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背后:15年后你还有没有工作?》
第14节

作者: 成长分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对工作选择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它寻找到那种在自己看来最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使它成为我们一生的职业、一生的事业。这就象徐小平老师所说的,在我们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为谋求生存而就业—为终生发展而职业—为人生价值而事业”的一个过程。我们只有在为谋求生存而就业的过程中,才能一步步发现了自己愿意为了终生发展而从事的职业,进而随着条件的改善和追求的提高,最终找到了我们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从事的事业。

  日期:2011-07-08 12:36:21
  如何确定目标
  ===========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远大的理想。
  我们都看到过这样一些成功者的故事,他会说小时候看到过某人、某事,从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了这样的人。这没错,事实被同一个人、同一件事鼓励而最终有所成就的人也不止他一个。但更多的事实是,看到过某人、某事的人不止他们这几个,更多的人也看了,甚至也被激励,但最终还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为什么?
  小时候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无数的幻想与期待,但现实总会让我们明白,即便我们多努力,最终大多数人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甚至那些最终成为伟人的人当初并没有想要成为伟人。毛主席1912年退伍以后,经历过一两个月到处考学校的阶段,到处填志愿,商务学校,想报名学做生意;丨警丨察学校,想报名学当丨警丨察;肥皂学校,想报名学做肥皂,当一个肥皂制造家;法政学校,想报名学法律,当法官……他在19岁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这才是真相!

  “以终为始”是实现职业目标的方式,但这并不是确立职业目标的方式。但现行的职业规划往往追求“一步到位”,首先确立我们远大的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划分为阶段性的小目标,制定一个计划,然后在执行阶段实时修正,以为按部就班就可以实现我们的远大目标。但是往往当你真正想“一步到位”这样去做的时候,你却会发现茫然无措,因为我们竟然不知道目标在哪里!!!

  往往只有最优秀的人和最弱势的人才会有清晰的目标,前者既有选择的资源,又有舍弃的能力,他们有过人的天分,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他生来就是做这个的”。而后者是既无选择的资源,更无拒绝的能力,别人给什么就只能做什么,谈不上规划,规划了也无法执行。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天分,有或多或少的选择,会受到或多或少的诱惑,无从选择,无法抗拒。

  很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目标比较直接实际,并且比较急躁,而真正付出的努力却很少。谁都想马上过上电视上那种精彩生活,却不愿意脚踏实地的从低做起,一步一步积累资源。刚开始都是信心十足,但是世界是巨大的枷锁,你不得不重复自己或是别人的生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明天往往都只是简单的重复今天做过的事,而事实是要想在短时间里有所突破,都是很难的事情,结果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感觉看不到希望就放弃了,又重新开始迷茫。

  这也正是现行职业规划理论无力的原因所在——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职业规划都只是一步到位的外职业生涯的目标规划,而不是循序渐进的内职业生涯的方向探索。事实上,想一步到位的制定远大的目标对于大多数年轻人往往只是缘木求鱼,无从下手。
  日期:2011-07-10 09:19:20
  职业目标无法完全分解与倒推
  =======================
  “以终为始”强调的是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人生而言,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并不一定就是直线。传统的职业规划方法是把个人的职业发展当成了一个线性的过程,比如说学士、硕士、博士、壮士、烈士、圣斗士……可是当你们真正按着这样去规划和执行的时候,你会发现未来根本就不是这样可以预计的。比如说,从事“销售”可以按“业务员——销售主管——销售经理——营销总监”顺序制定职业规划。但这只是职务的晋升路径,你要分清职业的晋升路径与你人生的发展过程之间的区别,人生比戏剧更富有戏剧性,你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做技术的想转销售,做销售的想转技术”……

  历史是成王败寇,很多意义是被后人赋予的。现在是过去多重因素的组合,而不是单一元素造成的结果,而且我们往往还归纳错了原因。我们现在对成功的总结往往只是对少数成功者的结果进行的历史有限性总结,甚至只不过是由结果牵强附会的倒推过程。很多事,事前摸索和事后总结是两回事,事成之后回过头来说得头头是道,但事实往往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现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际操作存在问题,它是一个倒推的过程,倒推只是得出完成结果的关键的、必要的、正确的步骤,他排除了这个过程中所有曾经未知的机遇、阻碍、当事人的资源背景、个人能力,以及个人能力在坚持过程中的量变到质变……当我们反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时,大都会发现你的过程不是现在这个结果的分解,而是过去目标的组合。长期目标不存在分解,只存在组合,人生没有果因,只有因果。看看那些成功人士,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人生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太多失败的尝试和机遇的转折,他们也曾经为前途而辗转反恻、夜不能寐,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错误和胜利组合而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定的由胜利走向胜利的目标。

  -------------------------------------------------------------------------
  人生就象爬山,从山上往山下看,每条路都是那么清楚。但是从山下往山上看,根本看不到路。每一次时代的变革,世界财富必然会进行一次重新分配并增值。未来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量变,而是一种突破性的质变。不同的层次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你没经历过的东西,你现在根本看不到,也想不到,甚至别人告诉你,你也不相信!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是每个人穷尽一生去寻求的答案。人在年轻时往往很容易把一个看到的成功人士、一个理想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当作未来的目标,但是一个人的想法只是一个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面、眼界、金钱、地位、品味、境界的变化,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完全对立,这才是正常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东西不是你现在可以看到的,到时候也不是完全能由得了你的。人生的发展往往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以你现在的能力和眼界,你往往看不到最后的变化。你拼了命,在你的生理能力和有限时间之内,你最多多挣几个馒头,而挣蛋糕是在改变就业平台和工作方法之后由质变引起的量变。目标越远大,对资源和能力的提升的要求越大。在实际的职业历程中,人们的每一次经历、每一次职业体验,以及人生阶段的变化都会引发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规划,从而会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一种可能是目标更远大,另一种可能是清楚认识自己,选择另一个更适合的目标。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