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硅谷》
第9节

作者: 海明理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一个上去的是普罗蒂玛。由于我们都是新来的员工,第一次报告,大家并不熟悉,因而都聚精会神地听,目光都很专注。普罗蒂玛上去后我感觉就有点不对,她的脸色发白,明显是很紧张,开口第一句话声调比平时高了八个分贝。我有些沮丧地低下了头,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同一个课题组的,用句俗话说就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
  知道自己不行干吗不来参加准备会啊,我心里暗暗地埋怨她。
  普罗蒂玛明显是被紧张控制了,高亢的声调一直持续到结束,从头到尾我没听清楚她说的任何一句话,本来她的口音就重,紧张之下更让我难以明白,只是从一张张的投影膜上可以明白她说的是什么。
  她说完后大家都松了口气,我知道她的表现基本上把她毁了,一年之内很难翻过身来,除非下一次有特别优异的表现。
  第二个该我了。我从容地走了上去,把第一张投影膜放在投影仪上,开始介绍我的实验。娜克苏米很看好我,让我把红馨和她以前做的一些工作一并介绍,这样内容看起来就多了不少。我一开始还有点顾虑,但红馨明确表示她并不想介绍太多,我也就释然了。

  我一张张投影膜介绍过来,事前的准备工作开始显示出效果,我用上了朱萍在准备会上介绍的一些技巧,大家都被我的实验吸引住了。到了最后一张投影膜我放慢了速度,以便让大家有提问的准备时间。
  完了我问大家是否有问题,全场一片寂静,通常这是一种被震撼的效果。我等了十几秒钟还没有人提问,就准备下场了。
  我刚要离开,王琳萍忽然发问,红馨已经走到我身边准备开始她的报告,见状只好在前排坐了下来。王琳萍问的问题是我报告里提到的两个关键名词,她不明白那代表什么意思。在场的人大概有一半以上都不明白,细胞生物学里面的分支太多,每一个分支里面的很多名词都很特别,没做过的是很难明白。
  我收回了脚步,开始解释。这两个名词我在头一天晚上才彻底弄明白是什么,印象极深,因而解释起来清晰明了。王琳萍看着我回答问题,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大概她没有想到我会有这么明确的回答。完了后她点点头,我朝大家扫了一眼,看看是否还有问题。没有反应,我便走了下去。经过娜克素米身边时她点点头,轻声说了声:“好极了。”我也轻声回了一句谢谢。

  红馨没有普罗蒂玛的紧张,但明显是缺乏经验,不知该如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冗长的报告中缺乏声调的变化,使得听众昏昏欲睡,到了后来她自己都有点厌烦了,草草结束了她的报告。
  娜克苏米最后上台作了总结,这读过phD和博士后的研究员名副其实,从容自然,条理分明,我很有些欣赏她,虽然她那股狐臭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会议完后我没有停留,回到了自己的格子里。还有一些人留在会议室里聊天讨论,娜克素米也在那儿。她回来时在我的格子前停了下来,我转过头看到了她,她显然很兴奋,说:“他们都在议论你,安尼胥刚才还在说这家伙做了这么多工作,简直难以置信。”安尼胥也是个印度人,是另一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很有才华。“这是你所需要的评价。”娜克苏米最后说道。

  我笑了笑,不知该说什么。显然这次汇报会我是最大的赢家,大家的印象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娜克素米对我的感觉也很好,现在才有了初步站稳脚的感觉。
  我们三个人每周都会聚一次,讨论实验的情况。接下来的这一次没有什么实验可以讨论的,谈的都是这次会议的情况,普罗蒂玛仍然没有参加,她还是无法全部参与到这个课题组里来。我们就这件事讨论了很久,觉得这样下去对她很不利。另一个议题是红馨的正式离去,她和焦已经谈妥了,公司也已经同意了她的调动,下个月便开始。

  “你把我们抛弃了。”娜克苏米对红馨说。我点头称是,跟着说:“你至少应该请我们去吃个饭。”
  红馨一听,柳眉倒竖,说:“什么?”我见美人动怒,立马转弯:“好好,我请你吃饭。”大家同时大笑起来。
  其实我是真心,真想请她去吃个饭。不管怎么说,被一个漂亮姑娘钟情,心里总归会有些波澜,要分开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日期:2006-10-11 7:15:24
  红馨的离开使课题组出现了人力上的问题,招人开始成了一项新的任务。股市依然火爆,那斯达克指数涨到了创记录的五千点。钱来得如此容易,使得那些投资公司大把大把地往高科技公司里扔钞票,很多公司只凭一个概念就可以拿到大笔的风险投资,这些公司拿到钱后第一件事就是招人,一时间硅谷闹起了人才荒,当地的人
  只要有点素质的就能找到很不错的工作,那些急需人的公司不得以只好到外地去招。大批的人从外州甚至国外蜂拥而来,把硅谷挤得坑满谷满,连出租公寓都全满了,新来的人往往数月找不到住的地方,只能借住在朋友亲戚家里。带来的后果就是租金飞涨,房价飞涨,交通拥挤不堪。

  在这种情形下招人实在有点够呛,当地是不太可能招到合适的人,广告登出去后来应聘的不少,大都是外州的,我们开始了密集的面试过程。
  由于课题转向,和玛丽莎的大组关系自然密切起来,那个组的很多人开始涉入我们的一些工作,玛格丽特是其中之一。她在格子里坐在我旁边,平常会和我聊几句。她是第二代的日本人,却一句日文都不会。整个的性格气质完全美国化了,嫁了个老公也是个美国人。看样子在美国的日本人对保存自己的文化并不象中国人那么热心,至少我从她身上没有看出来。玛格丽特为人爽快,快人快语,和公司上下的关系都不错,基本上是玛丽莎的贴身小棉袄。她还没有孩子,工作起来是典型的日本人,实验做得很不错。

  玛丽莎经常来格子里找她,以前和我的课题组没有关系,玛丽莎每次来都视我如空气,我也从没有想过要和她攀谈。不过我觉得玛丽莎对我的感觉并不好,否则按美国人的礼节至少应该和我打个招呼,她并非不知道我是谁。
  我们课题组转向后她就开始有了应有的礼貌,来找玛格丽特时会同我打个招呼。有时玛格丽特不在,她还会和我聊上几句。公司里大家关系都很平等,没有当官的不可一世,当兵的战战兢兢。公司的CEO和副总裁们和大家说说笑笑没有任何架子,大家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找他们,这是典型的美国特色。倒是我自己一时居然还无法适应这种氛围,以前在中国公司呆惯了,见了老板和上司总有点恭敬,一下还真转不过来,更不用说象其他美国人一样和他们开玩笑了。

  面试新人时除了课题组原来的人之外还把玛格丽特加了进来,她和我一样是个资深助理,但在公司呆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是我们这些新来不久的人无法比的,大概这也是日本人的特点。我见多了忠诚没有好报的例子,对她这种热忱很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她毕竟年轻,和公司上下关系又好,有这种态度倒也不奇怪。

  有一次我们一块儿面试一个中东人,那人个子不高,穿着不是很协调,看得出来是个不大修边幅的人,英文说得还不错,至少比我强。面试完后玛格丽特还问我印象如何,我觉得这人一般,就告诉她。她好像不是特别确定这人的素质,就附和我的意见。
  事情过了两星期,我们没有雇那个人。有一天我一个人在那个二级细胞培养室做实验时娜克苏米进来了,见只有我一人在,就问我:“你那天面试时告诉那个候选人我们用什么试剂诱导肝细胞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