阴间”。
约押把人杀了之后,没当一回事,甩手就不管了,和亚比筛一起带着人马继续往前赶,他的一个亲兵就对亚玛撒召集来的那些人说,你们如果是顺从大卫王的,就跟着约押将军一起走,如果不跟约押将军走,那就让你们跟着亚玛撒将军一起走!
说完话,这个亲兵把亚玛撒的尸体往路边一扔,找了件衣服盖上,其他人互相看看,也没办法反抗,只能是跟着队伍一起走了。
日期:2012-05-26 11:08:32
(帖子正文)
示巴这时候和召集来的以色列人固守在一个叫亚比拉的城里,约押等人赶到后,把城团团围住,一边安排扎营筑垒,一边让人搬锤撞城。
约押人品虽然过于狠毒,但是作为职业军人的战争素养还是很高的,攻城战打的有章有法。相比起来,城里面那些仅仅凭一时意气聚集起来的民众完全就是乌合之众,遭到攻城后估计守不住,于是就有点人心动摇了。
后来有一个妇人甘愿出头,于是在城墙上呼唤约押,和他谈判,约押答应她只要交出示巴,就不会屠城,这个妇人就答应下来,说:“那人的首级必从城墙上丢给你。”
果然这妇人说服了其他早就心思摇摆的众人,把示巴的脑袋割下来,从城墙上扔给了约押,约押使命达成,也不多生事端,按照约定就带着兵马回耶路撒冷。
城内的那些乌合之众,经过了一场闹剧般的叛乱,觉得这种事还真不是他们玩的起的,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虽然示巴之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以色列各支派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示巴之乱可以看作是犹大支派对其他支派的镇压,武力可消灭乱党,但是无法消灭各人的不臣之心。大卫王朝的后面几年中,几乎每个人都变成了阴谋家或是野心家,人们在暗室密会窃窃私语,随时随地都怀着恶意的揣测审视着别人,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焦躁,阴沉沉地压在每个人心上。
日期:2012-05-26 11:39:57
(帖子正文)
《撒母耳记》的最后是上帝耶和华不知为何要惩罚犹太人,于是“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大卫派约押花了九个多月的时间,点算出犹太人中总共有多少可以拿刀上战场的壮丁,“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万。犹大有五十万”。
这个记载和后面《历代志》中的记载又不一样,《历代志》中也记载了此事,不过偏偏就是数据不一样,明明白白地写着,“以色列人拿刀的有一百一十万,犹大人拿刀的有四十七万。惟有利未人和便雅悯人没有数在其中”。
有种解释是说,统计出的一百一十万里面包含了二十八万八千人的常备兵,再加上其他一些军人,扣除掉这些职业军人,就是前面统计出的八十万壮丁。至于犹大的四十七万应该是不含便雅悯人,所以比前面的数据少了三万人。
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差强人意的,难道约押统计人数还分了两套数据, 一套包含的比较全,一套包含的比较少,他又不是中国统计局,一套给领导看,一套给民众看。
日期:2012-05-26 12:56:26
(帖子正文)
而大卫是“被激动”,因此犯了罪,上帝耶和华又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借先知迦得之口给大卫开了条件要惩罚他,问说:“你愿意国中有七年的饥荒呢?是在你敌人面前逃跑,被追赶三个月呢?是在你国中有三日的瘟疫呢?”
大卫很滑头,不做选择,把问题推了回去,说我愿意落在上帝耶和华的手上,因为他会怜悯我。
上帝耶和华就降了瘟疫给所有犹太人,死了七万人。这个惩罚不知道是基于什么道理,被激动犯错的人不去惩罚,反倒是把无辜的民众给灭了,反正上帝是公正慈爱的,我们也不多加揣测。
大卫也没想明白,就向上帝耶和华祷告说:“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你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
上帝后来让大卫在耶路撒冷城外以北的一个山上,为他盖了一座坛,这事情就算揭过去,瘟疫也止住了。
《撒母耳记》就此结束。
日期:2012-05-26 14:51:37
(帖子正文)
可以说《撒母耳记》是《旧约》中对于历史记载相当精彩的一本,它和紧随其后的《列王记》一起,合称为“王国书”,记载了犹太人是如何从最早松散的部落联盟,一步步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而这个国家又是怎么慢慢走向分裂和衰败的。
《撒母耳记》中的主人公们,就像他们的前任,摩西或是约书亚一样,基本上都未曾见诸于犹太民族以外的历史文献里,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包括扫罗和大卫,乃至于后面的所罗门,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而是一种投射回去的传说故事。
但是,必须说《撒母耳记》中包含了很多历史细节,一开始人们以为并不存在,但是后来又被考古发现所证实了。包括扫罗的大本营,基比亚的地下宫殿的发掘,又比如很悲催的赫人乌利亚,他是赫梯帝国的后裔,以前一直被认为赫人可能说的就是亚述人,因为没有其他任何历史资料记载过他们,但是直到20世纪初通过考古发现,人们才知道,《圣经》中记载的赫梯帝国确实存在,而且在公元前1600年到1200年之间强盛一时。
除此之外,《撒母耳记》中即便是针对犹太人历史上最受爱戴的大卫王,也毫无隐讳美化之意,整个关于大卫王的记载,从稍微阴暗点的角度看,简直可以当一部阴谋家的犯罪史来看了。既然这里面的历史不含刻意美化的目的,我们还是比较相信它的可靠程度。总不可能,大卫的后人有抹黑祖宗的特殊爱好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