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
第21节

作者: wmwm198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元昊一看郭遵不太容易对付,就派人用绊马索去拦住郭遵,没想到全部被郭遵砍断。李元昊又令夏兵让开一条路,引诱郭遵深入,然后一齐放箭。郭遵的马中箭倒地,他再也无力回天,被夏兵乱刀砍死。
  刘平派亲兵拿着剑去阻挡逃跑的士兵,但是由于逃跑的人太多,结果只拦住了一千多人。他只好率领这些残兵败将退守西南方向的山上,设立了七道栅寨,企图固守。
  李元昊见刘平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有心要劝降此人。他几次派人到刘平寨外喊话,劝其投降。没想到刘平不仅不同意,反而劝李元昊投降。李元昊见劝降不成,遂即率领夏兵杀入寨中,将宋军分成两半。宋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刘平、石元孙等宋军将领都成了夏军的俘虏。

  李元昊乘胜将延州团团围住,日夜攻打。范雍病急乱投医,居然跑到城南的嘉岭山上去求老天保佑。
  一般来说,这种努力有多大实际作用似乎谈不上,最多就是获得点心理安慰。不过这次,老天爷似乎真的显灵了。
  李元昊围城围到第七天的时候,天气突变,北风那个吹呀,雪花那个飘呀,夏军缺少御寒的衣物,又不善于攻城,加上多日苦战,身心俱疲,士气已经降低到了极点,李元昊又听说折继闵、张岊、王仲宝等宋将攻入夏境,打败了当地夏军,只好下令撤围,离开了延州城。
  日期:2010-12-02 22:08:01
  三川口之战是西夏立国之后对宋朝的第一战,在此战中李元昊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大败宋军,充分展示了他一个优秀军事家的才能,此战之后,他又乘胜攻下宋朝延边的塞门、安远、栲栳、黑水等砦,使宋朝西北地区的边防失去了屏障。
  宋朝这边,由于宋军实在败的太惨,宋仁宗一怒之下,撤掉了范雍知延州兼鄜延环庆安抚使的职务,把他贬到了安州。

  相比而言,那位带头逃跑、导致宋军惨败的仁兄黄德和,就比较惨了,他直接被腰斩处死,然后头颅被砍下,挂在延州城上,以儆效尤。
  之后,宋仁宗以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韩琦与范仲淹为副使,三人共同负责对西夏的军事防务,其中韩琦主管泾原路,范仲淹主管鄜延路。
  夏竦此人才能平平,倒是韩琦与范仲淹二人极有谋略,有这两个人在,李元昊再想欺负宋军就比较难了。
  不过韩琦和范仲淹虽然都很有本事,想法却不太一样。范仲淹认为李元昊兵势强盛,此人又极善用兵,因此一时难以将其消灭,他认为应当进行持久的防御战,在巩固自身防守的情况下再考虑进取。韩琦认为应当集中兵力,与李元昊进行大决战,把李元昊的精锐部队消灭后,西夏就不难平定了。
  宋仁宗认为范仲淹的想法虽然稳当,但是见效太慢,而且劳民伤财,韩琦的主张却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加上上次在三川口宋军太不争气,让他觉得很没面子,宋朝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应该找回属于自己的尊严,因此他就同意了韩琦的方针,命令泾原路和鄜延路同时出兵。

  范仲淹认为这样太过冒险,上书反对,认为如果一定要进攻的话,就让泾原路主持进攻,鄜延路负责招降纳叛和牵制夏军。
  宋仁宗本来不同意,后来耐不住范仲淹接二连三上书反对,只好勉强同意。
  如此以来,等于还是韩琦进攻,范仲淹防守,又回到起点了。
  平心而论,韩琦与范仲淹的想法都有道理,如国两个人能够统一认识,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共同努力执行,那么李元昊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可惜,这仅仅只能是如果,他们在对夏战略上的分歧为后来宋军的惨败埋下了隐患。

