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货币惹的祸——透过金钱来解读历史》
第18节

作者: Lov_vincc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13 11:18:04

  @天佑阿狼88 546楼 2012-05-13 00:31:15
  另外,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中说到,“西方私有的中央银行控制了货币发行权,让货币发行跟国债互锁,也就是说,国债永远不可能还清,因为还清了国债就意味着市场上没有流通的货币了”可能原话不是这样,大概意思吧
  那请问,现在美国的国债它跟美元发行量一样吗?除去货币战争提到的,以前美国发行的少量林肯绿币,国债会等于美元吗,如果不等,按照宋鸿兵的说法,美元是怎样发行出来的呢?
  希望高手解答

  -----------------------------
  宋鸿兵的那句话说得很对——但我个人不同意他的观点,问题不在私有的中央银行银行本身,实际上,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初,200年时间里,包括英镑在内的所有纸币都是私人银行发行的,但反而很少出现通货膨胀,恰恰是从1945年战后政府普遍控制中央银行之后,通货膨胀才变成了一个所谓的“世界性难题”。
  作为一个历史最长久的中央集权国家,中国的历史更是无数次证明,作为垄断货币的发行机构,无德的朝廷总是倾向于减少铸币含金量(含铜量),自己制造通货膨胀!
  相反,无论是钞票印刷权还是铸币发行权,如果控制在众多的私人手里,在有效的竞争机制之下,可能开始阶段会出现一定的混乱,但最终一定会形成一系列有信誉的货币,反而不会出现一个国家范围内的通货膨胀。
  大英帝国称雄世界200年,英镑纸币发行权一直是私有的;美国建国之初13块殖民地,各自印刷钞票(好几个州都以烟叶作为本位),根本没有出现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后来为了独立,大陆会议控制了印钞权,印刷大陆币,即便美国的先贤们都无比注重人性和自律,但结果还是出现了无可控制的通货膨胀——迄今为止,美国有句俚语叫做“不值一个大陆币”,说的就是本来价值1个银元的大陆币,最后一文不值的现实。

  如果你有兴趣,具体可以参照本人写的一本书《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里面对于美元、英镑来历和银行发行纸币的过程及原理有详细的介绍。
  美国国债和美元发行量不一样,最初的美元纸币本身是一种债务,当时可以称之为国债,但现在的美元国债相当于二次债务,相当于依托欠条二次发债。
日期:2012-05-13 11:35:57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大英帝国称雄世界那200年间,英国许多银行都可以发行纸币,但每个银行都保持着英镑纸币与黄金的兑换(不然的话这种纸币就会被人鄙弃),后来,英格兰银行由于得到了英国国债的发行权,所以变得一家独大,它不仅能兑现自己的纸币,甚至连其他银行的纸币也都能代为兑现,所以就变成了“银行中的银行”,这就是“中央银行”的最初来源。
  美国一开始也有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第一国民银行和第二国民银行),但美国人那个时候特别痛恨中央银行控制在私人手中,他们觉得英国佬一直试图坑害美国,甚至会觉得欧洲人联合起来在阴谋美国,所以第二国民银行被废除之后,美国很长的时间内没有中央银行。

  美国金融精英们一直试图建立中央银行,但美国大多数议会代表都对此提出反对,因此,后来他们不得不采取了变通的手段,把中央银行叫做“美联储”,采取了一种类似于公私合营的手段,把钞票印刷权分散在13个联储机构——迄今为止,美联储依然算作公私合营机构。
  宋鸿兵对于美联储的建立过程的描述应该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他对美联储是私人机构的解释我不是很赞同,我更不赞同他说美联储是私人机构然后就会怎么怎么的逻辑。
  如果谁对美联储的建立过程有兴趣的话,具体可参见穆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所著的《对美联储说不》(The Case Against the Fed)一书或者爱德华特-葛莱芬(Edward Griffin)所著的《哲基尔岛上的大人物——审视美联储的第二视角》(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A second look at Federal Reserve)一书。
日期:2012-05-13 11:44:28

