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权力场——大明王朝的最后弈局》
第1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3-31 10:44:00
  阅读提示:
  看历史周期背后帝王的突围表演
  叹王朝剧变之际百官的天地良心
  悲情反腐 腐败越反越多

  中兴春梦 梦醒人去城空
  正文:
  第一章拨乱反正
  第一节天启七年帝国人与事
  1627年,这个帝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这一年是明天启七年,后金先兵围锦州,后再攻宁远。死了很多人。

  这一年十三陵开建;而在湖北武当山,玉虚宫一不留神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灾,其轴线主要建筑均遭火劫。死生之间,唯有灰烬。
  这一年,那个在后世著名得不能再著名的人物冯梦龙刊行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他在预示什么呢?
  而在此前45年,张居正死了。此前41年,国本之争爆发。此前24年,妖书案起。此前12年,梃击案发。此前7年,红丸案发。此前4年,魏忠贤掌东厂印。此前2年,魏忠贤杀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名臣,毁东林书院。此前一年,浙江巡抚潘汝桢在西湖首创为魏忠贤建生祠,随即蔚为风气。
  有工部郎中曾国桢建生祠于卢沟桥畔,巡视五城御史黄宪卿建生祠于宣武门外,顺天府尹李春茂建生祠于宣武门内,而且建到了皇帝祖坟边上;孝陵卫指挥李之才建生祠于孝陵前,河道总督薛茂相建生祠于凤阳皇陵旁。短短一年中,魏忠贤的生祠遍地开花,一共建造了四十处。

  建了祠就是拿来拜的。传说有入祠不拜者,命立刻就没了。
  这个比较狠。
  但是,1627年的天还是大明的天。
  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只不过有一个不安的消息在四处流传:天启帝熹宗病了。说是辽东战事让他总是心太烦,心太烦,熹宗他老人家又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来扛,结果扛出病来了。

  随后,一个旨意传出:天下大事,全由阁臣和厂臣们看着办,别再烦我。
  熹宗累了,这个酷爱当个木匠,在家具和家国之间暧昧不堪的皇帝决定给自己放个假。
  病假。
  这个旨意很是让大臣们松了一口气,却让魏忠贤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家看着办,我可怎么办?因为——
  长这么大了,见过给死人建祠的,没见过给生人建祠的。不说绝后,也算得上是空前了——只是魏忠贤不知道,空前的东西是不是要买单的。
  长这么大了,见过给魏忠贤建祠的,没见过给熹宗建祠的。他是万岁,我是九千九百岁。是不是挨得太近了?我热闹,他孤单。我燃烧了他还是他燃烧了我?

  最重要的,熹宗不动声色地批准我建祠,是榆木脑袋还是大智若愚?他把我捧这么高,是捧得高摔得重还是……
  后熹宗时代,谁知我心?谁慰我心?!
  魏忠贤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延长熹宗的生命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
  挽救熹宗,有条件要挽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挽救。于是一个聪明的人在最恰当的时间以最恰当的角度切入了进来。他就是兵部商书霍维华。他进献了一个药。这药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仙方灵露饮”。
  仙方的做法是:用淘净的米按程序添水甑中,使锅内的蒸气迅速化为水,滴入银瓶。最后取出滴满的一瓶“灵露”,其实就是米的精华。
  米的精华说到底还是米,魏忠贤太知道“仙方灵露饮”是什么回事了。他决定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魏忠贤找到锦衣卫都督田尔耕,说天要变了,宫廷政变也该搞了。但是田尔耕好像不聪明,他并没有在最恰当的时间以最恰当的角度切入进来。魏忠贤又找兵部尚书崔呈秀谈话,崔呈秀王顾左右而言他,逼急了,冒出一句:“恐外有义兵”,一副不合作、不负责、不举报的态度。

  魏忠贤这才知道什么叫人心隔肚皮,这才明白那四十座生祠分明是四十座坟墓。
  的确,熹宗终究不是魏忠贤的明天。这一年的农历8月22日,年仅23岁的熹宗朱由校全身浮肿地告别人间,将大明王朝的一大摊烂事、剪不断理还乱的烦事交给后人处置。
  那一刻,魏忠贤心乱如麻。
  日期:2012-03-31 10:52:47
  第二节很多人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大哥过世的第二天,魏忠贤就在午门外用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语调宣布:“召信王入继大统!”
  信王就是朱由检。“入继大统”就是继承皇位。
  这是魏忠贤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当然这个结果也是魏忠贤最不愿意宣布的。
  但是世易时移,一切都不得不发生。

  信王朱由检入宫了。
  怀揣一块麦饼而来。
  因为朱由检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饭是可以吃的,有些饭是不可以吃的。
  有些饭是可以吃别人做的,有些饭必须吃自己人做的。
  朱由检怀揣的麦饼是他岳父家做的。这让朱由检感到放心。因为入宫前皇后(现在应该叫皇嫂了)已经向他预警:别吃宫里的东西——狗急了会跳墙,魏忠贤急了会下毒。

  所以,当魏忠贤派来的忠勇提督太监涂文辅皮笑肉不笑地将他领进宫中时,朱由检的眼神是狐疑的。通往登极的道路上到处是陌生的面孔,以及面孔背后那些不可琢磨的神情。朱由检必须要提高警惕,保卫自己。
  黑夜是漫长的,宫中的形势是紧张的。这一夜,魏忠贤始终没有露面,但是朱由检始终感觉到了魏忠贤的存在。
  不错,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君王是在如此胆战心惊的氛围中继位的,很不幸,他朱由检赶上了。
  赶上了就赶上了,朱由检见招拆招。觉当然是睡不成了,朱由检拿着根蜡烛席地而坐,等待黎明。
  一个巡视的宦官佩剑而来,他拿过剑来良久地“鉴赏”,目不转睛、爱不释手、旁若无人,直到宦官悻悻离去,朱由检却将那剑死死捏在手中,豪气倍增;为了和夜间巡逻的禁卫人员增加亲和度,朱由检命近侍太监拿酒食来,摆出一副与民同乐的姿态。
  当然他自己吃的还是岳父家做的麦饼。朱由检狠咬着冰冷的麦饼,相信自己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而这一夜,魏忠贤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因为他不确信他的明天是不是会更好,甚至,他不确信自己还有没有明天。

  其实每一个明天,太阳都依旧会升起。
  很多人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原因无非是两个:一,他死了;二;碰上阴天了。
  已经是崇祯皇帝的朱由检虽然看到了第二天的太阳,但是这太阳却蒙蒙胧胧。
  因为魏忠贤还活着,这就使得大明的太阳看上去不那么光辉灿烂。
  更要命的是,在魏忠贤的旁边,有一个叫客氏的女人还活着,这就使得大明的太阳看上去更不那么光辉灿烂了。

  这个客氏,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
  她曾经是熹宗的乳母兼保姆,还是他的性启蒙者;后来她是魏忠贤的情妇兼死党,是其利益共同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