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硅谷》
第58节

作者: 海明理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剩下的选择就是私立学校了,我们开始抽时间去周围的私立学校看情况,看了几所都不是很满意。后来我们去看一所比较综合的私立学校,这个学校很大,属于蒙托索瑞系统的学校。这蒙托索瑞系统在南湾很有些名气,其教学理念和亚洲人很接近,主张因才施教,尽早开始,大儿子的幼儿园也是属于这个系统。学校里的学生大都是亚洲人,老中老印是最多的。

  到了学校门口我看到学校的名字,觉得有点熟悉,回想了一下,想起来普罗蒂玛告诉过我她儿子在这个学校里上学。
  在学校看了一圈下来,感觉还可以,但有一点让我们不爽的是很多老师都是外国人,说英文口音很重。那天是学校对外开放的日子,校长还专门花时间解答大家的问题。我们也去了校长的办公室,发现校长也是个印度人,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晚上回家后我想想给普罗蒂玛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她儿子一直在这个学校上课,应该会比较了解。我离开后一直没有和她联系过,也该和她联络一下,我们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当初我们都有课题组成员家里的电话,以防有什么紧急情况。
  电话打通后普罗蒂玛接的电话,她一听到是我,马上就哭了起来,哭得说不出话来。
  我大吃一惊,我和她只是关系不错的同事,通个电话应该不至于这么激动。我马上问她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普罗蒂玛抽抽答答地哭了几分钟才说出话来,说他们现在逼她逼得很紧,老是说她为什么不能象林芬那样做,她实在是受不了。我一听就问是否玛丽莎这么逼她,她说是。玛丽莎一直告诉她林芬是最好的助理,要求她要象林芬一样做。

  我的痛苦记忆被引发了,我大声地告诉她:“走啊,干吗还在那儿呆着,另外找个工作,尽早离开那儿。现在外面找工作还不算太难,我两三个星期就找到了,我早该出来的,都后悔出来晚了,你干吗还要在那儿受那个混蛋的罪啊。”
  普罗蒂玛依然有些抽泣,说她知道我找到工作的事情,王琳萍很早就告诉她了。但她觉得她找工作很难,和我不一样。我听了有点上火,说:“你要等他们把你踢出来再去找工作吗?那时候就没那么容易了。你看看我的遭遇就知道了,玛丽莎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普罗蒂玛的情绪稍微平静了下来,她向我道歉,说刚才太激动了,以前她心里有什么事情还可以找我说说,我会鼓励她,现在连找个人诉苦都找不到。她告诉我自我离开后朱萍只是在课题组会议上说了句公司给了我不错的离职费就完了,什么别的都没说,翠西娅和穆罕莫得问过普罗蒂玛好几次是为什么,普罗蒂玛自己都不知道,更无法回答他们。

  说到后来普罗蒂玛完全平静下来了,这才想起来我打电话找她肯定是有事情,就问我,我告诉了她,她便说那个学校还不错,他们都很满意。
  挂了电话后我想了好久,这玛丽莎属于那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角色,现在她的权力膨胀到了可以随意使用不用考虑后果的时候就要开始享受权力了,首先就要把那些她看不顺眼的人一一踢出去,玉宇澄清万里埃。朱萍已经制约不了她,公司的上层肯定有另外的矛盾。从普罗蒂玛的情况来看,她被踢出来也是指日可待。公司已经开始开杀戒了,以往的那种祥和一去不回。

  股市已经完全崩溃,911后股市重开,那斯达克指数狂掉到两千点以下,无数的股民血本无归。电视上放了个镜头,记者在纽约街上现场采访那些股民,一个老美对着镜头告诉记者说他投了一百万美元进来,现在只剩下两万。那人说话时倒还面带笑容,没有那么沉重,大概是个有钱的主。
  这些股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有人精神开始崩溃了。东部一个州有个人听了证券顾问的意见买股票,亏光了,迁怒于那两个顾问,把自己的家庭事情安排好了后一天去他们的办公室把那两个证券顾问枪杀了,然后自己也饮弹自尽。
  其他间接的受害者则是普通老百姓,大公司纷纷开始大裁员,小公司则大批地倒闭,那些IT公司首当其冲。一时间硅谷风声鹤唳,大批失业人员在就业市场上游荡找工作,和一年前招不到人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盛极而衰”,这个成语是对硅谷当时情况的最好写照。由于硅谷是IT的发源地,现在也成了美国的重灾区。
  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医学居然成了人人羡慕的行当。那段时间我碰到不熟悉的人聊起来,他们知道我是做生物技术的后脸上都露出羡慕的表情,说现在只有这一行还不错,让我不知该说什么。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生追求的东西变起来快得让人眩目,曾几何时,生物技术在一些人眼里是如此的不屑一顾,转眼之间却成了香饽饽。
  何跃林给我来了个电话,告诉我他的公司已经死透了,他找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没找到,决定回学校去继续读书。上次和他分别后我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想到和他联系,接到他的电话才想起他来。他原来的专业也是生物方面的,来美国后才转的电脑,现在面对这种局面,不知他要怎么选择下面的路。
  很多华人选择回国。我有一次要运材料回中国,去南三藩市的一家运输公司办手续,和运输公司的人聊天,他们告诉我很多中国人来找他们运东西,举家迁回中国,我们都很感叹这风云变幻的莫测。
  日期:2007-1-8 06:36:43
  (三十一)
  我定期给候宝山打电话,问问情况。候宝山不太主动和我联系,我知道他很忙,也从没要他给我通报情况。不过公司有什么大事他只是在处理完了之后才会告诉我,我心里很不舒服,也不好说什么。目前这种状况我很无奈,明摆着我无法放弃美国的一切回中国去发展,可公司的运作我无法参与,感觉是渐行渐远。几次我给候宝山打电话时他告诉我一些生产原料他打算从中国国内买,问我意见如何。我有点感觉到他正在一步步摆脱对我的依赖,但竟无法反对,原料从国内买是要贵些,但摊到成本里并不高,对生产来说完全应该。

  新产品投放国内市场后大受欢迎,一时公司的生产竟跟不上了,每个周末都要加班,即便如此也还是供不应求。公司的销售额直线上升,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我心里已经有了疙瘩,对此并不是很兴奋,相反感觉还更沉重些。我知道人都能共患难,但富贵起来后是否还有长远的目光那就是各人的造化了,以前我觉得候宝山这方面还可以,但事态的发展已经开始让我怀疑自己的判断。

  春节前我收到姨妈发来的一个传真,她以前从未和主动我联系过,看到传真时我心里有点愣,我把传真从传真机上拿下来看了一遍,心开始沉了下去。
  传真上姨妈列了几条,说公司的业务发展到现在,当初我分担的任务是发展海外的市场,但现在没有进展。我长年不回国,无法参与公司的运转和管理,对公司的发展也没有帮助。如果情况还是无法改变的话,是否可以考虑出让公司的股份。
  看完了传真后我坐下来考虑了一会儿,我现在还不明白这是谁的想法,候宝山或是姨妈,仰或是他们俩。传真上说的情况是实情,从道理上来说不是说不通,但据此要我退出公司实在是过分,很明显他们看到公司发展势头很猛,已经不想再和我分羹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