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5 08:52:21
(帖子正文)
户筛出完主意,转头就把亚希多弗和自己说的两个计谋都告诉了另外一个潜伏在耶路撒冷的特工,撒督先生,让他赶紧派人通知大卫尽快渡河,提前准备,避免押沙龙突然转变心意,采用第一个趁夜追击的计谋。
而亚希多弗看见押沙龙居然不听自己的计谋,居然听信一个刚刚投奔的人,非常怨愤,骑上驴就回了老家,留下遗言然后上吊自杀了。
这个人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了项羽的那个亚夫,范增,也是这样孤傲自许,眼睛里容不得一点沙子的人,一旦发现自己未受重视,所谋不被采用,就气愤难平,一走了之。
不过,不知道他的自杀是因为太生气太失望了呢?还是看出押沙龙必败,未免遗祸子孙先自杀以谢此罪?后来也确实没听说大卫有报复亚希多弗的后人。
日期:2012-05-25 10:12:43
(帖子正文)
大卫带着人连夜渡过约旦河,一路急行军跑到了玛哈念,就是当年扫罗小儿子伊施波设逃亡和登基为王的地方,真是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大卫逃亡到这了。
接着《撒母耳记》中出现了很温情脉脉的一段,几个人带着大量的生活必需品供给大卫和他的跟随者们,在大卫他们长途跋涉一路上受人冷落白眼,甚至是辱骂击打之后,出现了这一幕,对大卫来说无疑是相当振奋的一件事情,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抛弃了大卫。
他们在玛哈念安顿下来,重新整军备战,分出三队人马,交由约押、约押的弟弟亚比筛和早年逃亡时期就跟着大卫的以太三个人统领,又在三队中从上到下一级级的任命了千夫长百夫长,摩拳擦掌只待一战。
日期:2012-05-25 11:05:19
(帖子正文)
这一边押沙龙也收拢了愿意随他出征的国人,带着大队人马横渡约旦河,驻扎在玛哈念以北的基列。
双方交战之前,大卫嘱咐约押三人说,如果此战得胜,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们要“宽待那少年人押沙龙”,看起来大卫对押沙龙的喜爱真是有点过头了。
很快战斗就在玛哈念城外的树林里爆发,这个地点估计是约押他们特意选定的。
因为大卫这方虽然人少,但是很多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在树林里交战正好可以发挥他们单兵能力强的优势,而押沙龙那方基本上都是草草集合的老百姓,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乏人统领,在树林里交战,一方面限于地形押沙龙无法发挥人多围攻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密林中无法有效指挥作战,他的大军如同无头苍蝇,只能被早有准备的一队队精兵各个击破。
日期:2012-05-25 11:19:10
(帖子正文)
志得意满的押沙龙带着过于华丽的期待来到了玛哈念,却没想到未曾收获一场如想象中泰山压顶般的大胜,反倒是被打得哭爹喊娘众叛亲离。他骑着骡子一边逃跑一边诅咒给他出这个馊主意的户筛,途中在“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
这位帅哥的头发非常茂盛,之前《撒母耳记》中描述他说,“他的头发甚重,每到年底剪发一次。所剪下来的,按王的平称一称,重二百舍客勒。”
二百舍客勒基本等于两公斤,可以想象押沙龙的头发有多长多密多重了。
一路追击的一个小兵看到押沙龙被自己头发缠在树枝上,连忙通知约押,约押问你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小兵说不敢,因为都听到大卫嘱咐约押三人要宽待押沙龙。
约押也不和他多说,拎着短枪找到还被缠在树枝上的押沙龙,半句废话也没有,当场刺死了他,然后让亲兵把押沙龙尸体丢在林中的一个大坑里,在上头堆石头就算掩埋了。
因为头发被缠树枝而死,押沙龙也是旷古第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一个干劲利落的发型是多么的重要,不光关系到形象,也可能关系到性命。
日期:2012-05-25 11:46:11
(帖子正文)
打了个大胜仗,所有人都很高兴,只有接到押沙龙噩耗的大卫表现的特别不合时宜,他“心里伤恸,上城门楼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说,我儿押沙龙阿。我儿,我儿押沙龙阿。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阿,我儿。我儿。”
听说大卫如此为之前的生死大敌悲伤,那些为他出生入死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简直感到了一种侮辱,难道说大卫竟然更希望的是我们死在押沙龙手上吗?这些人收起了胜利后的喜悦之心,默默地回了城。这无疑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会干的事情,也许是年纪太大了,舔犊亲情更多的超过了理性的控制。
约押进城后直奔大卫居处,语气不善地说:“你今日使你一切仆人脸面惭愧了。他们今日救了你的性命和你儿女妻妾的性命,你却爱那恨你的人,恨那爱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将帅,仆人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龙活着,我们都死亡,你就喜悦了。现在你当出去,安慰你仆人的心。我指着耶和华起誓,你若不出去,今夜必无一人与你同在一处。这祸患就比你从幼年到如今所遭的更甚。”
大卫这才醒悟过来,去了城门口,和他的支持者在一起,安慰他们。
日期:2012-05-25 13:37:15
(帖子正文)
玛哈念城外一战,押沙龙兵败被杀,原来支持他的那些支派的长老们处境就很尴尬了,不知道大卫会怎么对待背叛者,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大卫先发制人,派人联系留在耶路撒冷的撒督和亚比亚他,让他们去向犹大支派的长老们透风,率先向大卫表示重新归顺的意思,并且来玛哈念接大卫王回来重返耶路撒冷。
大卫为了表达自己既往不咎的态度,又对之前跟着押沙龙干的亚玛撒示好,表示要让他替代约押,继续当元帅。
犹大支派立刻迷途知返,马上派人去向大卫表示:“请王和王的一切臣仆回来。”
大卫就带着人马重新渡过约旦河,此番心情相比和之前凄凄惶惶连夜过河不可同日而语。
日期:2012-05-25 14:48:02
(帖子正文)
过了河,犹大支派的人已经在旁边等着,然后就送大卫回耶路撒冷,不过这时候,以色列其他支派的人,对于犹大支派不和他们商量抢先向大卫示好,非常不满,犹大支派的人就由点趾高气昂地说,大卫是我们支派的人,你们凭什么生气发怒。
《撒母耳记》中已经慢慢凸显出以色列十二支派之间的矛盾,而且在很多地方是按照后来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大两个部分来称呼他们,我们之前也提过,所罗门死后以色列王国分裂,北方十个支派延续了以色列的称呼,南方两个支派,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独立为犹大王国。
日期:2012-05-25 15:20:55
(帖子正文)
虽然大卫回来的路上一直以宽厚待人既往不咎的形象出现,连之前逃亡时拿石头击打他的人都宽恕了,就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各个支派的反复之心,让局面尽快安定下来。但是天不从人愿,因为犹大支派与其他支派的裂痕,再加上一个叫示巴的便雅悯人在这个很要命的时候跳出来挑拨离间搅风搅雨,局面又变的一团糟。
这个示巴拿着犹大支派的话柄到处说:“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以色列人哪,你们各回各家去吧。”
各个支派的人想想觉得既然反了大卫一次,现在又没有捞到重新拥立大卫的首功,干脆狠狠心就一路反下去吧,于是其他支派的人转而支持示巴,只有犹大支派的人还跟着大卫回到了耶路撒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