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爆炸 衍生品市场疯狂史》
第18节

作者: 乃甄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12 07:30:41

  日本股市梦魇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国“黑色星期一”过后,率先恢复的是日本股市,并且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升。此后,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另外一个噩梦般的恐慌却在酝酿之中。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后一次赚取暴利的机会。 进入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股市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戏剧性地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影响所至,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日期:2012-05-12 14:16:21

  中国式股灾
  当时中国股市发展刚刚起步,历程极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 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发端的不健康发展,掐死了市场对于资本合理配置的直接融资需求,从而形成了生产力增加的瓶颈。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似的股灾更能印证费雪的:“政治决策中的内在压力才会真正地驱使市场的变化。”

日期:2012-05-12 20:01:32

  1987年8月,阿兰?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他上任几星期以后就把贴现率上调了50个基点。这个出乎意料的紧缩政策,引起了交易者纷纷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任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政策。而这却是引起市场巨幅波动和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原因,也难怪有人说格林斯潘的加息政策是导致1987年股市崩盘的罪魁祸首。在股灾之后,格林斯潘阻止了市场的流动性,开创了一种为人熟知的“格林斯潘买权”的市场干预措施。格林斯潘买权,是美联储为了防止股票市场大幅持续下跌而可能随时采取的援助投资者的方法,这相当于给市场提供了一个隐含期权。按照格林斯潘的说法,泡沫只有在事后才能被发现,因此中央银行的工作是尽量削弱泡沫破裂时的不利冲击,而不是在事前人为地去压制市场本身的繁荣。

  在十月黑色风暴爆发之前,《财富》杂志刊登了封面故事报道,在题为“股票价格是不是太高?”的文章中,索罗斯对此持否定态度。然而几天以后,随着股市的崩溃,索罗斯损失了3亿美元,但整个会计年度索罗斯的基金管理公司还是获得了高达14%的收益。股票流派的对冲基金的经理们在这一次股市崩盘中大多是亏损的,老虎基金也经历了第一个亏损年度,收益率为—1.4%。与此相对照,老虎基金自从1980年建立以来,平均获得了43%的年收益,这一年的损失不能谓之不惨。

  商品市场派的宏观对冲基金经理们,在1987年的股市崩盘中却大发横财。最著名的保罗?都铎?琼斯因成功地预测到1987年的股市风云与1929年的大崩溃的相似之处,从而成功地进行了股票市场的空头和债券市场的多头,使都铎投资公司全年的收益达到了200%,成为了金融界的明星交易员。琼斯是如何精准的把握了做空时机,他自己的解释也是十分含糊的。他和他的同事彼得?波利什把20世纪80年代的曲线画出来,却无意地发现与1929年的曲线极为相似,所以琼斯意识到了市场即将反转。至于精准的把握进场的时机,保罗?都铎?琼斯成功交易的箴言是: “最重要的交易法则在于防卫性要强,而不是攻击性,顺势但尝试寻找转折点。”(Key is to play great defense,not great offense,homeopathic but try to find a turning point.)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