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吐蕃──制霸丝路的“东亚第四强”》
第8节

作者: 上輩子是西夏人2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吐蕃外部仅有的威胁都消失得差不多了!
  唃厮啰也日渐成长,在做傀儡与摆设的日子里,他也没有虚渡光阴,而是勤用眼、耳、心,去吸收学习了解安多藏区的一切。
  几年下来,他的心中累积了许多想法,也构思了不少治国的蓝图,正待一一实行,让后吐蕃能真正成为宋辽夏以外得东亚大陆上的“第四强”。

  然而,唃厮啰的一些措施必然无可避免会伤害到温逋奇的既有利益。
  唃厮啰到了这时也不再完全无权无势,拥戴认同唃厮啰的人也越来越多。安多藏区不少有识之士也希望赞普能真正掌权。
  面对着这样的局势,温逋奇终于下定了一个决心………
  日期:2012-3-21 22:42:00
  (11.)

  温逋奇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地方豪强,他早就觊觎唃厮啰的赞普之位了!
  但是,以赞普在吐蕃人心中神圣崇高,连当初的李立遵都不敢自立为赞普,而要先“狭赞普以令诸部”,再来则是去争取大宋的支持,只是大宋不给李立遵这个面子,才有后来的三都谷之战。再之后,李立遵疑似向凉州扩张,又去寻求辽国的支持,辽国倒是给了他这个面子,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李立遵没能顺利跟辽国会师就被周遭的敌对势力给陆续打击直至消亡了!

  除非温逋奇的实力真的强硬到可以压下所有吐蕃人的不满,否则他想当赞普就必需要寻求外部的奥援。然然,大宋不会支持,大辽又远水救了近火;那么,温逋奇还可以找谁呢?
  ──西夏。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一般普遍认为温逋奇跟西夏有着暗中的往来。
  李德明在位的最后几年,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领兵岀征甘州,竟然一举就攻破了与西夏在河西廊抗衡了近三十年的甘州回鹘。
  虽然甘州回鹘还有不少残部在凉州、沙州(今敦煌),但已不足为惧。
  西夏壮大的势头已是无法制止了!

  李德明一直就准备着建国称帝,但是因为河西走廊未平而实力不足,所以一直迟迟未称帝。毕竟,历史上有许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也没有称帝(比如:曹操),反而是实力不足却又急着称帝的人则成了众矢之的而下场凄凉(比如袁绍)。
  远的例子不讲,李德明也不希望成为第二个李立遵。
  到了李元昊攻破甘州回鹘,李德明又把称帝提到了议事日程了!
  可惜,李德明注定没个福气,他终究没有登上帝位就身亡了!
  李元昊即位之时,辽国已经打服了高丽。
  辽国对于西夏居然能攻破甘州回鹘也感到很吃惊,而害怕西夏再继续壮大下去。辽国自此有了设法削弱西夏的心思,而对西夏继续征伐河西走廊之事多加暗中牵制。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西夏也需要在河西以河湟地区有盟友能助其一臂之力。
  所以,温逋奇跟李元昊都需要外面的朋友,他们走到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温逋奇一面暗中与西夏勾结,一面秘密策划叛乱。
  在有了西夏的撑腰之后,壮起了胆子的温逋奇拿起武器就来了个——窝里反。
  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另说为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的年初,温逋奇突然发动了政变,逮捕了唃厮啰,并把堂堂的佛子囚置于井中的地牢。
  事情到此还不能真正算了结,接着,温逋奇更是丝毫没有喘息的继续捕杀唃厮啰仅有的一点亲信。
  温逋奇的政变事发突然而令人措手不及,且其行动迅速,眼见唃厮啰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套班底就要被一网打尽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可以说再没有半点的悬念。

  ──唃厮啰死定了,温逋奇即将会成为下一任的吐蕃赞普。
  要想有奇迹出现,除非………
  ──佛、祖、保、佑!!!!
  日期:2012-03-23 21:01:41
  ■■■■■■
  ■补充说明■
  ■■■■■■

