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晓得,大领导、高级领导乃至齐桓公这种顶级领导,并不需要懂多少专业知识,关键是要有“御人之术”——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懂管理”。
齐桓公是称霸的霸主,但齐国称霸的核心人物却是个小商贩——管仲。
管仲这人呢,别的啥没有,就是有才,本来他辅佐的是和齐桓公争夺王位齐国公子纠,当初还差点一箭射死了小白同学,小白同学争夺王位胜利之后,就把他给抓了起来。
忘了说了,齐桓公还没有当齐国国君的时候名字叫“小白”,齐桓公要是知道二千多年后,这个名字风靡网络聊天界,估计会提前申请注册专利的。
“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拘小节”——上台后的齐桓公听说了管仲的才华,原谅了他当初差点一箭射死自己的恩怨,拜管仲为相,虚心向他请教富国强兵的办法。
领导只要有胸怀,不怕下属不卖力!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管仲知恩图报,向齐桓公承诺,“30年之内让齐国成为北方霸主”!
野心勃勃的齐桓公听后大喜,大喜之后想想自己的家底,不免有点狐疑。
要知道,当时的诸侯国是以人口多寡、粮食产量和地盘大小来论英雄的,齐国地不过方圆百里,且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低,人口也不多,吹牛也得有本钱啊。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通过啥措施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呢?”
“我办事,你放心”,管仲给齐桓公保证。
在老大的绝对信任下,公元前685年,管仲拿出了他“定国家,霸诸侯”的治国方略。
日期:2012-05-08 13:26:16
要称霸天下,啥事最重要?
第一,是挣钱!
第二,是挣钱!
第三,还是挣钱!
你别笑,这是实话,不单单是你个人需要挣钱,一个国家也同样需要挣钱。
和个人挣钱一样,国家挣钱这事儿啊,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挣钱可比个人挣钱还要难多了。
你想啊,不能增加赋税、不能强抢民财,当时又没有发明蒸汽机、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创造财富的路也被堵死,怎么可能凭空增加国家的财富呢?
当时主要的国际贸易商品是粮食,可这恰恰又是齐国的弱项,而且袁隆平也还没有出生,粮食不可能亩产千斤,你说咋办呢?
牛人就是牛人,聪明人一般都不会让尿憋死!
管仲同学仔细想啊,想啊,我们齐国究竟有啥优势呢?
最大的优势就是齐国临海,有着很长的海岸线,临海有啥好处呢?
你可千万不要告诉我“好打鱼啊”(以那时候的技术,打鱼能挣几个钱),也千万不要告诉我“好与西方做贸易”这样雷人的话(过了2000年后人类才有能力跨越太平洋),会让人严重鄙视你缺乏历史知识。
除了H2O之外,大海里啥最多,氯化钠呀——氯化钠是啥呢,食盐嘛。
食盐这玩意可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哪个国家都需要的物资,也是当时国际上仅次于粮食的大宗贸易商品——不信你三天不吃盐试试看。
在我们不少人看来,那些中东国家又封建、又落后,基本上都住在沙漠里,粮食也不产,更不懂得什么计划生育,经常搞人口超生,结果现在人家却都还富得流油。
你说为啥呢——因为人家就是地下“流油”,有石油卖啊!
日期:2012-05-08 13:27:53
管仲认为,一个万乘之国(乘是车辆单位,常指战车,“万乘之国”的意思就是能组织起一万辆战车的国家,比喻大国),吃盐的人可达千万,一天要吃盐1000钟,如果国家将盐价每升加价2钱,每天都可以收入200万钱,每月就可以收入6000万钱。
当时一个万乘之国的人头税,也不过每月3000万钱!
管仲真是高人、实在是高——因为大家都要吃盐,所以谁也无法逃避!
所以,管仲上任后颁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将齐国所有的制盐作坊造册登记,统一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管理也是生产力啊——通过紧凑节约的操作流程、认真细致的专业分工,甚至还可能经历破产重组、兼并收购,齐国的制盐场所从一家家小作坊发展成大型盐场,齐国的制盐业异军突起,成了当时国际盐业市场的老大。
有盐了,钱自然就来了,由于大部分食盐都是销售到国际市场上,赚回来的都是外汇呢!
当然,当时的外汇也还是铜钱,不管是布币还是什么贝币,无非就是销毁了,重新制成齐国的刀币而已。
打仗征服、外交贸易、君王摆阔、官僚统治,哪个不要钱?
有钱了,后续的政策也都好办了。
无论什么重要,钱都是第一重要。
日期:2012-05-08 13:30:47
齐国要想在诸侯国里面称霸,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南方的近邻大国——楚国。
按照常理,有钱了、军队强盛了,哗啦一下打过去就是——你这思维有点太落伍了,《孙子兵法》不说了嘛,“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当然,孙武那会儿还没出生呢,可人家管仲已经提前领会到战争的精髓了。
话说齐桓公富国强兵之后,就想去主动攻打一直对自己虎视眈眈的楚国,但又害怕楚国很强大,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于是就向管仲请教办法。
管仲出了一个主意,让齐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只要活的不要死的)——并且告诉楚国人,贩鹿到齐国可以发大财,反正齐国现在有的是钱。
买鹿?
你看不懂了吧?
齐国人买鹿,起初3枚铜币一头,很快加价为5枚铜币一头,再后来,管仲又把鹿价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这几乎和当时上千斤粮食的价格相同了。
楚国人这下可疯狂了,农民放下农具、军队停止训练,几乎全国总动员,全都跑到山上去捕捉活鹿了。
齐国呢,这时却偷偷的收购楚国的粮食,并且把自己的粮食“藏谷十之六”。
接下来的一年,由于农民都不事生产,楚国发生了大饥荒,这时管仲关闭国界,终止活鹿交易,阻止邻近诸侯国与楚国通商买卖粮食,并且集合军队伐楚。
楚国全国陷入粮荒,没有粮食吃,打仗结果可想而知。
日期:2012-05-08 13:36:39
可惜了,那个时候楚国人文化水平太低(被称为“南蛮”),不知道搞孔孟那一套,宣扬什么“哀兵必胜”,或者向那个和咱们“有着鲜血铸就的友谊”的小邻居学习,哪怕饿死上百万民众,只要坚持了金胖子的领导,坚持先军政治,坚持主体思想,也会战无不胜……
日期:2012-05-08 13:59:30
一战下来,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强大的楚国一下子元气大伤,不得不求和,保证接受齐国号令,不再欺凌小国。
齐桓公称霸中最大的障碍就这么用钱“买鹿”给摆平了……
日期:2012-05-08 17:43:36
制服了强大的楚国,但齐国边上的鲁国和梁国也不弱小啊,尤其是那个鲁国,当年不支持小白同学当国君,还攻打过齐国,小白同学一直耿耿于怀,还没有找他们算账呢!
管仲让齐桓公先消消火,出了个主意,怎么报仇呢——穿绨(ti)衣!
绨是啥玩意啊?
其实就是一种布,这种布用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织成,所以比一般的丝绸要厚实粗重,又比一般的棉布要细腻光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