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主义:资本网霸天下》
第11节

作者: 自由霏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之所以把“刘易斯拐点”列为重点来讨论,是因为劳动力资源决定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命运。。。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在制造业竞争激烈企业不敢擅自提高商品价格的前提下,GDP的增长当然是通过企业增加产量(尤其是增加出口商品数量)来实现的。而制造业增加产量的手段无非是增加用工岗位,增加劳动者工作强度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三种方式。从人口出生率统计表可以看出,2011年以前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非富,每年社会上都会新增上千万的待就业人口,企业经营者正是凭借着非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扩大生产并迫使劳动力增加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形成了GDP每年保持10%以上高速增长的局面。

  时间进入到2011年,中国新增的劳动力资源与每年退休(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量接近了平衡,同时伴随着(粮价上涨形成的)农民工返乡潮,留学潮与移民潮的同时出现,中国的非农劳动力已经从增长迅速进入到下降的时代。(因为农民收入长期偏低,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人数也在2010年达到了极限。在2011年随新增劳动力人口的下降,退休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也进入到了拐点)。。。之前中国GDP每年的增长都是通过劳动力资源增加来实现产量的增加。而今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突然转向为下降,那么靠增加产量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伴随着1991年之后人口出生率进入快速下降趋势,劳动力资源短缺的现像在未来也必然会越来越严重。“用工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国依靠增加产量来实现GDP增长的模式已经无法延续。(如果说GDP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就业人口的增加,那么反过来说就业人口的下降也必然会遏制GDP的增长。中国主流的观点是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将提供100万个工作岗位。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十二五经济增长每年预计为7%,那么每年就需要新增700万的劳动力人口与之相对应。)

  近20年劳动者工资涨幅滞后于GDP的增幅,最本质的市场根源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011年随随着劳动力卖方市场的到来,工资增幅高于GDP增幅的趋势已经形成趋势。伴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在劳动力短缺与劳动者工资上涨的双重趋势下,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撤离潮已经无可逆转,并且未来还会呈现向中端企业蔓延的态势(加工贸易型企业的撤离将最为严重)。。。中国是加工贸易大国,如果外贸出口企业停滞增长或出现撤离潮,那么必然伴随着外贸顺差的逐步降低甚至转负(外贸顺差快速降低的局面已经在2011年出现)。而这也意味着拉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出口这架马车即将彻底熄火!

日期:2011-07-25 02:18:42

  第二章,危机接踵而至,原模型已不可持续。
  第一节,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刘易斯拐点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的概念: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从人口出生率说起。
  全国总人口(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万人)
  1949年54167  
  1950年55196  

  1951年56300  
  1952年57482  
  1953年58796  
  1954年60266.437.9724.792259.95
  1955年6146532.620.321983.40
  1956年62828.331.920.51983.68
  1957年64653.334.0323.232174.60

  1958年65994.329.2217.241911.73
  1959年67206.924.7810.191656.90
  1960年6620720.86-4.571384.23
  1961年65859.118.133.81191.76
  1962年67295.537.2227.142470.75

  1963年6917243.633.52965.38
  1964年70499.139.3427.782734.91
  1965年72537.93828.52717.16
  1966年7454235.2126.342590.06
  1967年76368.234.1225.652572.27

  1968年78534.235.7527.52768.99
  1969年80671.234.2526.192726.81
  1970年8299233.5925.952751.53
  1971年85229.130.7423.42589.29

  1972年87177.229.9222.272579.30
  1973年89211.228.0720.992477.88
  1974年90859.124.9517.572247.02
  1975年92420.123.1315.772120.82
  1976年93717.520.0112.721863.36
  1977年94973.719.0312.121796.40

  1978年9625918.25121746.19
  1979年9754217.8211.611728.11
  1980年9870518.2111.871786.75
  1981年10007220.9114.552077.28

  1982年10165422.2815.682247.09
  1983年10300820.1913.292065.91
  1984年10435719.913.082063.12
  1985年10585121.0414.262211.23
  1986年10750722.4315.572392.61
  1987年10930023.3316.612528.79
  1988年11102620.7814.22290.74
  1989年11270421.5815.042413.86
  1990年11433321.0614.392390.53
  1991年11582319.6812.982264.60
  1992年11717118.2411.62124.80
  1993年11851718.0911.452131.70
  1994年11985017.711.212109.45

  1995年12112117.1210.552062.65
  1996年12238916.9810.422067.34
  1997年12362616.5710.062038.18
  1998年12476115.649.141942.34
  1999年12578614.648.181833.98
  2000年12674314.037.581771.46

  2001年12762713.386.951701.72
  2002年12845312.866.451646.58
  2003年12922712.416.011598.89
  2004年12998812.295.871592.86
  2005年13075612.45.891616.60
  2006年13144812.095.281585.01
  2007年13212912.15.171594.63

  2008年13280212.145.081608.12
  2009年13347412.135.051614.95
  中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平均退休年龄为55岁。。。出于生活压力,国内劳动者普遍有着延迟退休的意愿,再结合中国人体质普遍较差的因素,我估算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60周岁。。。从人口出生率统计表中可以看到,1950—1958年为第一次生育高峰,平均每年的出生人口是2000万左右。以平均退体年龄计算,2010年—2018年中国平均每年会有2000万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

  再来看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人口。三分之一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就业年龄为21-22周岁,三分之二没有参加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年龄为18-19周岁。平均计算适龄人口的初次就业时间大约为20周岁。。。也就是1991年的出生人口在2011年进入到劳动力市场。
  把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人口与退休人口相比可以看出,2011年以前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大大高于每年退休的劳动力(建国前中国人口出生率极低,也因此形成了退休比例低的人口红利效应),而2011年之后新增劳动力资源开始快速下降,而每年退休的人口开始进入高峰。。。再结合1991年以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已经可以确定2011年就是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已经在2011年彻底结束。(2011年开始普遍出现的的用工荒以及劳动者工资的大幅上涨都是“刘易斯拐点”的明确体现,当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紧缺状况已经证识了“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注:人口就业与退休年龄的估算虽然会有细微的偏差,但这些偏差并不影响分析的结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