  今天,跟大家补充交待一下李立遵与温逋奇这两支势力的来历。
  苄一之在《青海历史概况》中指出:“唃厮啰(指河湟地区的诸部族,后来唃厮啰的声威远播,而以『唃厮啰』作为河湟地区的民族名称)是五代时的温末人与河湟各地吐蕃人融合后的一个新的部族”。
  温末,又作嗢末、浑末,是吐蕃王朝崩溃时在西北地区出现的一种原属吐蕃的部落群,他们在吐蕃政权崩溃之后自立。
  温末,在唐末五代的时候大致分布在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惇煌)、河州(今甘肃临夏)、渭州(今甘肃陇西)、岷州(今甘肃岷县)、迭州(今甘肃迭部)、宕州(今甘肃宕昌)、廓州(今青海化隆)等地。
  过去,一般均认为温末是河陇地区吐蕃的奴部,并进一步解释为吐蕃富室、豪族家中的奴仆,在吐蕃发兵时随主人出征,在战乱中脱离了主人,“遂相纠合为部落”。

  然而,近来也有着不少异议,认为:“嗢末”并非“吐蕃奴部”,而应理解为“吐蕃属部”更确切。
  这一说法认为:“嗢末”来自于古藏语,是指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时所征服的民族,包括唐蕃交界地带的汉、吐谷浑、氐羌等族。他们投降或者归附吐蕃后,吐蕃统治者并没有将他们打散分派到各富室、豪族家中为奴,而是把他们编成部落,原来是长官依然做其本部落的头人,其称呼就是“嗢末”。
  这些“嗢末”除了是本部落的首领,同时又在吐蕃政府中担任官职,整个部落附属于吐蕃,吐蕃可以派遣官员参加对这些归附部落的管理和监督,以保证这些附属部落听命于吐蕃的调遣。
  这种管理被征服的民族和部落的办法,在青藏高原的部落战争中也常可以见到。
  《格萨尔王传》中就有不少事例。
  例如:格萨尔王的岭国征服霍尔国后,他把霍尔国作为自己的附属部落,并任命投降岭国的霍尔国的大将梅汝孜管理。在平日,霍尔部落对岭国有交纳贡赋、承担差役的义务;当岭国和别的部落发生战争时,霍尔部落便有出兵为岭同打仗的义务。

  吐蕃王朝崩溃时的“嗢末起义”,应该是指吐蕃王朝所征服的部落脱离吐蕃的统治,而以“嗢末”为名号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吐蕃,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为奴隶主所役使的奴隶群众的大起义。
  “嗢末”成为吐蕃统治下的由吐蕃人之外的其它民族组成的部落的统称。
  嗢末在吐蕃经营河陇地区时期,就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着。
  吐蕃王朝统治河陇地区近200年,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吐蕃十分接近,“嗢末”人在语言、风俗、信仰等也逐步被吐蕃所同化,最终也成为今日藏族的一支。
  再说回唐末五代。

  吐蕃王朝崩解后,温末起事,声势浩大,活动地区也相当广泛,原吐蕃所辖之诸部族中的微弱者也纷纷依附温末人。这些后来依附进来的部族也被冠上了“温末”的称号。
  所以,“温末”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不仅有吐蕃族旧属部,还包括了羊同、党项、苏毗、吐谷浑、汉人、回鹘等成份。
  由于温末人主要活动于河西、陇右一带,以致在史籍中,温末成了唐末、五代时期活动在这一地区诸部族的总称。
  一般为了方便,也直接称他们为『温部人』。
  不少人认为:李立遵与温逋奇,他们的部族都源自于温末。
  一般普遍认为:温逋奇的“温逋”即“温末”的转音,很可能其一族即为温末中最核心的成员后裔。
  李立遵的部族则是后来势力大了以后脱离温末而自立,然而,李立遵的部族自立之后仍与原温末势力保持着一定的往来。所以,当初李立遵要将唃厮啰从河州狭持到湟水流域的时候,就跟温逋奇接上了头,共同合作。

  日期:2012-03-25 15:16:52
  (1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