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17 22:15:12
以中国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实现了跻身世界贸易体系的夙愿,西方发达国家达成了扫除进入中国的障碍的目的,从此进入中国外资大发展的时期。连同九十年代末外资涌入的狂潮,西方跨国公司的投资和西方先进技术的传播一举造就了所谓的中国经济奇迹和“黄金十年”。国际实业资本大举进军大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产业到消费、从服务到贸易、从技术到理念,无一不冲击着中国人的视野,刷新着中国经济的记录;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引进的西方先进装备、技术和理念也对提高中国劳动生产效率起到了同样的贡献。
大到汽车小到卫生纸,有形的超级市场以及无形的互联网世界,西方科技、组织与思想成果的影子无处不在。希望那些对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倍感自豪的人们能够头脑清醒地看清楚,正是这些来自外部的技术进步因素才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基于充沛的资金和普遍的技术升级(这两点要素一直是中国最缺乏的),中国在数年时间里发生了生产大爆炸,商业领域也出现许多革命性的变革。超市里的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有段时期整个市场的物价也因供求关系变化和竞争而全面下浮,大城市里受雇于外企和知名民营企业的白领阶层每月的薪水收入让年长的父母们瞠目惊舌,走出土地的乡村青壮年劳力转身成为“农民工”一族。
中国生产迅猛发展势头之强劲似乎连这个一向物质匮乏的世界人口大国都无力消受,短短数年功夫标有“Made in China”标识的各种货物以近乎倾销的姿态占据了各国日用消费品和低端工业用品市场。从前中国政府总是极尽所能刺激出口和想法设法争取进口国的配额,新的世纪仿佛所有的问题和障碍都不存在了,哪怕躺着睡觉出口也会自动产生大量的顺差。
日期:2010-09-17 22:56:32
为什么会这样?什么力量在起作用?
看过和分析了海关的历史统计数据,情况自然就跃纸而出。90年代后期部分沿海省份的自营出口比例就超过了代理出口,进入新世纪后全国范围来看自营进出口全面超越了代理进出口,机电产品的比重也迅速超越了传统的五矿、纺织品和农产品。
答案非常简单,跨国公司是把中国当外包生产基地来对待的,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部分资源完成了生产后再输送分配到世界各地市场,如此自然出口就会压倒进口,这种力量越强大,进出口占中国GDP的份额比重就越高。同时本土出口企业也由于充沛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工资和人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对资本有利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与世界同业相比产生了简单的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是信用证支付,政府又有退税补贴,一来贸易风险降低,二来实际收益还好,出口企业自然开足马力优先供应海外市场。
那些主要供应国内工业和民用需求的企业也在这种外部力量推动和提携下享受了最好的一段美好时光。
这种光景在某种情况下看上去很美好。国际收支情况向好,顺差不断积累,企业产销两旺,带动就业明显,GDP也年年超常规高速增长;但是危险的一面是经济结构在不断失衡,国民经济的对外依赖性越来越高,外汇占款不断逼迫央行被动投放人民币。而后者意味着出现了货物和服务在外流、境内本币流通数量却背离性增长的怪圈,一旦经济情况逆转,潜伏的危机必然爆发。
日期:2010-09-18 17:53:21
再来看看其它的重要变量。
中国一来缺乏完善合理的市场定价系统和收入分配体制,二来没有明确的劳动保障法规保证劳动者收入随经济增长和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三在农产品上实行局部管制政策,四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劳动者和国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而大幅改善,同时变态的分配“潜规则”则将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聚集到很少一部分人群手中,导致社会的贫富分化远超过正常国家的速度和水平,基尼系数闯过公认的警戒区继续向危险前进(注意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一般适合正常国家,但由于中国的体制和中国人的特性,危险被推得更后,然而爆发时的力度也可能更惊人)。
区域经济发展也由于中国多年来在认识和宏观政策上的错误而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在任何冷静的观察者眼中这个国家从经济上看仿佛都是两个或三个处于很大发展落差的国度。
投机作为一种风潮开始侵袭这个曾经淳朴的国家,股市、期市和房市无处不见猖獗疯狂的投机行为。国际金融投机集团和职业投机客也发现了这个国家存在的很多漏洞,相约联袂而来劫掠和杀戮中国财富,家贼和本土的无良投机客们也臭味相投与洋人里应外合地戕害自己的同胞。
日期:2010-09-18 18:03:47
这个国家的国民价值观原本就在49年后失去了传统的中庸而变得偏颇,改革后商品社会的恢复唤醒了沉寂多年的商品意识和金钱意识,毫无秩序与道德感维护的混乱市场经济和畸形的分配法则促使人们成为只计利害不知廉耻的经济动物,法律也在丑陋人性的冲击下成为摆设失去了最后一道栅栏的防护作用,于是在新的世纪里清醒和悲哀的国民惊呼:“我们的民族堕落了,我们的国家成了最缺德的国度!”。实际上在这点上倒不至于如此悲观,虽然目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极度混乱,但从个体而言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依然良知未泯,视其为整体性的道德沦丧不如说是国民的普遍无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