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货币惹的祸——透过金钱来解读历史》
第25节

作者: Lov_vincc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或者是王莽想起来秦二世的时候章邯组织了20万骊山壮丁,居然打败了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盛的楚军(项羽的叔叔项梁就是这么被干掉的)这码子事情了?
  可是,可是,这,这囚徒能和壮丁比么?
  囚徒们很“配合“,出了长安城,立即就把王莽家祖坟给掘了,还放火烧了他家祠堂。
  长安市民赶紧积极响应,放火焚烧皇宫,还和本来守卫长安的士兵一起攻入皇宫。
  王莽赶紧和一大群士大夫躲到一个高台上,可惜还是被激昂的民众冲了上来,而大新朝的皇帝王莽本人,最终被一个叫做杜吴的卖水果的小商贩给一刀捅死
  据推断,凶器很有可能是一把水果刀。
日期:2012-05-21 10:52:21

  5.3不简单的凶杀案
  不断的折腾货币、折腾民众,终于让王莽这样的“好同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王莽被水果刀杀死其实并不是最奇怪的事情。
  根据历史记载,王莽在死的时候死死的抱着一大块黄金,因为王莽虚伪透顶,王莽被杀死之后,许多人恨得割下他身上的肉,一口一口的吃了下去,所谓“食肉寝皮”,看来大概就这个意思了。
  我一直有点疑惑的就是,一个60多岁老头子的生人肉,有那么好吃么?
  更值得我疑惑的是,根据历史记载,当时大新朝的一千多个公卿士大夫以及侍从宦官,居然都愿意跟着王莽一起死!
  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历史情况!
  是啊,按照历史记载上这么虚伪的一个人,怎么会有身边上千人愿意陪死呢?
日期:2012-05-21 10:53:08

  我在这里冒充一把福尔摩斯,推断一下这种极为罕见的事情的由来。
  第一种可能,王莽同学对少数人的确很仁义,虽然他通过货币改制折腾了天下人,但他对那些士大夫们还是非常仁义,而那些士大夫们不乏崇古的迂腐书生,都愿意杀身成仁,愿意跟着大新朝的皇帝一起死。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嘛!
日期:2012-05-21 10:54:12

  第二种可能,我们的历史书记载有问题。
  要晓得,王莽篡汉室而立,那些一直拥有儒家“正统观念”的历史学家们,写到王莽的大新朝的时候,就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的,把王莽的许多政策、措施以及他本人,都写得无比虚伪、无德,以维护儒家“正统”理念。

  实际上,我们的王莽同学,虽然因为不懂得货币发行的秘密,在货币改制上犯了致命错误,但在其他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比方说,王莽规定把全国的土地都更名为“王田”,每一个不足8个男人的家庭,田地总数不得超过一井,其余的必须分给别人,至于没有土地的人,则可以免费发放一块土地——这不是中国农民们追求了二千多年的“均贫富”么?
  再比如说,为了解放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姐妹,王莽禁止买卖奴婢——当然,这个规定遭到大地主大豪强们的强烈抵制而根本没有被执行。
  也就是说,王莽本身确实是个好皇帝,他的政策出发点是实施土地国有化,抑制豪强保障社会公平;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成分,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夺取奸商财富,开展工商专营,打击囤积居奇,实现物价平稳……
日期:2012-05-21 10:54:46

  从个人道德水平上来说,开头就说了,王莽同志一向清廉简朴、礼贤下士、思想进步、为人开明、品德高尚、做事仁义——革命好同志一个。
  即使在货币金融方面,王莽也不是一无是处。

  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对于官府给人民的贷款,王莽规定给区分成生产性贷款和扶贫性贷款两种,生产性的要收取利息,但扶贫性质的,只允许收取本金。
  即便生产性贷款,王莽也规定收取利息不得超过1/10,也很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多关怀民众啊!
  总之,王莽皇帝有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坚定信念,虽然生不逢时,改革未能成功,但接触到他的大新朝官员们,都觉得这个好皇帝值得他们誓死跟随,他们愿意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而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民众”。
日期:2012-05-21 10:56:12

