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 – 全球经济大萧条》
第2节

作者: 生于07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2008年的经济风暴就像自然界中的暴风雪,是漫长冬天的开始。 冬天则意味着大规模“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在万物凋零的寒冷冬天,动物的生存能力受到极大的考验。 在暴风雪中,羊羔会成批成批地死掉。 这是因为它们的身体不够强壮,无法抵御暴风与严寒。 到了深冬,很多动物因为找不到食物,也在饥寒交迫中倒毙。 离春天越近,挺不过去的动物就越多。而且,即使到了春天,当寒流来临、形成“倒春寒”,往往对过早行动的动植物形成很大的杀伤力。所以,在冬天,生存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挺得最久。只有挺得足够久,才能迎接新的春天。

  从第一场暴风雪开始之前,大量动植物采取行动,度过寒冬的行动也开始。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植物首先要枯萎和落叶,然后把根深深地扎到地下。 除了松柏等常绿植物,不能及时落叶的植物要在暴风雪来的时候被冻死。 而植物的枯萎和落叶就等于把动物的生产空间缩到最小。 在这样的空间中,动物要想生存下来,只能经历最痛苦的“优胜劣汰”。 那些最强壮的、最能够忍饥挨饿、最能够储存食物的、最能够找到最后的食物的少数动物,才能够活下来。 而且,不少冬天将非常漫长,甚至连最后的少数动物都奄奄一息。 但是,这些少数动物即使奄奄一息,也要想方设法坚持活下来,并且看到春天的绿芽。

  当春天来临时,能够活下来的动植物经历了一次内在品质的成长。 经过冬天,虽然植物在表面上并没有长大,但是它们的根扎的更深,具有更强的吸收营养和水分的能力。 在冬天,树木经过坚忍的生存,形成一个新的年轮。 而每一个年轮都明显增强树木的抗风暴能力,支持树木能够长得更高更大。 经过漫长的严冬,老弱病残的动物遭到淘汰。 能够生存下来的动物更聪明、更健壮、更快、更灵活、更具活力,而它们繁育的后代也会遗传它们的优秀基因,并且在它们的教导下更好地成长。

  日期:2010-06-11 17:34:07
  经济思考: 美国“越危机、越强大”
  人们往往把国际经济看得很神秘。 这种神秘感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阴谋论”就通过强化这种神秘感,狠狠赚了一票。 其实,世界经济运行理解起来并不复杂。 根据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对经济学的描述:“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是对人类一般生活的研究;是对个人与社会活动中获得和使用保证生活安康物质必需品的最密切相关的部分的研究。” 那么考虑到这个描述性定义,我们可以把经济从现象到实质,分为三个层次:经济表象、运行机制和经济实质。 经济表象很容易理解,就是人们的收入和支持的经济数据,比如说GDP,人均工资收入,商品价格等。 问题是,大多数人难以理解,这样的经济数据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经济运行机制在起作用。 当然,大多数人不关心经济的实质是什么。 而经济实质是决定性因素,左右未来世界经济和国家经济的走势。 那么,本部分内容就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浅要思考。

  一、经济表象:
  经济表象很好理解,2010年美国人均GDP46000多美元,中国大陆人均GDP3500多美元。 2003年一些工业化国家雇用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分别是:美国57.5%,英国55.9%,法国52.7%,加拿大51.1%,澳大利亚46.7%,韩国44.0%。日本2002年的数据则是53.3%。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给提供低价的股票期权,也成为不少美国劳动者收入的一部分。 而根据《燕赵都市报》2010年4月14日的一篇报道,说河北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2009年末为7.85%,较1999年的8.82%,回落0.97个百分点。 如果考虑到一些非登记就业人员的收入和隐形收入,将民众收入占GDP比例翻一番,也不到20%。 那么这几个数字的概念是什么呢? 如果河北省就业人员收入占GDP的比例反映出全国的正常水平,就算人均收入占到GDP的20%,那么中国人均收入按照GDP3500美元计算的话,人均年收入只有700美元。 这也就意味着,人均年收入在4800元人民币左右,合每个月400元。(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广大农村人口虽然种地比较辛苦,但是人均月收入达不到这个数字。另外,很多人就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如果收入这么低的话,就不会出现大量的汽车、住房了。 但是,这也很容易理解。 因为,中国买房买车的只是少数人,而这些人的高工资往往是不体现在工资单上的,这些人也不属于大多数民众,或者说跟大多数民众不是一个阶级。) 而美国人均GDP4600美元,劳动报酬占到57.5%,那么合人均年收入26450美元,是中国人均年收入700美元的37倍,也就是接近40倍。 当然,如果更加悲观保守一些的话,美国的国民人均年收入可能是中国民众人均年收入的50倍、60倍。

  当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已经非常惊人了,但其实并不能真正反映出生活质量上更大的差距。 美国和中国都是贫富悬殊很大的国家,富人的收入都占了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 但是,为什么把美国富人的收入也算进人均26000多美元的国民人均年收入中,而中国富人的收入在不算进中国民众的人均年收入中呢? 这个道理很简单。 美国通过税收和慈善两大力量,对富人的收入进行转移支付,转移到穷人头上去。 而中国通过税收,对穷人的收入进行转移,转移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比如说,美国人有失业救济金,到高中的教育免费,有一定的养老金,大多数人还有基本的医疗保险。中国大多数民众看不到这些好处。另外,美国有强大的公立和私营并存的大学教育系统,这些大学都是亏本的,或者说严重亏本的。 因为,首先这些大学的综合成本费用非常高,而且一流大学经常给来自收入不高的家庭的学生减免学费。比如说,加州理工学院总共约有1100个研究生,900个本科生。 但是,学校教师有1000人,其中教授有280多人。 而且,现任教授中有63名国家科学院院士,29名国家工程院院士,75名国家文理学院院士。 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加州理工学院是一个完全亏本的学校。 因为,这些教师的工资福利、学校的校舍折旧与维修、大量设备的使用和材料消耗,以及其它各方面费用都是惊人的。 可以说,学生的学费收入还不够“塞牙缝”的。 而这些钱必然来自于各方的研究教育经费和慈善捐款,富有的校友捐赠是个极为正常的来源,或者是主要来源。那么,美国就通过各种转移收入的方式,在富人垄断主要财富的同时,让穷人家能力出众的孩子通过这些低价或者免费教育,能够“脱颖而出”。 克林顿和奥巴马都是依靠这样的教育系统得到教育,然后一步步走上美国领导岗位的。 当然,这一切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方面财政的教育投入少,另一方面没有校友捐赠,第三方面学校还大量贷款、大兴土木,这三大因素决定了,学校必须赚钱! 那么,这些巨额费用只能从学生的口袋里面出,转移支付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美国的富人收入可以平均到国民平均收入中,但是中国的富人收入基本上就留给了他们自己,用来买车、买房、旅游和其它奢侈消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