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第19节

作者: 龙羿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男孩恒的故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整天都在思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能继续成为朋友,是否令人认为彼此都值得一交?我们都在协调着彼此的关系,希望它能更好,能够获得彼此的帮助,在事业和职场上共创美好。有人曾问过我:“谁跟你的关系会比较好?是公司同事还是一个项目组共同熬夜的战友?是一个只见过几次面的客户高层,还是与你研究需求细节的客户负责人?是一个有见面点头之交的朋友,还是多年的莫逆之交?”我回答道:“一般情形下,只要不与对方交恶,上述几种情况都应该是与我关系不错的人。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总结一下就会发现:与我关系较好的,是与我拥有共同经历较多的人。”我突然觉得我回答得非常好,有共同经历才有共同的语言,有了共同的语言才能营造出共同的目标,并能一起为之而奋斗,这才是拥有共同经历的魔力。

  日期:2011-01-13 23:33:44
  营造共同经历,我认为应该是一种重要的意识。在职场里,如果你拥有了这种意识,就有利于你在职场上“混”。说到“混”,就是指与同事们摸爬滚打,一起生活和工作,混就要混出个样子,混出个自己的天地来,否则不混个“魔王”来对不起自己的辛苦。我想同事们都有这样的共同愿望,都属于有志者。但有志者需要有好的方法,否则瞎闯必自毙。同事们在一起混,最容易缺乏的就是信任,而信任的建立大约基于身份、经历和制度。基于身份是指亲属、家人等身份信任体系,这种信任不具备广泛性;基于制度是合约、协议、管理规章等信任体系,这种信任刚性比较强,属于不可逆转。唯有基于共同经历的信任,应用范围足够广泛,且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参加各种会议、PARTY,甚至去读MBA、商学院,邀请客户吃饭、运动、桑拿、高尔夫等,参与这些活动就等于营造了共同经历,建立了有效的信任体系。有了信任就有了稳固而温暖的深度关系,办事的阻力才会降到最低。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办事要想顺利、成本还低廉、障碍又最小,与有共同经历的人一起办事是最佳选择。

  营造共同经历的办法很多,不一而足。可以追求与对方“感同”和“身受”。所谓“感同”,指没有切实的共同经历过,但有同样的感觉和体验。如说大家提起“大话西游、小马哥、露天电影、圣斗士”都会眼前一亮,两位陌生人会发表同样的感想,以这时刻起成为他们结成朋友的开始。所谓“身受”,是指碰面、接触最直观的了解与认识。曾在一起攻关某个难题,还有老套的肥皂剧里“电梯被困”这样的直接经历都归此类。不管是“感同”,还是“身受”,目的只有一个——建立友谊。享受每一段共同经历,用点滴构建共同经历的信任体系,不仅会留下宝贵的人生记忆,而且其厚积薄发的职场效能也将不可小觑。

  在职场里,营造共同经历的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共同经历的机会,比如用一次愉快的晚餐营造你与一位上司的良好沟通;共同摆平一个难缠的客户让你的同事与你同仇敌忾;一次出差让你与一位平素往来不多的同事结下友谊;一次春游踏青让团队聚合得更加紧密。就算与一个陌生人交往,你想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也需要发现一个共同话题,比如同一场电影、一本书,或者大家认识的同一个人,这其实就是一种共同经历。

  其实,这些就是解决“如何获得一个人的快速认可并接受你,如何让一个对你横眉冷目的家伙放下偏见,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足够的信任体系”的问题,解决这几个问题,的确有很多的方法,但其中最为有效、简单、成本低的方法就是营造共同经历。
  日期:2011-01-14 18:15:16
  第三节 探究职场“迷雾”
  1.走出举步维艰的困境
  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有尊严,那种死要面子的到死也没面子。

  ——佚名
  在前文中我们说到营造与同事们共同经历的魔力。我把它印刻在心里,也想有这样的机会来改变一下自己的境况,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我工作不久,曾偏离了自己的理念——与同事们好好相处,勾画自己的蓝图——走着走着就走向了孤芳自傲的境地。追究我的责任,也许是因为我打小落下的孤僻症如今又显露出来了,人家说这是“人际关系疲劳症”。我目前的状况令自己很失望,不再象以前那么好交朋友,干劲十足。我确实已经感到很累了。我想调理一下自己,就找何经理谈谈心。在前文中我们说过,何经理认为小庆患上了典型的“完美强迫症”,就让小庆过完年第一个休年假好好调理调理。何经理就是有这样的好心,会替别人着想,关怀着每一个人。何经理深挖了一下我的成长历程,觉得问题就出现在我家里只有我这么一个女孩,从而孤立惯了。虽说平时哥哥们也会跟我一起玩,但我总觉得缺少什么。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了男生和女生的区别。我需要有女生来做我的朋友,与女生一起寻找我们的天地。但孤僻已落下,也没有经历过苦日子,更不了解生存的不容易,步入社会之后,我就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好在我进入职场后有新鲜劲,又非常好交朋友,工作也带着朝气,从而给我带来了成绩,但因为在交友中遇到很多不可理谕的事情让自己无法解决,从而使自己精神疲惫,这使我的孤僻在这股新鲜劲持续了三年后又恢复了。何经理说我目前最大的缺点就是跟陌生人话少,见到熟人却总是说不完,要么和人过于亲近要么和人过于疏远。何经理提示我: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有权利决定采取何种态度对待身边的同事、朋友,但遇上过于爱恨分明,和谁绝对不往来,或者和谁绝对很亲密的举动,就要非常注意了,一定要与同事和领导保持一种“若即若离,不远不近”的关系,这样就会缓解这些难题。

  日期:2011-01-14 18:16:14
  我意识到这一点后,就采取了行动,对同事们和领导保持距离,但我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走进了举步维艰的困境:我平时不刻意和谁搞关系,早上在电梯里见到同事只是点点头,便继续听自己的录音机;路上看见领导更是装作没看见,以免上前打招呼……我想,天天见面的同事不至于有太多的礼仪。有一次吴总到我们办公室来巡视,我仍然坐在那里,认为在单位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要站着和上司说话……我还认为,职场上的风气真是虚伪,不尊重人的尊严,只会搞形式主义。可是同事们对我的态度正像我对他们一样冷漠,所以我一路走来很艰辛,没有人理会我、支持我。想我的生活和工作很艰苦了,孤独不说,还感到别人总在找我的麻烦,使我陷入重重困境。何经理又一次找我谈心,提醒我要在人际关系上把握好尺度。当自己感到要偏离轨道时,就学学同屋表现好的同事,学习他们是如何表现的。于是,突然某一天,我又找到了刚进A公司时积极向上的感觉,并把握好了方向,坚定地、雷打不动地改变了自己,走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使自己步入了正轨。

  日期:2011-01-14 20:07:2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