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式和前面的方式事实上很相近,都是通过厂商的最优化行为得出了投资函数和投资的其他决定因素。不同的是,渐进调整假说的分析更进了一步。于是我们又可以看出理论创新的方法。不在于你要做出多么复杂的数学,而必须要求你要有思想,这种思想是来自于你对现实的洞见和观察。渐进调整只是在古典理论上修改了一下厂商的决策问题,得出了新的有解释力的理论。给我们的含义是:我们也有理论创新的契机。那就是假设前提:投资是由厂商做出来的。那么你可以假设,投资不是由厂商做出的,那么会怎么样?或者厂商不理性,比如在中国,投资可能是政府通过企业进行的。于是可能得到新的理论。
我们现在回到正题,渐进调整回答了投资函数为什么是 这个样子。更重要的是,它又引进了其他影响投资的因素。我们看模型:
。
① 。代表弥合缺口的部分,是投资者自己做出的决定,因此,可能就很主观。可能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投资者乐观的话,这个数值就会很大,投资就会很大,投资者悲观的话,这个数值就会很小,投资就小。这被凯恩斯叫做“动物本能”。我们就可见,投资是很易变动的。尤其是经济的情况,更是会影响 。比如在经济周期中,投资肯定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投资者的主观原因。此外,如果投资者对经济情况进行了错误的判断的话,也会影响投资。可见,一个好的企业家对我们的福利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还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 。比如,国家的政策。比如投资税的减免,比如对投资的信贷,都会影响 进而影响投资。这背后的政策含义是,在对付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政策来进行反周期的调整。
② 。代表的是投资者的预期产出,利率,通货膨胀率,还有折旧。我们在前面已经做出了解释。
③。也就是现存的资本存量,如果现存的资本存量很小的话,那么投资就有可能大幅度的增加,如果很大的话,投资就可能不会增加很多。这背后的原因可能要到微观经济学中找。大企业可能是处于收益递减的阶段,因此可能不愿意投资。小企业可能处于收益递增的阶段,因此愿意投资。这在现实中我们是可以求证的。
④还有就是最优的资本存量。这个东西的影响因素就比较多。除了我们已经做出的解释,还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影戏,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影响厂商的成本和收益。再有就是生产函数的性质变化了的话,这个资本存量也会改变,比如技术的进步,和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的出台等等,都会影响投资。这些都有现实的解释力吧?!
总结一下,投资是极其易变的,还有很多的因素可能我们到现在都无法推测到。这就给我们上了一课,不要以为理论掌握了就可以自信的去改造世界了,我们只是掌握了很有限的理论。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必须时时地保持冷静,而且一定要对自己的无知有着深刻警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调控宏观经济的时候,效果往往不好,因为我们并没有穷尽可能的解释变量,比如都是什么影响了投资,以及这些解释变量之间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互相影响。我倾向于把我们的经济想象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有很多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经济系统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悲观,在这里我一直提醒大家理论很简单,可以用来认识世界。原因是我们确实能够有限的认识世界,尤其是现存的理论,我们是可以把握的,但是,我们在用理论改造世界的时候就要很谨慎了。我们大家也都在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作,我倾向于把这也叫做“蝴蝶效应”。我们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是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期望,这些也是会产生“蝴蝶效应”的。可能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可能是几代人、几十代人之后了。
我们现在几乎是完成了对于投资的理论探讨。投资是通过改变总需求改变国民收入的。我们还知道投资的决定因素,因此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来操纵这些因素达到我们的目的。还有一个关于投资的重点是托宾的Q理论。这个理论也是对于投资的一种思考。因为影响投资的因素那么多,于是托宾问,股票市场会不会影响投资?我们可以猜测,应该是会的。但是怎么影响的呢?托宾建立了他的Q理论。但是,现在不太好把握他的思维痕迹。我们把他的Q公式写在这里并加以解释:
Q=已有资本的市场价值/已有资本的重置成本。
他要说什么呢?分子是股票市场决定的经济中的资本价值。分母是现在购买这种资本的价格。那这些和投资有什么关系呢?他要说明,企业的净投资的决定依赖于这个Q。当Q>1的时候,企业就应该投资,当Q<1的时候,企业不应该进行投资。为什么呢?他的逻辑是这样的:企业要进行投资的话,应该满足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边际成本,就像我们在新古典理论中说明的那样。这一判断是从哪里来的呢?托宾说,这一判断是基于股票市场上企业的资本价值的上升判断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观察到Q>1,厂商这个时候就应该相信,这是的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边际成本。因此应该投资。
他这样推断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认为是有的。股票市场事实上是我们最为伟大的发明。我们都在微观经济学中学到这样的理念,一个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各个理性的行为主体的出价。这些行为主体在出价之前的理性是指他们都是最好的利用了他们能得到的信息。因此,如果有那么一个均衡的价格的话,这个价格必然是大家都乐于接受的这个东西的实际价值。这让我想起了资产评估,最好的评估方法就是把它放在股票市场上,让大家出价。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这比那些坐在资产评估所里对某个东西评估要科学的多得多。在股票市场上,大家会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信息的收集,它的过去,它的潜力等等,据此出价。但是,这必须要严格的假设股票市场是完善的,没有庄家操纵才行。
因此股票市场是重要的,理性的投资决策者应该相信这个市场的运行结果,并据以作为是否投资的指示器。于是,托宾的Q理论是揭示了企业净投资和股票市场的关系。但是,这种因果关心是值得怀疑的。是股票市场的资本价值的上升决定了投资,还是企业的投资影响了股票市场呢?
关于投资我们最后说一点,那就是厂商有时候不能卖出去他们的产品,有些产品要以库存的形式加以保留。这种库存叫做存货,也是投资的一种。厂商对这种投资的决策是什么样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弄懂,厂商为什么要持有存货?
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①产品可能不能马上就生产出来,因为要有一定的生产周期,这样为了满足不确定的需求,就要保有存货。
②可能是大量的定制材料和订货,可能会打更多的折扣。这样对厂商来说是一种节约,想想一次大量的买和小额的频繁的购买节约了多少成本?!
③生产者可能要使他们的产品的供给平滑化。因为可能有一些不确定的原因使得生产在某些时候缩减。比如浙江2004年就因为酷暑的原因,供电不足,这样企业的生产就受到影响,这时候如果为了平滑供给,那么厂商可能要动用存货。如果厂商能够预期这种情况,那么他们之前就会保有存货。
④可能是因为利率的原因,如果利率上升,存货可能会少,因为存货的资金相当于压在仓库,不能获取利息的钱。如果这些钱的收益很大,存货就要减少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