  相比较私人机构,我更担心政府。
  私人机构不管怎样,始终是私人而已,总有政府可以约束和制定规则,他们控制货币发行权之后,即便有危害,其危害也很少会扩展到全体国民。
  相反,如果中央政府成为垄断货币发行的机构,他们在发行货币方面的胡闹(也有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例如2009年的13万亿钞票印刷量),会戕害几乎每一个人,再加上政府的力量太强大了,绝大多数人会被蒙蔽和欺骗,而受了大害的人还无处申冤,只能忍受……
日期:2012-05-13 11:59:47

  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无论谁得到了钞票印刷权都倾向于多印刷钞票以获得自己的利益。
  比方说我获得了人民币印刷权,我当然就会把印出来的钱首先分给和我亲近的人,其他我不认识的人、和我没关系的人,自然都得靠边站——我只有在有了别人和我竞争,为了追求长远利益而更加注重纸币价值信誉的时候,我才可能约束我自己的钞票印刷量。

  得到钞票印刷权的中央政府的思维和我也毫无区别,中央银行会把印出来的钞票首先分给和自己关系最密切、最亲近的国有金融机构(他们直接从中央银行得到最新印刷的钞票,在钞票贬值之前,把钞票放贷给所有人,这下你该明白中国的四大银行为什么都这么赚钱了吧?)、国有大企业(他们是实体经济中最先、最多得到贷款的部门和机构),至于普通老百姓和民营企业,自然也都得靠边站……

  注意,与我有区别的是,中央银行(中央政府)没有人和他竞争,他不仅可以理所当然的这样做,还可以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思路给所有人洗脑,隐瞒和欺骗,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辅助以强迫别人接受,比方说什么“3%以下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理论,比方说“一个国家必须要设立中央银行”的理论,比方说“私人机构控制中央银行就会货币崩溃”的理论,比方说“中央银行最在乎货币币值稳定”的理论,比方说“官方CPI就代表了通货膨胀”的理论……

日期:2012-05-13 12:12:25

  还有,老有人和我争论最近30年,中国钞票一直多发,财富也一直实际增加,所以,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理论……
  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这30年实际财富的增加,与钞票是否多发没有多少关系,有关系的是经济体制变了,激励机制变了——正如文化大革命末期农民们还普遍吃不饱饭,但一旦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0年代初,农民们普遍都能吃饱饭了,这与钞票是否多发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激励机制促进了人性中创造财富的愿望去实现和努力……
日期:2012-05-13 17:51:29

  @情思难寄 2012-05-11 11:33:30
  货币 真是千古之谜 有时候我想想自己上1个月班就换来几张花纸 真觉得搞笑................但是大家都认同啊 是谁给我们洗的脑呢? 另外 大家也认真金白银 问题是 黄金买回来 放在家里 也不能嚼 也不能戴 也不能挂墙上... 有什么用呢?
  -----------------------------
  @fgyfgyfgy 2012-05-13 15:49:07
  我也是这样想的。。。。。。
  -----------------------------
  我前文说过,如果你是农民,收获了一堆粮食在屋里,你肯定觉得这是一笔财富;如果是牧民,赶着成群的牛羊,你也觉得是一笔财富……
  只要人类存在,无论粮食还是牛羊,永远都是财富!
  至于现在,我们在自己的账户名上,有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大家也认为是财富——只是,这个财富100%的控制在中央银行(中央政府)手中,他们可以通过成倍增加钞票让你的财富缩水为原来的1/2,1/10,1/100,1/10000,1/1000000……——虽然印刷新钞票的速度有所不同,但当前世界上所有的中央银行在印刷钞票增加货币量这件事儿上却做得绝对一致。
  买金银,其实就是把你的一部分财富,固化在一些体积小、价值大、容易携带、能够长久保存的真实财富上,不一定让你发财,只是让你的财富不再缩水,仅此而已。
  我从来教不会别人发大财——如果我有这能力,我一定先去发财了,还用得着告诉你们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