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硅谷》
第50节

作者: 海明理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才我们进来的门的右边有另一扇门,通往细胞室,艾瑞克打开那扇门,让我先进去。我进去看了一下,里面很暗,四周都是墙,进门的尽头在同一边有另一扇门。艾瑞克进来后随手把墙上的灯开关打开,房间一下就亮起来了。
  这个房间也很大,至少有六七十平方米。进门远端对角的地方放了一个细胞培养超净台,超净台左边有一台二氧化碳培养箱,再左边是个普通的超净台。门对面的墙边是一溜固定的工作台面,上面有架子,大部分是空的,工作台上放了一台显微镜。进门左边的空间被几张拼在一起的桌子占满了,桌子上放了些仪器,看上去就知道
  是不用的,上面都是灰尘。
  我心想这地方怎么能做细胞室,不污染才怪。艾瑞克仿佛知道我的心思,说:“这地方是不合适做细胞室,但公司里找不出别的地方,只好先将就了。”他又指了指里面那扇门旁边墙上一块有洞的木板,说:“这里原来是个排风扇,我用过滤网封了一下,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来排风。”
  我笑笑,没说什么。在前面那个公司近两年紧张高效的工作早已把我的基本素质培养出来了,这纯粹是瞎胡闹,整个环境就成问题,局部做什么都没用的。我问艾瑞克:“你们都用些什么细胞呢?”
  艾瑞克告诉我他们用的细胞都是些内皮细胞,做一般实验用的。我说那问题还不大,可以加防腐剂,不容易污染,小心点就行了。艾瑞克笑了起来,知道我是个行家,说污染也没关系,开个新瓶子就行了,这些细胞反正也不贵。
  我们就站在细胞室里聊了一阵,艾瑞克是个上海人,从国内一个有名的研究所毕业的,和我一样,也只是读了个硕士就出来了,一直在美国工作。我认识那个研究所的一些研究生,就问艾瑞克是否认识那些人,艾瑞克说他都认识,有的关系还不错。世界真是太小,那些人都在美国,有的还就在湾区。中国一流大学研究所培养出来
  的人才大都跑到美国来了,正在为头号资本主义添砖加瓦呢。

  艾瑞克也把这个 工作的性质告诉了我。塔杰松和默克合作的项目是一个小分子药物,现在正在做全方位的测试,要做不少动物实验。他认为所有的实验都上动物太贵,而且没有必要。先在细胞上做一下实验会知道大概的情况,好的话再上动物实验不迟,细胞实验结果都不行的话就根本用不着花那冤枉钱。塔杰松自己没有动物室,都得送出去做,奇贵无比,招个人进来做细胞实验都比送出去做动物实验花冤枉钱便宜得多。查尔斯同意他的观点,就把细胞这一摊建立起来了,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公司却只有他一人能做细胞,其他人都是做化学方面的,包括查尔斯,因此只好再招人进来。

  我听了感觉这公司还算是很平和,如果能进来,只有我一个人做细胞的话那就太轻松了。在前面那公司累狠了,我现在只想轻松。条件差一点无所谓,反正不是自己的公司,最要紧的是工作环境舒适,那些紧张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实在让我有些后怕。
  聊得差不多了我就告辞了,艾瑞克给我的印象还不错,不象大家口碑中的那种上海人,和他一块工作应该问题不大。他告诉我他们还会面试其他的一些人,等所有人面试完了才安排第二轮的面试。听他这么说我估计他对我的印象很不错,加上查尔斯的因素,第二轮基本上就是走形式了。
  回到家里之后我心里轻松了一大截,心想这次被裁兴许并非坏事呢。那种超负荷的运转不能太久,否则人的身体要出毛病的。我已经有些感觉不是太好,经常会拉肚子,有时候并没有吃坏什么东西也是如此。拉完了人就感觉很虚弱,打不起精神做事情。
  晚上老婆回家后问我情况,我告诉了她,她说没有拿到聘书前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先别太乐观。我说那倒是,不过这次我估计问题不是太大,除非他们找到比我好很多的人才有可能。老婆这几天也在给她的同学同事和认识的人发信,看看能否有工作机会给我。我其实并不愿意让老婆去帮我找工作,觉得脸上很过不去,一个大男人
  沦落到让老婆来帮助找工作的地步,和吃软饭差得也就不太远了。不过老婆显然不这么想,有收入压倒一切。

  日期:2006-12-15 10:53:47
  第二天是周五,我已经给网上能找到的工作统统发了求职信,现在的事情就是看看是否有新的工作出来,没有的话就没什么好做了。我开始给失业救助的政府部门打电话,准备领失业救济金。这钱是公司已经为每个员工交过基金的,不拿白不拿。简妮给我的文件里有这个电话号码,我也不知道那是属于哪一个政府部门,管不了那么多,把钱拿回家再说。

  电话挂通后传来录音的声音:“讲英文的请按一,讲西班牙语的请按二,讲国语的请按三,讲广东话的请按四,讲越南话请按五、、、”我听了好笑,这政府部门还想得真周到,我忽然心动了一下,为什么不用呢,就按了电话上的三字键。
  这次有人接电话了,一个女的,开口先说了句广东话,我有些气,明明是国语线,怎么说起广东话来了。我便用国语:“我失业了,要领救济金。”她这才开始说广东国语,问我的名字,地址电话,公司的名字,公司的电话,联系人的名字,失业的原因等等基本情况。那普通话说得很艰难,我有点后悔,还不如打英文线快捷。旧金山的老广太多,历史悠久,政府部门招人都被这些人挤进去了,大陆北方人来美国的历史都不长,大部分还在苦哈哈地熬日子,要若干年后才会改变这种状况。

  这通电话打完后我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任何改变,两个孩子还是送出去。我们都不想马上把孩子留在家里,如果很快找到工作又得去找保姆,麻烦死了,我们情愿把那些钱花得差不多了再做最后的安排。
  我拎起网球拍上球场去了,附近的公园里有个很漂亮的网球场,收费的。我买了房子后才发现这里有个这么好的网球场,一开始很兴奋,后来才意识到光有好场地没有球伴那是白搭。以前在旧金山的金门公园习惯了很多人打球,无论什么时候去球场总能找到球伴,这里却很难。来打球的大都是约好了的,象我这种临时来打球的不多。由于住得近,我经常来,有时也能碰上一些孤家寡人在一块打一会儿,但长不了。后来我便索性在球场旁边的一堵墙上对着墙打一会儿过过瘾便回家,好歹也是个锻炼。

  九月份的阳光依然灿烂,我到了球场后放下东西,稍稍活动了一下,就抽出拍子,拿了一个球在墙面前打了起来。漂亮的球场里空无一人,现在是上班时间,暑假也过完了,没有人来打球。我从未在这种上班时间来打过球,感觉很舒服,心想要是天天能过这种日子倒不错。
  打了一会儿,有人来了,我回头看了一眼,是个中东人模样的中年人,背着个网球袋。见我一个人在墙上打球,他先开了口:“要不要去球场里面打一会儿?”我求之不得,说好,我们便进了球场。
  管理球场的人不知去哪儿了,这种时候人很少,他们也不愿意呆在这儿,我们也就用不着付钱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