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战争路线图》
第27节作者:
花街时场 日期:2010-09-07 13:04:48
正文
十二、中国市场
虽然不论“咱们一伙”还是WASP财团,都会恶炒股票和衍生品,但他们一般都会提出言之成理的很多根据,研究报告看起来也象那么回事。而且他们不管炒作什么,都是当做一个系统工程一条龙下来的。虽然源头上的论据不一定是对的,但却可以言之成理。然而咱们国内有些庄炒起股票来却根本不管什么根据不根据。老外一炒新能源,咱们这边也跟风。直接就把新能源特别是电动车概念当成了第二次互联网概念来炒作。昨那儿茬没赶上,今儿这茬更好,听说还是黄花鱼。可不能错过了。连铅酸电池都硬说成是动力电池,也拿来恶炒。真不知道铅酸电池除了某地搞的旅游观光车和电动自行车外还能驱动哪种车?!已经证明站不住脚的题材,也还厚着脸皮游说政府进行补贴。自己又没有核心技术,究竟是补贴给了谁?就算主要是出口,那也是污染了自己,清洁了别人。
国内生产动力电池的公司大多很小。按目前的科技潮流,锂电池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是发展方向。我们国内排名在世界前10名的锂电池制造商只有比亚迪和力神。前一段时间传言力神要借壳领先科技,但始终未获证实。就是比亚迪的所谓自主产权的铁电池也还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到时候还是要给人家交专利费的。
日期:2010-09-07 21:07:58
正文
小弟这里不是攻击比亚迪。比亚迪是很好的公司,但绝不是“千年一遇”。王传福也是小弟敬重的人,但也绝不是“爱迪生加韦尔奇”。最简单的证据就是,比亚迪的F3DM混合动力车和E6电动车在政府大力补贴下,到底卖出去多少辆呢?2010年5月F3DM卖了14辆,6月初卖了2辆。每辆补贴高达6万元的纯电动车E6,共交付出租车公司20辆 。这还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动车之一,其他的车更可想而知。可见市场根本不认可这些时髦的电动车。工信部采用日产的电动车标准也不为很多车企接受。
减排概念是美国人炒起来的。现在已经证明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了。美国人自己都不认电动车是零排放,改为象欧洲那样发展小排量汽车。我们这边还硬说电动车是零排放,还在一哄而上,很危险。政府一下子要投几千亿进去。这可都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如果就是说说糊弄老外还罢了。如果是玩真的,一旦方向错了(现在看来很可能),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其实经济发展是很难预测的,政府最好不要替企业做决策。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预测成功率也很低。政府来预测,估计更差。就算电动车这个行业真的以后会大火,这么早进入也未必是好事。事实证明,不论一个行当后来多么赚钱,最早搞的公司也多半是牺牲品。打第一口油井的不是美孚,造第一辆汽车的也不是福特,推出第一个个人电脑操作软件的也不是微软。第一个干这些事的那些公司早就成了铺路石了,谁都不记得。企业如果愿意搞,政府可以给些政策扶持。
日期:2010-09-08 11:19:04
正文
既然有巴菲特带头投资中国的电动车,说明外资愿意冒这个风险。干脆让企业去吸引外资,或跟外国银行借钱发展。让老外来承担风险。如果发展成了,政府再往里投钱也不迟。有人担心老外要是赌赢了不但赚大钱,还控制了中国电动车的产业命脉。其实这都不用害怕,到电动车真的大规模应用了,特别是那些企业上市的时候,政府有的是办法。我党乃是打土豪分田地出身的,还怕资本家?怎么着也能挤走他们。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节能减排和GDP增长指标一样都能对考察地方政绩进行“一票否决”。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各地纷纷采取强制性限产、限电措施,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7月底开始,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省份已相继对“两高”行业开始大范围限电甚至断电。在河北省安平县,甚至出现不仅对工业限电,连居民、医院乃至红绿灯都被停电的现象。节能减排不达标不行,GDP增长不达标也不行,那就只能全民限电。由于限电,很多企业单位都买了发电机,限电的时候就用发电机撑着。发电机要烧柴油,不但不节能减排,还增加了污染 。
事情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节能减排是为了人民生活更好,而不是让大家不方便。现在经济刚刚复苏,就搞这种形式的节能减排,不知道到底是为了社会发展,还是搞形式主义?中国还是要以发展经济为主,节能减排是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其实中国大陆的减排应该以治理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而不是单纯的限制生产。
不要管国际上的那些压力。国际社会是认实力的。经济发展上去了,就有了实力。有了实力,人家就会尊重。再说现在全球变暖的假说已经动摇了,国际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再说只是欧洲在忽悠低碳经济,美国人并不热衷。中国虽然有承诺,但到时候即使没达到就硬说达到了又如何?我们的官员糊弄领导的本事都那么大,糊弄老外不更是小菜一碟?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市场了,欧洲就能制裁了中国?欧洲很多国家现在还等着中国的资金去救呢!日后只要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就是世界第一大市场。到时候谁制裁谁还不一定呢。要非说中国数据造假,没达标。我们也可以说欧洲数据造假,以前天气变暖就数据造假,早有前科。所以,不要担心国际压力,“不怕鬼,不信邪”,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