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总没搭话茬,话锋一转:“雨总,提个小建议,您谈的是大项目,但这份资料准备的,连包版数量都没写,也没经营的损益表,呵呵,草率了些。报告装订不够打眼,……怎么只带了一本资料?”虽然人家点评客气,但听话听音儿,瞬间,脸红到脖子。
又闲聊一阵,临出门时,和吴总握手道别。我高兴说道:“吴总,看出来了,今天我们聊得挺投机,正巧,刚才说起来,在广告上您还是我师姐呢,呵呵,咱们今后也别老总老总称呼了,太生份,干脆以后我称您吴姐,您叫我小雨得了,听起来舒坦,不知道吴姐您同意不?”
傻瓜才当面拒绝呢,果然,吴总爽朗笑道:“行啊,只要你雨总同意,我OK,哈哈……”
日期:2011-07-06 12:30:13
“吴姐,虽然我们说话还不多,但我发现您有个特点。”
“嗯?什么特点?”
“呵呵,凡是看得上眼的人,您才爱打招呼说话,凡是瞧不上的,您惜字如金,这是您一大特质,所以我能管您叫声吴姐,倍感荣幸啊。”
“呵呵,小雨,嘴巴好甜哦。”
嗯,及时打破心里界限,要的就是这效果!今后我一口一个吴姐喊着,她听起来多顺溜呀,倍感亲切,时间长了,客情关系不热乎?
从慧聪出来,天已擦黑,华灯初上。也许是心情好的缘故,看着街面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车流,不免发通感慨:“想当初,自己也是骑着自行车拜访客户,从几万块广告谈起,一晃不到三年时光,现在都在谈千万级大买卖了,嗯,自己变出息了。”
日期:2011-07-06 12:47:20
坐进车里,掏出本子速记会谈记录:
1、前期准备工作没白干,吴姐态度好转,从第一次的拒绝转变到第二次的不拒绝,但没说结果,更没表态,深藏不露,是个谨慎之人。现在公对公已经说完了,下面就该进行私对私的交流了,好,请文山哥邀约。
2、有业务员进来请示,他遇见了一个顽固客户(只希望先免费刊登,效果好再花钱),想问吴姐怎么办?这事我要有表现。
3、交流时,我把她上次穿的服饰夸一番,成效不错。今天她穿了一身浅蓝色套裙,白色筒靴,看来喜欢冷色调。
4、投放计划书做得差劲,回去马上修改。
日期:2011-07-06 13:45:54
写完记录,我又拨通了朋友电话:“文山哥,是我啊,今天又见了慧聪的吴总,事情谈到紧关节要的地方了,您能帮我约她吗?明后两晚看看她是否有空,我做东……”之所以要请文山哥帮忙,敏感时期,我邀请会遭婉拒的。
文山哥关切问道:“事情谈到什么程度了?”
“反正没拒绝,似乎她对合作不排斥了,唉,一句半句说不清,等见面再说吧,关键是要帮我约她出来吃饭。”
“行啊,没问题。”文山哥是一家广告公司副总,他不仅是吴总客户,同时也是我的大客户,当然,我们哥俩说话投缘,关系莫逆。
日期:2011-07-06 13:58:07
等大家第二次见面喝完咖啡,第三次再见面时,我知道事情有了新进展。因为吴姐主动打听了报社的组织架构、社长、总编、广告部等情况,以及最近三年发展轨迹,边听还边做记录。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双方有合作,那么报刊在印刷时,她要求报社必须同意公证处应慧聪要求,能随时抽检某一期印量,当然,公证费由慧聪支付。
我明白吴姐意思,慧聪是纸传媒圈里的老人,熟知发行量的猫腻,为了确保包版和她们客户的集体利益,当然要反复核查真实发行量,否则基于虚拟的报纸发行量,包办费无从谈起。
我判断吴姐已将报告打上去了,而且郭老板有兴趣,要不怎么突然蹦出一个公正发行量的事?显然,她们公司在保护权益方面想得很细致。而琢磨得越细致,越说明慧聪重视!
头一天脑子太兴奋,想事不周,等到第二天心情已平静下来,我心里暗自盘算:“如果吴姐向老板汇报了包版方案,那慧聪一定会做三件事:1、通过各种关系,调查报社情况;2、走访报摊、客户和读者群,听取意见,做市场调查分析;3、群策群力,集公司精英开会研讨,预判合作前景……郭老板把慧聪从无带到有,从有带到强,能为一定过人,他们的市调会做得非常细致,报社和我能过市调关吗?”
最后想通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针对慧聪的市调,我完全不能掌控,嗯,自己已尽全力了,无悔啦,一切,一切就看天意吧。
日期:2011-07-06 14:26:08
一个月后,忽然吴姐打来一个电话,大意是她们做完市调后,发现我们报纸与《精品》比起来差距明显,发行量、客户口碑与市场活力都不够,慧聪内部分歧挺大……
晚上,大家下班回家了,我一个人捏呆呆坐在办公室里,关着灯想心事。窗外的月光白哗哗的,悄无声息洒进来,把我身影投到墙上,拉得好长。从嘴巴里跑出来的烟圈,渐渐在空气中扩散,在月光中慢慢变淡,而我的思绪也跟着烟圈弥散开来,“现在真正到了背水一战的境地了,自己凭一己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慧聪对报社的看法,怎么办?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强攻吴姐?面对慧聪发难,是学陈塘关总兵李靖,一味委曲求全保平安,还是学哪吒闹海,先打个天翻地覆再说?
记得上次喝咖啡,我给吴姐又讲了一个段子。吴三桂曾对手下说:“今后大凡有匪患乱贼,我们只剿其一,留其二。要全剿净了,还要我平西王干嘛?各位兄弟吃什么?匪患是我们的稻米钱粮,而乱贼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尤其眼下,朝廷有人污蔑我们几个藩王为大清隐患,想统统裁撤掉。所以留着乱贼只有好没有坏,那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决不能在我们身上重演!”
日期:2011-07-06 14:59:39
按理说,二桃杀三士和吴三桂剿匪的故事分别讲述了兔死狗烹和制衡说,吴总能听不懂?现在看来,光有理论还远远不够,要给慧聪制造点动静出来!
无尽的思索后,想明白三点。1、吴姐这个人口风好紧,不肯透露一点信息。几次交往下来,她对我应该有点基本信任度,但关系还不够熟络,所以她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谈判进入到敏感期,客户说这番话必有深意,吴姐很有可能想试探报社的态度,比如降低心理预期值,或为今后价格谈判打下伏笔。2、与其听天由命,不如最后一搏!MD,不就是折腾嘛,束手待毙非咱风格。3、既然吴姐知道我善于利用同行杀同行,没关系,咱就在她眼皮底下照样再搞一把,倒要看看她的反应!那是,我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冒出来了,MD,这个年代谁怕谁啊!
日期:2011-07-06 15:10:0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