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1 17:05:56
===============================
东宫的困局(继续)
===============================
陈耀喜和卢军明从小学5年级直到高中时代都是同班同学。
他们既是邻居也是同学的经历,另两人感情甚笃。
卢军明从小学习优秀,深得老师喜欢。但他从不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架势,反而和大家关系非常融洽。在班级担任班长时也是做事公道,处处维护同学利益,在班级里很有尊严和威望。
初中时代,一次上政治课。
政治“老师不知道是股票输钱还是月经乱掉,上课时,一张脸比大便还要臭”(摘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作品)。同学们都不敢吭声,反正政治课都是听完一学期的课,背上一周时间,考出60分即可。
这天,老师讲的是有关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论述。
她说:“人类到了共产主义阶段,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劳动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我们逛街、踢球、玩游戏一样,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摆脱了生存对于劳动的依赖。”
清了清嗓子,女老师继续说道:“比如,你要骑自行车,就去车行牵一辆来骑。你要吃饭,走进饭店就可以吃。你家里要...”
她本来手就是漫无目的地比划着,说到这里,她随意地指着离她不远的卢军明说出了接下去的话:“电冰箱,去商场搬一台就直接回家,都不需要付钱的。”
寂静的课堂里,老师沉醉在自己的乌托邦中,同学们,或沉沉睡去,或涂鸦课本,根本没几个人认真听课。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认真听课的人,说了一句认真的话:“哼!骗人!”
声音不高,但反响不小!老师循声望去,正是自己手指所指的卢军明,他两眼直视,丝毫没有半点怯意。倒是老师自己像是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脱得赤裸的皇帝,败在实话实说的孩子面前。
些许的沉默后,班级里发出一些细小的笑声,从后排那些差生里传来了掌声,稀稀落落,三三两两。卢军明是班长,却说出这种质疑老师们认为是“铁律”的言语,令那些差生们刮目相看!
老师,连可都没上完就把卢军明“拎”出去了,他离开教室的身影却深深印在了坐在后排的陈耀喜心中。这就是他的偶像,一个读书好,又敢于挑战权威的男孩子——卢军明。
从办公室回来的卢军明依然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被“修理”过的痕迹,就这样他在班级甚至整个年段都成了学生们敬仰的对象。
不久以后的学生会选举,他是唯一一个不需要投票就直接当选的代表,大家以一种“喊”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极度支持。
他也不负众望,在学生代表大会上再次语出惊人,提了三个意见:
“第一、食堂饭菜太难吃。”(鼓掌)
“第二、校服质量太差!”(更猛烈地鼓掌)
“第三、这些烂东西都卖得太贵!”(极度猛烈地鼓掌)
往往群众们最支持的,必然是当权者最反对的。就这样,他和学生会主席失之交臂,但却在同学中确立了足以呼风唤雨的影响力。
人,对于青少年时代的光阴总是特别怀念。因为,在那个时代,有篮球场的汗水,有足球赛的点球,有晚自习后的自行车追逐,还有教室窗前她或他一晃而过的身影。
关于阳光、奋斗、爱情等等许许多多的初体验,在花季的年龄一下子突然全部绽放。
那个精力充沛、想要改变世界的男生,那个独自站在阳台,捧书细读的女孩,多年以后,早已被世间的冷漠、沮丧、悲愤压抑得欲哭无泪时,脑海中回荡的或许还有那些充满阳光的青葱岁月。
书读得不好的陈耀喜后来没有继续学业,而是光荣地当上了以为武警战士,守卫在祖国东南沿海。在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部队太适合像陈耀喜这样的人了,因为一切都那么的简单,只要坚决执行命令就可以了,其他一概不问。
但是,一年年回乡探亲的见闻使他不得不仔细考虑自己的未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