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的那段日子——一个女军官的回忆录》
第12节

作者: 青花纸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与平常的计时器不同的是,这些计时器采取的计时方式是“负计时”。即,一旦倒数到了48小时结束,而没有指令重置、重新开始新一轮的48小时负计时,这总质量达到了两万克的正反物质将在瞬间湮灭,然后毁灭世界。
  这就意味着,这既是发电厂,又是毁灭地球的按钮。一旦到了最后时刻,反物质湮灭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使得地球分崩离析---甚至不是简单地抹平地表的生物痕迹。

  于是盟军在这种近乎疯狂的威慑中退缩了。
  三峡洪灾导致大量的难民北上,北方沿海几乎人满为患。本就捉襟见肘的粮食供应更加困难,甚至连从前的配额也无法承担了。
  我和菁菁原本吃得少,之前又买了很多东西,几乎堆满了一间客房。可是即便如此,眼见储藏的东西一天天少下去,不禁也忧心忡忡起来。
  我有时候会有点后悔一时冲动把王子捡回来。可是每次看到他缩在黑糊糊的地下室的那张破床上沉默不语,就不忍心说让他走之类的话了。
  况且……他吃的也实在不多……

  2011年6月18日,外面的天热得让人想挠墙。
  我和菁菁把客房的那张单人床清理了出来,让王子搬了进来。外面的气温已经达到了36摄氏度,地下室里更是闷得像蒸笼。我怕他再在那里住下去,某天早晨我去看他的时候,会发现他已经熟透了。
  据说南方内陆的气温已经超过了47度---这都是拜头上数月不散的云层所赐。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自从北京反物质核电站投入使用以后,我们终于拥有了24小时供电的待遇。电价低得惊人,于是我们让空调24小时工作着,这样才不会把自己在屋子里闷熟。
  经过了数月的惶恐动荡,很多机关单位公司厂矿都开始逐渐恢复生产。18号下午的时候我接到办公室主任的电话----说我们的长假结束,要复工上班了。
  重新回到单位的感觉很怪。很久没人打扫的桌子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用手一拍,尘土飞扬。我想起走进大厅的时候,大门口的保安都已经不在了。据说是被征召上了战场。

  和盟军的地面战打了几个月,军队减员上百万人。说家家夜哭,一点也不为过。
  而我那个屋子里原本有22个人,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来到的不过9个人而已。有的人提前搬去了内陆,再也没有回来,有的人已经不想再上班,想要提前退休待在家里。还有一个人死于俄罗斯核爆那晚因为电力短路引起的电厂大火……
  物是人非,真让人伤心。
  日期:2011-7-18 11:58:00
  到第二天,6月19号的时候,社长召集我们开会。要说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沈阳军区要在我们这里招人,负责文宣工作。

  我不大了解军队招文宣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意图,不过听说进入编制以后可以领双倍口粮,我心就不安分地跳动起来。据说战争结束以后---如果能结束的话---愿意留在军队的可以继续任职,不愿意的还可以回原单位,这期间,原单位工资福利照常发放。
  这意思就是说,除去可以用户口本领双倍口粮之外,还可以领取军队和我们单位的双倍福利……这种好事儿,去哪找呢。
  晚上一回家,我就特兴奋地跟菁菁说了这事儿。可是她听过之后,却皱了皱眉头,不安地问我:“招你们去,做什么呢?还是这样好的条件。要知道你除了写点儿东西……”
  我知道她要说的是什么。我除了写点儿东西,几乎什么都不会。如果要说特长的话,可能大学军训实弹射击的时候,第一次打靶就得了个优秀,算是亮点吧……
  可是在这个年头,搞文学啊搞艺术啊之类的,是最没用的东西。
  但我故作轻松地耸耸肩膀:“这有什么。现在军队减员很厉害的,我们那里的保安都上了前线。也许军队文工团没人了呢?”

  其实我的心里也有小小的疑惑。可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先得让自己活下去。我存款和存粮养活两个人,已经快要花光了。我不想让我们以后像那些住在路边的难民一样,蓬头垢面,整天为填饱肚子发愁。
  23号的时候招人的人来了。是一个少校军官----同刘成刚一样的军阶。不同的是,刘成刚是海军,他是陆军;刘成刚刚刚30多岁,他50多岁。
  那人有一双不大却很亮的眼睛,看起人来眼会微微地眯起来,像是要用视线把人射穿。社长介绍说,这人叫杜若双。
  听起来挺女人的名字。
  不过他听了我的自我介绍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不痛快。那时候他眯起眼睛看看坐在会议桌对面的我,似笑非笑地说:“孤儿?不错。”
  我当时就想起了《蜗居》里宋思明的那句著名的“25岁没结婚?有前途”。于是脸色就难看起来。社长赶紧让我出门,唤了发行科的小刘进来。
  我想,我肯定是没戏了。一看那个杜若双就属于那种典型的仕途不顺的老男子,看人还喜欢眯眼睛,肯定心理极其阴暗,没准儿就是那种骚扰女兵的无良长官。我走的时候还使劲儿瞪了他一眼

  日期:2011-7-18 12:45:00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七天之后,我竟然收到了消息——我被录用了。
  下发的通知表示我应当在下周六的时候去战时指挥二部报道——位于前美国领事馆,现在已被征用。通知上附有辽宁省政府、沈阳军区、省委组织部、市武装部的钢铁大印,真得不能再真。随通知同来的还有一张卡片——黑底银纹,勾勒出一朵鸢尾花的模样,偏居在卡片右下角,简洁凌厉。
  另有一个人——杜若双。这一次见到他,他的神色已经不像之前那样阴沉,反而莫名其妙地多了几丝生气。他来向我介绍我日后的归属……然而听了他的介绍之后,我忽然觉得这世界与我想象得有点儿出入——原来出现在电影和小说里的东西,也是可以真实存在的。
  他告诉我,以后我所属的组织名为“鸢尾花部队”,是一个特种情报部,挂靠在沈阳军区之下,直接对总参谋部负责。

  如果我对这份“工作”有意向,并且签下我面前的四分长达三十四页的保密协议,我就可以得到“中尉”的军衔,成为一名“陆军指挥员”。
  我问他,为何选了我……而他只是淡淡地注视着我眼睛,然后吐出一句话:“参见保密条令章二七十三条。”
  我皱着眉头翻动面前的A4纸打印文件,最后发现了这个条款的内容:……以上所述为高度机密……
  最终我还是签署了那几份协议……让自己不去想不可测的未来,只想今后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并且在周六的时候如约来到前美国领事馆的门口。杜若双早早就在更外面的大路上迎接我,并且带我通过了三道荷枪实弹的哨卡——凭借我手中的银纹黑卡。
  他似乎将几个人报道的时间错了开来,因此极有耐心地在走向办公大楼的过程当中向我介绍了这里的状况……即便我暂时还弄不清楚他口中的那些听起来让人头痛的注意事项,但仅凭我所见的景象就可知道这里绝不会是一个可以任我自由散漫的地方……

  因为就在短短七分钟的路程当中,我至少已经看到了两位将官,三十位以上的校官。再回想自己的身份,顿时噤若寒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