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8-23 20:42:01
基础理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尽量严谨,就需要讲得全面细致。前思后想,生怕造成什么漏洞,影响了文章的价值和整个帖子的系统性。 就像前面的GDP核算,如果我只说结论,而不讲推导过程,很难让人理解。 很烦恼 ,呵呵。发完第三章,后边的我准备先列提纲,再发主体!尽量提炼最有价值的东西。谢谢
日期:2010-08-23 20:55:41
三国,书看过两遍,电视剧老版的看了两遍。兵者伐谋,兵者之谋可以定成败,然不可定兴衰。诸葛亮之神谋,可以成鼎立,然不可成统一。谋只宜顺势,而不可逆势。黄河之水自西向东流动,你可以改变其流动的路线,却不可改变其自西向东的大势。这大势,就是社会发展抑或经济运行中的硬性的东西,一种强制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内在规律。
日期:2010-08-23 21:08:41
看完《货币战争>后,我走在路上,感觉轻飘飘的,很失落,我想整个世界真是如书中所说,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都是操纵?郎咸平说,我买斤猪肉、买袋面,原来价格是华尔街决定的。。。。。?实际上,不是这样,就像原油的价格,投机资金可以在一定幅度内操纵,但是超过了某个界限,经济规律就会发生作用,将它拉回其真实的价值区间。这就是势!
日期:2010-08-23 21:32:53
接着前面的正文继续发
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这些行业往往由于其技术密集型的性质,依靠技术垄断获得超额利润或者垄断利润,导致其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价格超过其本身的价值。就直接出现在市场上的服务和商品来说,其背后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
⑸、住宿和餐饮业
餐饮业中的服务和制作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包括工作人员对食物进行分类、调制、烹饪等加工,对顾客端茶倒水等服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服务劳动的付出,之所以同一道菜,在不同档次的饭店中的销售价格有差别,甚至是相当大的差别,这是因为高档饭店的固定资本的投资相对于普通饭店来说,是成十上百倍的。奢靡的享受首先要有豪华的硬件,其固定资产的折旧,要加到其产品、代销的商品和服务中去。
住宿业,现在基本都是饭店的一个经营项目,单就其服务劳动来说,创造价值。对于住宿业,地理位置的优越,往往使其相对于与它相比其他条件相同但是地理位置不利的饭店的价格稍高,这样取得的超额利润,往往转化成为获得这种优越地理位置的地租。好位置比差位置的地租高,是显而易见的。
⑹、房地产管理业。类似于对服务产品的打包销售,就像是销售实物商品的商场。这种管理活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是负责一线劳动的人员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比如搬运、建筑的劳动。
⑺、金融业。从业人员不创造价值,在前面已经有说明。
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⑼、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⑽、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⑾、教育
⑿、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⒀、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⒂、国际组织。
在8—15各类行业中,从属于政府的活动,其从业人员获得的收入基本都是来自于国家的二次分配。其它的不再作具体说明。
III、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经济运行中是强制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研究市场经济,价值是硬性的,是有严格标准的。价值是决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因素,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什么劳动不创造价值,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问题,而是有严格界定,否则得出的价值规律就是与经济的真实运行相违背的,就无法科学解释经济现象。
从本质上来说,对于物质产品来说,服务业的活动是纯消费性的,他们的活动都是对现有的社会消费资料的消费,大部分的服务业或者是为这种消费提供更合适的场所、更舒适的享受,或者是让国民更为便利地消费,这有力得促进了消费资料消费,进而拉动了第一部类的生产。同时,从事服务业的人员,以服务劳动的形式换取报酬,使其自身也有能力进行各种消费。所有这些都是围绕对现有的对消费资料的消费展开的。这种消费造成的对社会产品的有效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重要。
服务业的发展使社会上的国民支出显著地分为实物价值产品的支出和对非实物价值产品的支出。由于都是以货币为中介而进行的,所以是现实中的交换形式变得更加纷繁芜杂,和难以琢磨。我们从两部类模型中看,纷繁芜杂就变得简单明了了:
两个部类的国民都分别取一部分进行服务消费,这部分收入实际上是由服务人员再进行支出最终还是进入对第二部类的消费中,如果是简单再生产就正好将最终产品全部消费掉。由此可见,价值的交换模式,也可以说社会再生产的模式,只不过经历了服务这个中介,多了一些环节,多走了一些路,原先走直线的现在走了曲线,但是其实质没有改变。社会消费资料原先仅仅由一二部类从业人员进行消费,现在服务业人员加入进来了。服务越细化,服务的环节越多,服务业造成的所谓“产值”越大。
服务业是在市场条件下自觉完成了对物质产品价值的分配,这种分配扩大了整个社会对物质产品价值的边际消费能力,有利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的前提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这给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保障,通俗地讲,“没有温饱何来享受”。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游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这为大量劳动力从事服务业创造了可能。一方面,大量从物质生产部门游离出来的劳动力要寻找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人们需求的层次和需求面随物质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和扩展,这两方面的对接,必然会吸引大量寻求投资增殖的社会资本。这一切给服务业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服务业的勃兴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服务业产生于需求,并且创造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向更宽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发展。以上一点,我们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状况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根据2005年的数据,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美国高达70%,而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40%,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第三产业产出由1990年的31.6%上升到2006年的39.4%。另外,这里还有一张表格是1990年---1998年中国部分城市(不辖县)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变化,数据虽然较老,但是道理是相同的: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北京42.1542.7947.2648.4550.365059.9359.5658.87
天津32.743939.7936.9837.8638.6643.8645.5648.59
石家庄32.9432.0333.1133.8338.1941.7546.2248.8850.22
唐山29.7829.6127.6923.7627.4228.130.3429.6828.58
沈阳40.6341.8441.5743.8548.2150.6152.6552.0752.63
大连35.3538.240.7242.2445.9148.9550.7950.6852.1
长春29.5129.5126.3529.2732.5941.2742.344.5644.6
南京3336.3238.4341.8245.2645.8947.6648.1849.77
杭州40.3541.9543.343.5848.5648.3748.3249.0750.54
济南36.0837.9441.5639.246.1845.1344.3147.3748.5
青岛36.4937.8338.5341.944.0442.7642.3343.945.37
郑州37.7340.5140.7948.2549.2353.2953.1256.1957.32
长沙41.9642.3242.4142.6252.6653.3653.9853.8955.13
成都40.5445.9548.6247.9755.6755.3452.6851.0851.94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