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吐蕃──制霸丝路的“东亚第四强”》
第13节

作者: 上輩子是西夏人2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了树立自身的吐蕃王朝正统候继者的身份,唃厮啰除了利用佛教的文化手段之外,他还透过外交手段去利用宋朝。
  日期:2012-04-07 22:15:30
  (18.)

  唃厮啰的后吐蕃政权跟吐蕃王朝的关系,真要打比方的话,我个人是认为有点类似:三国时期的蜀汉跟东汉王朝。
  蜀汉是由东汉皇族后裔的刘备所建立的政权;蜀汉的族群组成是以汉人为主;蜀汉之地虽原也是汉朝的领域,但在汉朝的疆域上却近似边陲之地。
  以上的种种情况,不也是后吐蕃的写照吗?
  不过,蜀汉具备一个后吐蕃所没有的优势:
  ──蜀汉是当时唯一一个由汉朝皇族后裔所建立的政权(虽然有一些人怀疑刘备的汉室后裔的身份)。

  然而,在唃厮啰的时代,在青藏高原上,还有一些其它的小国也是由赞普血裔所建立的。其中,立国于青藏高原西端的阿里的古格王国,这个当时青藏高原上除了宗喀王国以外最强大的吐蕃政权,也同样是由吐蕃赞普的后裔所建立的。
  所以,唃厮啰的赞普血裔身份虽有一定的优势,但那仅是在安多藏区一带而已,就整个青藏高原来说,这个赞普之后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
  好在,安多藏区因缘际会的成了吐蕃佛教再兴的发源起始之地,唃厮啰遂得以利用宗喀之地的藏传佛教中心的地位去以“佛子”的身份树立自身的正统权威。
  不过,这样还不足够。
  所以,唃厮啰还需要国际上的外部承认。

  当时在东亚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当然就是那三大势力了──宋、辽、西夏。
  ──辽国,虽然以后也许需要建立友好关系,但是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先不考虑。
  ──西夏,当然不用说了,吐蕃跟党项根本就是世仇。
  所以,唃厮啰选择了从宋朝下手(不过其实也根本没得选了)。
  唃厮啰虽然是在青藏高原以外的西域高昌国长大的,但是他对昔日辉煌的吐蕃王朝赞普荣光必然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以历史为鉴,从吐蕃王朝与唐朝交往的历史中找出了如何利用宋朝来树立他身为吐蕃王朝正统后继者的权威。

  以史为鉴,并不是机械性不知变通的完全仿照历史上的例子,而是要因时因地制宜。
  历史上的唐朝与吐蕃王朝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甥舅之盟』。
  即使是对吐蕃历史不甚了解的人,多半也知道:唐朝的文成公主和蕃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
  其实,历史上唐朝跟吐蕃王朝的联姻并不只文成公主这一次。后来,双方排了一下关系,发现:吐蕃赞普要叫大唐天可汗为──“舅舅”。
  双方的甥舅关系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今天,这历史上曾经的甥舅之盟已经成了有关当局倡导和谐、促进汉藏两族人民友好时常拿出来的工具了!
  然而,真正历史上的甥舅之盟,真的是那么和谐有爱的美好事物吗?
  那可不一定,很多时候,都是“外甥”想占“舅舅”的便宜,才把这『甥舅之盟』拿出来说事,软硬兼施的要求作舅舅的“大方一点”、“别太吝啬”之类的。
  总之,『甥舅之盟』的温情脉脉的表面之下,是貌合神离、暗潮汹涌的真实。
  然而,到了今天,藏族与汉族之间各怀鬼胎的『甥舅之盟』,却成了促进双方关系的一帖润滑剂。这并非是当局不懂历史或刻意窜改史实,而是:在吐蕃王朝之后,汉藏之间又再次重叙了“甥舅之情”,而汉藏这一次的甥舅关系相比起唐朝与吐蕃王朝的牲舅关系也确实更加显得和谐友好。

  是的。再一次为吐蕃与中原王朝确立起“甥舅关系”的,正是后吐蕃的唃厮啰。
  在唃厮啰亲掌大权之后,他在与宋朝往来的正式国书中都称宋朝皇帝(当时在位的已经是宋真宗之子宋仁宗了)为:
  ──阿舅天子。
  那么,唃厮啰认这个“舅舅”有什么目的呢?
  总不会是宋朝杀了他一个舅舅(赏样丹),他就要宋朝赔给他一个舅舅吧!唃厮啰还不致于缺舅舅到了这个地步。
  其实,在吐蕃王朝中,不是谁都可以称呼唐朝天可汗为“舅舅”的。

