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货币惹的祸——透过金钱来解读历史》
第8节

作者: Lov_vincc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了布币这样更加容易携带的大额钱币,人们的日常交易就方便多了。
  历史记载上的最早布币是在周王室辖区内使用的,在周王室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下,周王朝属下各诸侯国也纷纷效仿,“布币”开始广泛流通。
  由于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青铜片片具体铸造成什么形状不再是什么问题,于是各个诸侯国的货币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式各样的铲子满天飞。今天的人们,为了辨认地下出土的那个时候的各种铲子形制,就得把眼珠看伤、脑袋想疼的花上好几天功夫。
  所以,你要明白的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贝壳当钱使已经大大地OUT了,最流行的都是青铜小片片!
  日期:2012-05-07 22:11:55

  不过,除铲子片片钱之外,春秋时代还有一种很重要的钱——那就是刀币。
  说到刀币,就必须要说到齐国。
  我们大家看《封神演义》,武王伐纣建立周朝,里面哪个人的功劳最大?
  毫无疑问,当然就是那个直钩钓鱼的姜子牙,实际姓吕,也叫姜尚,号称“姜太公”。
  人家功劳这么大,革命胜利了,周武王当然要“表示表示”。

  于是,得了天下之后,周武王立即给姜子牙戴了一顶大高帽“师尚父”(老师兼干爹),除此之外,还把今天的山东北部一带送给姜太公作为他的封地(“封师尚父於齐营丘”)。
  这就是齐国的由来。
  春秋时代的齐国人当然也采用青铜小片片做货币,不过和那些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部落不一样,齐国人民的主要生产活动主要是依赖于捕鱼和围猎为生,那人家齐国的青铜片片当然要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于是齐国的货币就给铸造成刀型。
  相比较中原地区的布币,齐国刀币铸造工整,图案精美,文字清秀,这可是其他国家的货币所不及的,可谓是春秋时期钱币中的艺术品,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齐国推行的是单一的刀币制度。
  虽然没有布币的花样和种类多,但齐国的刀币也有很多种。

  日期:2012-05-07 22:15:13
  根据刀币上文字及其数目,可以将齐国的刀币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明刀等几种,此外还有无字尖首刀以及战国后期的有字或者无字的圆首刀等。
  这几种货币在外形、材料、重量上都有一定的标准,也都是齐国的法定货币,重量均在40克以上,在古代属于面值较大的钱币,相当于今天的百元大钞。
  其中,三字刀因为钱文标有“齐法化”三个字,所以也被称为“齐法化刀”,这种刀币由于铸造时间较早,流通时段长,流通地域也非常广,是齐国使用的最主要货币。
  文字中的“齐”是指齐国的都城临淄,“法化”的意思是标准货币。
  常见的齐法化刀刀身通长18厘米左右,重46~48克,是比较大额的一种青铜货币,背呈外凸弧形,刃部内凹,边廓隆起,身、柄接头处一线贯穿。

  比较有趣的是,根据现代人的测量,齐国刀币的刀环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整个“刀币”的长度(18厘米)呢,又和正常的成人人手的长度一样,而且如果你要是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
  这正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
  四字刀的刀面上标有“齐之法化”四个字,其规格、长度、重量都与齐法化刀类似。
  标有“齐之法化”和“齐法化”钱文的刀币是首都临淄铸造的,其他诸如“即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簟邦之法化”之类的五字刀币,则是在齐国的另外几个经济重心即墨(今山东平度)、安阳等地铸造的。
  特别珍贵稀少的当属“六字刀币”,现代人一般把那些文字解读为“齐造邦长环化”、“齐造邦●法化”、“齐造邦长法化”、“齐造邦长大化”等,至今尚无一致意见,“造邦”这个词儿有人解释成地名,有人解释为“开邦建国”之意——倘若如此,这可谓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开国纪念币”了。
  下图就是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的图片。

  日期:2012-05-07 22:18:17
  “明刀”得名的原因是因为这种刀币的刀面上有一个“明”字,这已经属于比较晚期的刀币了,一般认为是燕国的货币流传到了齐国,“明刀”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柄部和身部曲折如磬,因此也称“磬折刀”;另一种圆折微弯,故又称为“圆折刀”。
  “尖首刀”和“圆首刀”的得名,则是根据刀头的部位尖的还是圆弧的。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全中国的文字还没有被秦始皇统一,在齐国的刀币中,有关钱文的争论很多。
  就说齐法化刀中的这个“法”字,在刀币上原本写作“夻”,早些时候一直将它解释为“圜”,现在的学者们公认为应该解释为“法”。

  当然有更绝的解释——姜太公曾经为西周王朝制定过“九府圜法”,其实就是设立专门掌管财政货币政策的官职,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长加中央银行行长,所以有人说这个“夻”字应该解释为“太公”,为的是纪念齐国的开国元首姜太公。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齐国的刀购买力相当的强,一枚“齐法化”刀币可以购买当时的30斤粟或10斤盐。
  你该问了,全天下都在用布币和贝壳的时候,为什么齐国能使用刀币呢?
  原来,春秋早期,姜子牙的后代里面出现了一个很厉害的君主,挣了很多钱,当了诸侯国的老大,为了体现自己的“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就把齐国的货币给改成刀型了。
  日期:2012-05-08 12:17:18
  挣钱是第一
  这位君主,就是“春秋五霸”第一霸的霸主齐桓公。

  《管子》记载说齐桓公“率白徒之卒,铸庄山之金为币”,就是说齐桓公率领一大帮子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入伍新兵,将庄山的铜冶铸成钱币。
  其实,对于齐桓公来说,更重要的还不是炼铜,而是“挣铜”,也就是挣钱。
  在现代社会里,假若你是一家经营状况还行的公司CEO,但凡有点追求的,肯定是想着如何把这家公司给做大做强,然后做成行业第一,最好是做成跨国大企业。咋地也得到纳斯达克或者美国证券交易所去风光一把,要是只想着在中国的A股上市,你都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来——要不,怎么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和“伟大理想”呢?
  齐桓公上台的时候,正是这样一位年轻有为,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CEO。
  不过,只有志气、理想和抱负是不行滴,关键是要有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大家都知道齐桓公是“春秋五霸”里第一个称霸的,历史书上告诉我们说他搞了“尊王攘夷”,于是就第一个称霸。
  如果这样都能称霸,我在想,我现在扯开嗓子猛喊几句“我要当世界首富,我要当世界首富”,等我喊完了,再睡一觉起来,我就立马就变成世界首富了。

  日期:2012-05-08 12:27:43
  其实啊,在春秋早期那几十个诸侯国之中,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第一个称霸,是因为他能把自家的那把刀耍得得心应手,武功天下第一,所以才能当了老大。
  哪一把刀?自然就是刚才说到的,齐国的青铜刀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