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鬼谷子』--内修,管理,权谋,辞说》
第44节作者:
鬼谷幽林 日期:2012-05-17 13:34:38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
解说:
智谋是用在众人所不知道(想不到)的地方,用在众人所看不见(发现不了)的地方。
补充:
1 这是强调“智谋之用的隐秘”。别人想不到,才能出人意料,然后出奇制胜;别人发现不了,才能不露出破绽,让智谋顺利进行,直到成功实施。2 这也是“先王之道阴”的“阴”的大部分含义。“阴”的部分含义是隐秘,另外一层含义是:别人做不到的,也探究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正因为别人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是“独行之道”而“神乎其神”。
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
用,智谋之用。这是在“无为”前提下的,也就是说,智谋的运用必须遵循自然和人心万物本身的规律,绝不是妄为。运用智谋有两种形式:1 无为而为。这是遵循规律去积极行动。比如:按照牛的脾性穿上牛鼻子,按照马的脾性套上马缰。2 无为而不为。这是遵循规律而不行动。比如:按照牛的脾性不能套马缰,所以不套;按照马的脾性不能穿牛鼻子,所以不穿。又如:(必)亡不为存,(必)危不为安。“无为而不为”其实也是一种“无为而为”,很多时候,“不为”本身就是一种“为”。
解说:
智谋一旦启用(可行的才会启用),就(必定事先)知道智谋是否可行,然后,选择(启动)一些事件来协助智谋的进行;这些都是(用智谋者)为了自己的智谋顺利实施所需要做的(让智谋的真实意图和实情隐藏起来)。如果智谋不可行(别人的智谋),那么选择(启动)一些事件来阻止其智谋的进行,这些是为了阻止别人的智谋实行所需要做的。(阻止别人的智谋,也需要隐匿进行)。所以,先王的智谋(处事之道)是隐匿神秘的。
补充:
对于用智谋者。首先,必须知道目前的状况是不是需要去用积极的智谋;因为,有时候,不行动才是最好的行动。所以,是不是该做点什么,这是必须判断正确的;否则,你的一切行动都可能智慧适得其反。其次,你必须知道怎么用智谋。用什么样的智谋,如何施行,可能遇到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必须清楚,并有充足的准备措施。再次,你必须营造一个氛围或者说环境,让你的智谋能在隐秘的情况下去施行,这需要很多辅助的事件来配套。而这三个问题,都只能由用智谋这自己去确定,其他人都不能知道全貌。
如果你要阻止对方的阴谋,你也必须隐秘,这和自己用智谋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对方有利就对你有害,那么你要阻止成功。你和对方的立场和利益是对立的,所以,对对方来说是可行的智谋,对你来说就是不可行的,所以,你要组织他智谋的实行。
自为,是从获取自己的利益出发的,这对对方来说可能就祸患;
为人,可以是为对方(友方)着想的,这个层面来说,就是阻止对方(友方)错误的智谋,以避免对方(友方)遭受损失;更主要的一层意思是,阻止对方(敌方)获取利益从而给自己带来祸患。
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则可于语。由能得此,则可以谷远近之宜。
解说:
古语说:“天地的造化在于高与深,圣人的制定(实施)智谋(之道)在于隐与匿。”(其出发点和根据点)并不是单纯的忠信仁义(智谋之用,不拘泥于忠信仁义这样一些道德概念,而是从“更好更顺利地办成事情从而百姓谋求福利”这个根本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正道(只要目的光明正大,手段和过程不必太计较)而已。”如果(有人)能通达这个内在道理的真义,就可以与他倾心交谈。还(由,通犹)能够得到隐秘地运用智谋的智慧,就可以恩泽(谷,养育。这里有管理,造福等含义)远近的百姓使百姓生活舒适(宜,万事万物处于合宜的状态。这里指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补充:
鬼谷先生认为,只要本着位百姓苍生谋福利的慈悲之心(中正之心),那么,智谋权术的运用可以不择手段,无需拘泥于忠信仁义等等的道德教条。作为圣人,不仅仅要有为苍生百姓谋福利的慈悲心,还要有智谋有能力去为百姓做事。所以,圣人必须能够隐秘地运用智谋从而才能更好帝位百姓办事。可以说,智谋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基本能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