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12 20:28:16
(十二)数字计算机的那些父亲们
确实,正如英特尔广告所宣称的,4004及之后的8008、8080处理器的推出,标志着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新纪元的到来。不过,在PC时代到来之前,计算机历经了一个不算漫长但绝对精彩纷呈的发展时期。因此,在开启PC新纪元之前,我们不妨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所谓计算机,往简单了说,就是可以实现计算功能的机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奇卡德的算数钟(Calculating Clock)、帕斯卡的加法机、莱布尼茨的步进计算器、巴贝奇的差分机都属于“计算机”的范畴。不过,这一类“计算机”由于结构复杂、运算速度慢、计算精度差等原因,没有被广泛应用,最终都只是计算机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而已。
1931年,当布什还在麻省理工学院当教授时,曾发明了一台“微分分析仪”(Differential Analyzer)。“微分分析仪”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强悍的计算机,曾被称为现代计算机的先驱。不过归根到底,“微分分析仪”也还只是利用齿轮的转动角度来模拟计算结果,与上述的那些“计算机”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微分分析仪”堪称模拟计算机时代的巅峰之作,但它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指的是数字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的诞生离不开数字运算理论上的突破,而实现这一伟大突破的,是“信息论”的开山鼻祖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
香农1916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父亲是法官,母亲是中学校长,据说他们一家还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远房亲戚。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香农先后入读密歇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并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和数学博士学位。
1941年,香农加入贝尔实验室,开始了他在那儿整整31年的研究生涯。1948年和1949年间,香农先后发表了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与《噪声下的通信》。
香农在这两篇论文中阐述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给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基本技术问题。香农提出:所有的通信讯息,不管是电话、电报,还是广播、电视,都可以编码成数字0与1进行传输。同时,不管什么通信方式,都有一个传输限值,只要不超过这个限值,就可以实现通信的无损传输。香农还为这个限值首次提出了“比特(bit)”这一概念,如今“bit”成为信息量的度量单位。
香农的这两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奠定了狭义信息论的基础。1951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学会承认信息论这门学科,信息论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一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和传递的科学理论。到70年代,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通讯系统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可以与材料和能源一样,是一种可以加以充分利用和共享的资源。信息的概念和方法已突破香农信息论的狭义范围,成为一门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识别和利用的信息科学,同时,还广泛渗透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个科学领域,并推动其他许多新兴学科进一步发展。
信息论与系统论、控制论一道,被视为是当今社会的“三大理论”。现如今,当我们经常夸夸其谈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的时候,应该铭记一下香农这位“信息论之父”为我们这个信息时代所作出的贡献。
(092)
日期:2012-05-13 22:17:47
香农的贡献可不仅于此,早在创立“信息论”的10年前,年仅22岁的香农就发表了在计算机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继电器与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
当其时,香农正在麻省理工学院读硕士研究生,业余时间则跟随布什教授进行“微分分析仪”的研究。这段经历使得他对计算机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模拟计算机的不足。1937年,香农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继电器与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在这篇论文中,香农首次用布尔代数进行开关电路分析,提出逻辑运算中的真值和假值可以用数字1和0来表示,并通过继电器电路来进行运算,也就是将“1”与“0”同电路中的“开”与“关”对应起来。正是这篇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硕士论文”,奠定了数字电路的理论基础,为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不过,最早发明数字计算机的两位“数字计算机之父”,却并没有接触过香农关于数字电路的理论。他们仅仅凭借着灵感和实践,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发明了简陋但却是历史上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第一位被誉为数字计算机之父的是美国的乔治.斯蒂比兹(George Stibitz)。
1930年,26岁的斯蒂比兹在康奈尔大学取得数字博士学位,随即进入贝尔实验室担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如何改进电话继电器电路等问题。几年下来,工作上不过不失,普普通通、兢兢业业的一名普通研究员而已。
1937年11月的某一天夜里,在实验室忙活了一天的斯蒂比兹坐在家中的厨房,给自个儿泡了一壶上好咖啡,美滋滋享受着他的小憩时光。贝尔实验室牛人多、成果多、在那儿干活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没有几个发明专利在手,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虽然干的不是体力活,不用搬不用抬,但一天下来,照样是累得腰酸腿疼的。
斯蒂比兹站起来舒缓了一下筋骨,耳边又隐隐响起了电话继电器的“滴答滴答”的声响。唉,老毛病了,工作太累,幻听耳鸣什么的就如影随行。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斯蒂比兹也习惯了,过一会就没事了。不过这一次不知道是咖啡喝多了,还是晚上吃的牛扒盐搁多了,“滴答”声不仅挥之不去,还越来越响,接着就是脑海内电闪雷鸣,任督二脉被瞬间打通。一阵哆嗦过后,斯蒂比兹没有修成一身绝世武功,而是想到用继电器充当计算机的开关元件!
继电器确实就是某种形式的开关元件,它只有两种状态:线圈通电后吸引衔铁接通电路,线圈断电后释放衔铁断开电路。如果把“接通”当成“1”,把“断开”当成“0”,这种开关不正好对应二进制数?
斯蒂比兹害怕灵感稍纵即逝,决定连夜回实验室捎两个继电器回家做实验。此时的斯蒂比兹犹如吃的水果味的钙片一样,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浑身充满大智慧,一口气跑回实验室不费劲!
回到家后,斯蒂比兹马上就在厨房的餐桌上开始了他的伟大发明。他把继电器作为运算部件,顺手从香烟罐上剪下几块铁皮作为输入部件,翻出两个小灯泡做输出部件,然后这一切都固定在木板上,再接上电池和连线。一台可以进行简单数学计算的机器就这样拼凑出来了。
(09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