  ──那是唯有正统的赞普才有的权力。
  也就是说,唃厮啰的一句『阿舅天子』的称呼是既抬举了宋朝也抬举了自己:这表示吐蕃方面(其实就是唃厮啰一方)承认宋朝为继唐朝之后中原正统,同时也宣示了自身继承了吐蕃王朝的正统。
  很明显了!
  ──唃厮啰意图藉由与唐朝正统后继者的宋朝重新缔结的这个『甥舅之盟』,来确立他身为吐蕃赞普的正统身份。
  老实说,这个“甥舅之盟”有那么一些不是很对等。

  宋朝虽未如唐朝般展旗于北方草原、跃兵于西域中亚,更与唐朝皇族没有血亲关系,但是宋朝据有中原地区及江南地区等唐朝疆域的大部份核心区域,其身为唐朝正统后继者的身份早在唃厮啰来认“舅舅”之前就已广为周边国家(包括辽国跟西夏这两个与宋朝有所冲突的政权)所承认。
  相对而言,唃厮啰的势力虽在青藏高原上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但是他毕竟没像宋朝据有唐朝大部份土地般的统有吐蕃王朝绝大部份旧疆,且其所统辖之地也不是吐蕃王朝的核心区域卫藏一带(今西藏省拉萨及其周边一带)。所以,唃厮啰的吐蕃王朝正统后继者的身份相较之下就不像宋朝那么地理所当然了!
  所以,凭良心说,在这个再次确立的甥舅关系中,后吐蕃从宋朝这个舅舅所得到的要比宋朝从这重认外甥身上所获得的更多。
  那么,如果换了你是大宋的赵官家,你明知道对方占的便宜更多一点,你要不要认下这个隔了几百年又再次冒出来的“外甥”呢?
  日期:2012-04-08 12:55:30

  (19.)
  ──当然要认了!
  虽然就正统身份的承认上面,后吐蕃较宋朝占了更多便宜。但是,若把眼光放长远,这个外甥还是认得。
  ●首先,后吐蕃是一支正在勃兴的“潜力股”,现在先卖个人情,趁早打好关系,也不算亏啊!
  ●其次,西夏同样是新兴的势力,虽然李德明以来就一直跟宋朝关系良好,但谁也不能保证这种“友好”可以永远持续。那么,为了有备无患,先备下后吐蕃这个牵制西夏的战略棋子就很有必要了!
  ●最后,宋朝北方的河北北境养马地早在五代时期就被后晋的“儿皇帝”石敬塘割给辽国了,而另一个马源盛地河套平原又在西夏手中,导致了宋朝缺马问题很严重。后吐蕃虽然经济不如宋朝发达,却也是产马盛地,后吐蕃进贡宋朝的物品中就经常以马匹为大宗。

  所以,从上述种种来看,宋朝还是很有必要认下这个“外甥”。
  此时的宋朝皇帝是宋仁宗。
  宋仁宗虽然性格宽厚不负其“仁”之名而历来屡被批评欠缺魄力与决断,但是其知人识人用人容人之能颇有其独到之处。
  比如说:众所周知的顶顶大名的包青天,若不是有宋仁宗的全力支持,以包大人那样铁面无私得罪权贵不胜数的情况,他老人家还能顺利执法、捞个善终吗?
  还有:宋朝自开国以后便一直重文轻武防范武将,中央要职都不由武将担任。可是宋仁宗就大力拔擢了底层士兵出身的狄青进中央担任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

  另外,史书还明确记载当宋仁宗死的时候,连辽国皇帝听到了消息都为其悲伤流泪。
  所以,尽管不少人看不惯宋仁宗的软弱宽仁,但也有不少人评价:宋仁宗百事不会,惟会当官家(『官家』是宋朝皇帝的称呼)。
  说起来,宋仁宗跟他的这个新认的外甥唃厮啰,两人有一点可谓是同病相怜。
  ──两人都是自幼便被当作傀儡、摆设而受制于人。
  宋仁宗是受制于宋真宗的皇后刘娥。

  刘娥并非宋仁宗的亲身母亲,但是她却在宋真宗驾崩之后垂帘听政,操纵朝政十多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