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的六年(80后,无背景的奋斗历程)》
第12节作者:
就想看一下 当B牌彩电武汉分公司总经理找到我的时候,我决定去另一个环境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的搏击.虽然分公司的吴总尽力挽留我,但是我还是决定到B牌去开拓新天地.
10月份的时候,由于都属于集团,因此,我调到了B牌武汉分公司任推广经理.由此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分分秒秒
日期:2009-2-3 21:29:00
B牌原本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彩电品牌,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最终倒闭了,当地政府为了保证该品牌的价值,将B牌商标免费给我们集团使用,因此,在2003年B牌彩电正式下线,全国也已经组建销售网络.B牌的定位是补充集团的农村市场.因此,价格相对稍低一些,公用集团的物流和售后平台,财务单独核算.B牌武汉分公司是2004年才开始正式成立.来到B牌的人,大部分是在A牌里面混的不开心的人,这些人都有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重用,来到B牌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因此,在成立之初大家的凝聚力很强,同时,这些人都有很好的市场人脉.短期内,B牌武汉分公司的业绩一路攀升,初期的业绩增长多数是由网点的增长换来的.要想持续增长,那就需要市场推广的跟进.我的工作也就很重要的,这也是B牌武汉分公司总经理找到我的原因之一
日期:2009-2-7 22:03:00
在一个公司如果想得到机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因素:1经营好自己的圈子.2有一定的能力并时刻准备着.3跟领导一定搞好关系.也许我概括的不精辟,但是在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举一个很小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三个专柜员一起负责一个柜台,他们相互配合的很好,经常在一起研究怎么去销售,三个人的能力不相上下,A由于说话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很善于发现一些小事情中的道理,并时常加以引用,很快被提升为业务员,B性格内向,很有思想,但是比较内秀,在领导面前不善表现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是却在C的帮助下用20元钱达到了自己做业务员的目标,其实C出的建议很简单,在领导过生日的时候给领导送了一盘CD.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建议,却是C长期观察的结果,因为C观察到领导经常在一些唱歌的场合和电脑里储存的歌曲大部分是一个明星的唱的,所以他让B在领导生日的那天送了该歌星的专辑给领导.花钱少,又不带功利的目的性,同时也让领导知道了B是一个很有心的人.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曾经在宜昌发生的事情.
B牌武汉分公司的总经理姓高,曾经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经营部经理,在集团的销售网络里面经营多年,凭借着曾经的关系网,坐上了这个位置.
商务经理姓谢,原宜昌经营部财务经理,现在在B品牌负责计划物流财务.
本人也由于谢姐的推荐,出任推广经理,负责B品牌的推广和售后工作,同时协助总经理做一些业务管理工作.
我们三个人组成了B品牌的核心平台,由于物流售后都是共用A品牌的平台,因此,我们的核心平台相对简单一些.
全省同样按照A品牌的模式分为五个经营部,每个经营部由三个业务人员组成,除了几个总部直接招聘的大学生外,主要的业务人员都来自A品牌里面不得志的人,对于急需启动的湖北市场来讲,他们都是一些悍将,他们都能利用自己曾经在A品牌积累的市场人脉关系,迅速的突破市场,一时间,各地都捷报频传.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刚开始的团结逐渐开始演变,派系的斗争又开始在这个相对简单的团队里面悄悄的开始
日期:2009-2-13 21:38:00
应该说在B牌武汉分公司这个相对简单的团队里面,应该不存在斗争,但现实中却悄悄的开始发生了.
在几个区域经理中,三个来自湖北,一个来自贵州,一个来自云南.来自贵州的杨经理跟高总一起来的,云南来的王经理是从总部过来的,他们两个刚开始在湖北市场做业务,自然有很多的劣势,业绩也相对差一点,高总很想从业绩指标和公司资源方面给予照顾,因此,其他三个区域经理意见比较大,特别是在后期投入没有产出的情况下,其他三个业务经理集体发难.从此,武汉分公司变成了湖北帮和外来帮相互较劲,暗中斗争的情况,区域经理甚至不惜牺牲业绩来要挟高总.
高总在处理这一些危机时没有体现出一个总经理该具备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手段,江湖意气比较多,缺乏有效的手段,因此,武汉分公司危机重重.
我很同情高总,但是我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并没有给他出谋划策帮他度过危机,高总刚开始来的时候还想好好做一番业绩,后来在危机频发的过程中,思路逐渐发生了改变,挣钱成了他唯一的目的,武汉分公司的平台因此也成了一个挣钱的工具.他已经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
我和商务的谢经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放眼正个集团湖北的网络,谁是我们合适的领头人呢,谁能真正带我们成就一番霸业呢,我们想到了一个人:韩经理.
此时的韩经理已经在外省的一个经营部下课,回到了湖北,回到了宜昌经营部任业务总监,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日期:2009-2-17 21:22:00
从韩经理的资历来讲,完全能够胜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的工作,他出任这个位置的话有几个优势:
1在湖北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2在集团内部有一定的人脉,能够掌握一些上游资源.
3在组织建设方面,我和谢姐两人绝对拥护,团队将空前团结.
但是他也有劣势:学历不够.
在谢姐的鼓动之下,韩经理鼓起勇气跟总部写了一封求职信,表达了来乐华工作的意愿,当大家都在等待的时候,突然有一天,高总向我打听韩经理的情况,我知道总部回信了,但是,肯定没有达到我们的希望,果然高总说:韩经理在总部求职,总部把邮件转给了高总,希望他酌情录用,斟酌之下,高总并没有找韩经理加入,我们的第一次策反失败了,好在工作隐蔽,工作照常.
转眼之间到了05年的3月,高总,我和谢姐代表武汉分公司到总部参加总部表彰总结大会.
这次大会是各个分公司跟总部拉近距离,沟通感情的好机会,高总提前去了总部,也许是他知道自己的气数已尽,提前去跟领导沟通,争取机会,同时跟总部的湖北人拉近关系,争取在一些资源的分配上给予武汉支持.
但是事情却没有在预想的轨道上进行.以前总部的老总是高总以前的上司,这次会议之前,集团另外任命的新的老总,也就是说高总的后台倒了,高总在总部的会议上遭到了一些部门领导的批评,而我却在总部的推广会议上语出惊人,谢姐看到我的表现后,更是大胆的想把我推上武汉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我知道谢姐在集团里面有着深厚的背景,只要她真的想办一件事情的话,她是有能力办成的,只要她觉得有必要的话.但是,我却没有想过,也没有作好准备.
日期:2009-2-20 21:54: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