  不过那是后来的事情了,至少现在,韩琦和范仲淹还不会认识到这些,他们正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呢。
  日期:2010-12-03 22:46:05
  宋朝边境将领的统兵数量原本是由官阶大小来决定的,都部署可领兵一万,钤辖可领兵五千,都监可领兵三千。有敌人入侵时,先由职位最低的将领率兵出击。
  说白了,谁的官最低,谁就先去当炮灰。
  兄弟,你先去的话也别抱怨,谁叫你进步慢呢?
  范仲淹刚到延州上任,发现这是个很要命的问题,他说:“不根据敌兵多少,却以官位的大小为序出战,难怪之前一直打败仗。”他对延州城内的守军进行了一次大检阅,从中挑出一万八千精兵,分别交给六位将领统率,每人统兵三千,日夜操练,有夏人犯边,就根据敌兵多少,轮番出击。如此一来,宋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之后范仲淹用这些部队打了好几个胜仗,西夏人见了面都互相告诫说:“不要把延州盯在眼里了,现在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肚子里有数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指范雍)那么好欺负了。”

  范仲淹不太好惹,又听说韩琦要大举攻夏,李元昊决定先下手为强,首先对付泾原路的宋军。
  按照惯例,我们的李元昊同志一定要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才会出兵的,这次也不例外。虽然已有确切情报表明,只有韩琦主持的泾原路会出兵攻夏,鄜延路不会出兵,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写了封信,派之前俘虏的宋塞门寨主高延德把信带到延州,想与范仲淹约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元昊根本就没打算讲和,写这么一封信只不过是缓兵之计,想以此来麻痹宋朝边将而已。
  但是范仲淹似乎不这么想,他认为李元昊既然写信前来求和,那就有和平的可能性,可以努力一下。更何况这并非正式表章,只是一封信,李元昊在信中还自称皇帝,这样的东西是不能送到朝廷去的,只能自己解决。于是乎他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写了一封洋洋洒洒、长达两千多字的回信。
  这封信我看过,写得确实是情真意切,读来不禁令人动容,充分表现了范仲淹对大宋王朝的耿耿忠心,以及对两国广大人民的体贴和爱护。
  范仲淹写好回信后,派监押韩周和高延德一起去给李元昊送回信。

  鉴于这一路路途遥远,先让他们走着吧,我们来看李元昊这边。在忽悠完范仲淹之后,李元昊又开始忽悠韩琦。他先是故技重施,派指挥骨披等四人向泾原都监桑怿诈降,之后又派人到泾原请和。
  日期:2010-12-04 20:13:56
  很明显,韩琦比范雍要有头脑的多,李元昊的这些招数都被他识破了,他下令诸将要严加防守,不可松懈。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春二月,李元昊亲率十万大军,出兵直指渭州。韩琦听说李元昊的大军已经到了怀远城,就急急忙忙赶到了镇戎军(今宁夏固原),调集镇戎军全部宋军,又临时招募了一些勇士,一共一万八千人,命环庆总管任福为主将,耿傅为参军,都监桑怿为先锋,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王珪等人率部跟随,共同出兵抵御夏军。

  韩琦生怕任福领兵不够稳重,所以出发前亲自给他传授作战方略,要他迂回到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县南),这一带宋军堡砦众多,相距不过三四十里,粮饷接济比较方便,到时候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占据险要位置,设置伏兵,等李元昊退兵的时候伏击他,可保全胜。韩琦再三告诫任福:“如果不听节制,就算你此行有功,我也不会饶了你。”

  此时的李元昊听说宋将任福正领兵北来,便亲率大军到羊牧隆城南、瓦亭川东山地摆好阵势,专等任福到来。
  任福出兵之后就把韩琦的命令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大军留给朱观、武英等人率领,自己与先锋桑怿、参军耿傅率领几千轻骑兵先行出发。
  任福等人到达捺龙川时,正遇到镇戎军西部巡检常鼎、巡检内侍刘肃等人正率部与夏军在张家堡战斗。任福一看来得正是时候,随即与桑怿率军冲向夏军,一通乱砍,斩杀数百人。夏军扔下大量马、羊、骆驼,假装败退。
  宋军兵士一看,夏军简直不堪一击,轻易就获得了如此多的战利品,就开始一路猛追,参军耿傅劝任福要约束好部下,稳重进军,任福不听,探报报告说前面敌兵不多,任福一听,更轻视夏军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