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谋者胜——西晋之乱》
第5节

作者: 羽林轻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卫瓘呵退左右,低声道:“可是,我刚刚得到消息,邓艾几个手下已经快马加鞭去劫他了,估计现在正在回成都的路上,而钟会已死,他再无可忌惮之人,回成都必反,你我就是他祭旗的对象。”

  这一消息,使田续惊愕不已,其心境无异于从天堂到地狱。
  “将军想报江油之仇吗?”见田续茫然失措的样子,卫瓘继续道。
  听此言,田续抬头看着卫瓘,坚定道:“邓艾既要谋反,于末将来说便既有国仇又有家恨,一切听大人吩咐。”
  卫瓘点点头说:“你马上带一队可靠的人去做掉邓艾,包括那几个救邓艾的将领,一报你江油之辱,二为国锄奸。记住,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不能留一个活口。”
  田续点点头:“大人放心。”
  “事不宜迟,马上出发。”

  “是。”田续拱拱手,退出门去。
  结果没有让卫瓘失望,田续当夜便率军在绵竹三造亭附近将邓艾父子及其手下一行截住并全部斩杀。
  日期:2011-09-19 12:57:41
  可怜邓艾父子,为国家统一而浴血奋战,九死一生,在“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的蜀地,邓艾身先士卒,遇到鸿沟艰险率先“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凭着这股精神,率先攻入成都,完成了平蜀大业,可这样一门忠烈,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连他的亲属也没有被放过,史载:“余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悲乎,正应京剧《大保国》中的唱词“哪一个忠良又有下场。”

  于卫瓘来说,为一己之私诛杀朝廷重将,其使用手段看似高超,但并不隐秘,一个能让周围人等都看得明白的手段不能算谋略,只能算小聪明,这种小聪明的结果,让大家对卫瓘的人品有了新的认识,转而对此人多加提防,甚至敬而远之,无论其想如何证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或是对同僚的关怀,已无法在同僚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而后更被迫陷入一场场政治漩涡中,最终身首异处,对此,灭吴名帅,集政治家、军事家智慧于一身的杜预对卫瓘有番评价:卫瓘身为名士,却于弑邓后登上总帅的位置,不能以德服人,也不能以正气御人,是小人而窃据君子之位,根本无法担当起总帅之责。

  不过经平蜀一役,卫瓘在司马家族心中的位置却是大大靠前了,于武帝一朝,其仕途一路顺畅,从征东大将军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做到征北大将军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深得武帝司马炎的信任,而且卫瓘的文学艺术才华也名闻天下,史载:“学问深博,明习文艺,……善草书”,“时人(与索靖)号为「一台二妙」。” 索靖是当时闻名全国的书法家,可见卫瓘在书法上也造诣菲浅,这样志趣高雅的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子女也个个优秀,其女儿更是鼎鼎大名的王羲之的师傅,司马炎给他的儿子选媳妇,首先便想到的是卫瓘的女儿。

  日期:2011-09-19 22:31:23
  第三章世子之夺
  第一节众望司马攸
  诛杀曹髦后,司马昭立十四岁的曹奂为帝,雄才大略的魏武帝留给子孙,一厢情愿想着被泽自己子孙万世的遗产落到了司马家族手中。
  虽未有天子之名,但此时国家的所有运作,皆政出司马昭。
  灭蜀之后,司马昭威望更升极顶点,便立刻自封晋王,跨出了向皇位挺进的重要一步,而有了王爵,便要立继承人,即世子。
  司马昭子嗣不少,却大多短命,最让他自豪的有两个,老大司马炎和老二司马攸。

  这个时代的地球人都知道,世子人选只能在司马炎和司马攸两兄弟之中产生。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历史”的选择,而“历史”却被强人操纵。
  司马攸,小字桃符,《晋书》上记载,司马攸从小就很聪明,爱读经籍,文章也写得好,而且性格温和,亲近贤才且乐于助人,当时人们都认为司马攸的才干强于哥哥司马炎,因为他具有最被儒家看重的优秀读书人气质,也因为如此,司马懿特别喜欢这个乖孙,趁自己还在位置上没有退下来,想法给司马攸搏了个功名,公元251年,司马攸才6岁,未到上小学的年龄,司马懿就带他一同出去平叛,回来再把小司马攸的名字往功劳簿上一记,结果小司马攸被封长乐亭侯,司马懿了此心愿后终于在这一年寿终正寝,堪称伟大“爷爱”。

  如此看来,前阵子有报道在襁褓中吃奶的小孩也成了公务员的新闻,所言非虚,证明英雄所见略同,甚至司马懿还略逊一筹,何必多此一举把小孙子带上尸山血海的前线。
  大伯司马师没有儿子,于是司马昭就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司马攸的孝心在当时也颇为出名。
  司马攸10岁的时候,继父司马师去世,司马攸伤心欲绝,哭得惊天动地;此后,司马攸担负起了这个家庭男人的责任,对继母景献皇后羊徽瑜悉心侍奉,就如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攸又要绝食,可见其孝心。
  司马家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以权谋获取天下,这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而司马昭对司马家族走向皇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句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司马昭”这个名字流芳千古,使得后人领略了他篡党夺权的手段,只是那个时候,所谓“路人”的知与不知已经不为他所在乎,王朔有篇小说《我是流氓我怕谁》,不过司马昭作为擅长权谋的一代枭雄,更多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不知”。

  日期:2011-09-20 22:21:23
  晋王司马昭对司马炎和司马攸两兄弟继承人人选问题的处理,就采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只不过明修栈道玩的太过火,险些渡不了陈仓。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很看重家族延续,这种体制产生了中国的家谱文化,每户人家都要上供祖先牌位,家族还建有祠堂,有相关节日进行祭奠。近代华侨漂泊南洋,很多人一无所有,但是还要带上祖先牌位,这就是中国家族文化的凝聚力。
  普通老百姓尚且如此,皇室贵族就更不用说了。
  司马攸虽然是司马昭的亲生骨肉,但过继给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已非司马昭一脉。日后司马攸子孙家中祖先的牌位上,他们的直系祖先是司马师,而司马昭的继承人要问鼎天下,这份九五至尊的荣耀和权力,不传给自己直系一脉,那自己百年之后,有何面目面对子孙的祭拜。
  司马师在世时,司马昭就对司马攸表现出相当的疼爱,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的这种疼爱有增无减,甚至相比起司马炎来,司马攸还得到了特殊的偏爱。不管是闲聊还是在正式场合,司马昭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现在这个岗位本来是不属于我的,现在我只不过是帮哥哥管理一下而已,所以等我百年之后,一定会交还给哥哥那一脉的。”每次见着司马攸,都拍着自己座下的椅子,唤着司马攸的小名:“这可是我们小桃符的座位哦。”

  司马昭演戏逼真,长子司马炎着急了,从能力和声望看,自认确实不如弟弟,弟弟现在人气很高,又得人心,怎么办呢?
  解铃还得系铃人,主要矛盾在司马昭这里,只要把司马昭搞定了,一切便迎刃而解。
  日期:2011-09-20 22:24:15
  第二节 政归司马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