  当然,倘若我们用“万能膏药”——唯物辩证法来放马后炮的话,那就是:王莽同志设想的革命理想太过于美好,以至于远远超出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才被胡适老爷子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所以最终所有的规定根本得不到执行,反而加重了人民的灾难,而货币改革的失误,更是为他的大新朝钉上了棺材板上的最后一根钉子!
  不管怎样,公元23年,伴随着王莽的死去,已经被改名的西汉公司破产了。
  说到王莽,忽然想起来最近两年来很流行的某个号称“最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剖析也算准确,对苍生疾苦的了解也挺透彻,老百姓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老百姓有什么不满,他就也有什么不满
  然而,可惜的是,他开出的药方却是“要开明专制”、“政令要出中南海”之类封建社会老掉牙的皇权把戏,要中国再度走回专制,生怕现代社会的集权程度不够……
  难道,即便在21世纪,这位来自台湾、留学西方、任教香港的学者,来到中国大陆“解救苍生苦难”的时候,抱着的也是封建社会的那种“学的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维?

  真是不知道这人是不是就像王莽一样,只有看出问题的水平,却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期:2012-05-21 10:58:44

  5.4“劳模”董事长
  在西汉公司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家新公司,还叫汉朝,史称“东汉”。
  光武帝刘秀是新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
  枪林弹雨、艰难困苦中挺过来的,刘秀董事长深知辛辛苦苦打下来天下不容易,所以就任CEO以来,重情重义、宽容仁爱、注意民生、整顿吏治、提倡节俭、释放奴婢,在政策上降低赋税,营造宽容的法制环境(“薄赋敛、省刑法”),避免到处用兵,宣扬武力(“偃武修文、不尚边功”)。

  刘CEO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韬光养晦,千方百计求稳定,一心一意谋发展。
  因为王莽的货币改制,东汉初年全国货币体系一片混乱,大部分地方甚至都恢复了实物交易,随着战事的平定和经济的逐渐恢复,刘秀接受伏波将军马援 的建议,重新开始大量铸造五铢钱。
  东汉初年大量铸造的五铢钱对于稳定物价、方便生产、促进工商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史书上说,“天下赖其便”——意思就是说,全天下的人都从其中得到了便利。
  这奠定了东汉公司后来几十年稳定的基石。
日期:2012-05-21 11:00:01

  热爱人民、勤奋工作的刘秀董事长最后居然死在了CEO的工作岗位上!

  按照今天的标准,至少应该颁发“五一劳动奖章”,并且要追认一个“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如果刘秀董事长有入党意愿的话,还应该追认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亲身经历过王莽货币改制的惨痛后果后,刘秀董事长估计给他的后代严厉警告过,不许在货币上胡搞、乱搞,否则有亡国之虞,所以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刘秀的后代们都比较老实,没有在货币上折腾什么东西。
  货币正常的情况下,东汉王朝没有什么大乱子的过了100多年。
日期:2012-05-21 11:00:21

  不过,董事长再强调,也保不准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的事情啊!
  这不,刘秀死了(公元57年死去)之后才99年,把大汉朝弄丢的那个不肖子孙汉灵帝(公元156年出生)就出生了。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是东汉末年的童谣,说的东汉到了汉桓帝、汉灵帝的时候,秀才不认得字,孝子把老爸扔一边,品德高尚的人如污泥一般,出身高门大户的良将却像鸡一般怯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来,公司混了几十年,到了桓灵二帝之时,皇帝、权臣以及整个官僚体系都腐败成风,无论是秀才、孝廉还是所谓的“寒素清白”、“高第良将”,他们要么是从继承父辈的荫福和俸禄,要么是敛财行贿买来的,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童谣。
  听见这样的歌谣,你也就知道,这个王朝到头了。

日期:2012-05-21 11:03:40

  啰嗦一句,和司马错一样,在我们的历史知识分量里面,马援虽然不是很出名,但他也有个后代很出名,那就是《三国演义》里面刘备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