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机密》
第18节

作者: annis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他就会又一遍地向我重复,十几年前他们是怎么做外贸的:没有网络,客人不可能芝麻绿豆的事就给你发封电子邮件来追问你逼迫你;长途电话要人工转接的,给外地的工厂挂个电话,早晨一上班挂过去,下班的时候能联系上就不错了,国际电话不要想;跟客人联系是发电传,有专门人管这事儿;一遍一遍打样确认?不可能,打一次样给他就不错了,已经耗了几个月时间,他要不赶紧下定单开始生产今年就甭想做了;还打色卡?不可能,就咱们这么多固定的颜色给客人挑,没有客人决定颜色的份儿;如今只要一两小时车程的外地,去出个差起码来回两三天,不急不赶,急也急不来呀,全当郊游踏青;没有手机,一下班就没人找得到你,逍遥清净,绝对不可能象现在客人工厂轮番电话轰炸;上班悠闲得很,冬天在楼下院子里打羽毛球;没人加班;没多少钱,但一点不累,过得舒心呀……

  他说着说着眼神便变得留恋不已,我却一点没有悠然神往,毕竟,那种时代离我太遥远,我没有体会过那种快乐,也就无从比较,无从觉得如今的辛劳了。我习惯加班加点的日子,我习惯二十四小时随时接客人或工厂电话的日子,我习惯一遍一遍打样仍然被客人挑毛病的日子,我习惯当天去当天回的出差即使一天车程十小时。总而言之,我和每一个时代青年一样,习惯累得要死,但挣多点再多点的钱。

  我的老爸有句著名的对我妈进行打击报复的言论:“外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此言论发表的时代背景是,市场经济刚刚开始,还是个新生事物,被很多人比如我爸不看好,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表明了市场经济打败了计划经济。不过,这里我要说的是,其实早年的外贸也是名副其实的计划经济,只不过披着“市场”的时髦外衣罢了。

  那个时候,只有HH这样的省级外贸公司才有出口经营权,市地级外贸连出口权都没有的,挂着“外贸公司”的名义,其实说到底就是担当省级外贸的货源的角色,省级外贸对外洽谈接单,市地级外贸对内管理工厂生产,这样的合作关系。省级外贸一般不直接和工厂对话,地级外贸也没有资格跟客人对话。这样,象夏他们这些省级外贸的业务员当然舒服了,生产都不用自己管,每年把接来的单子分配给地级外贸,然后就坐享其成吧,偶尔出差去看看货,就象现在的客人办事处的QC一样。回想起来,难怪我妈那时候经常陪同省外贸来的业务员吃饭啊下乡啊什么的,她那就是地级外贸。所以说,XIA口中的好日子只是HH这些省外贸的好日子,高枕无忧,没有竞争对手,客人要来中国做生意只能找他们,而且,比如在江苏,省丝绸就只做丝绸,省针织就只做针织,省服装就只做梭织服装,井水不犯河水,谁都没有非分之想也谁都没有饭碗被抢的压力。

  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其后真正市场经济化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呢。比如地级外贸,从九一年左右,也有了直接的出口权,就是说可以不通过省级外贸自己直接跟外商做生意了,你说他们多高兴啊。所以从那时起我妈就更忙了,参加交易会啊出国拜访客人啊,似乎这才真正开始做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外贸。不过在一段时间里,地级外贸还是两条腿走路的,既自己直接接定单,也仍然帮省级外贸管理定单。后来,是不是省级外贸出于一种受制于人的危机感,才主动摆脱了地级外贸,开始脚踏实地地下工厂了呢?这下子,地级外贸成了省外贸的竞争对手。

  到九六年九七年左右,出口经营权更加放开了,达到一定注册资金要求的工厂和出口企业都可以申请出口经营权。于是,在交易会上,你能看到很多工厂来摆摊寻觅客人的,一般来说,一楼都是大外贸公司华丽气派的摊位,供客人观赏和参考,然后客人就会跑到二楼三楼,去那些一间连着一间象夜市一样的小摊,那些大多是工厂甚至私人外贸公司的摊点,越来越多的外商对他们更感兴趣,因为他们的价格更便宜,做事方式也更灵活。连这些ABCD都整不明白的乡下厂长都成了XIA他们这些天之骄子般的省外贸业务员的竞争对手,这可是当年谁也没有想到的吧。

  于是,他们当然要感叹,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的,就比如说XIA,虽然他怀念过去,可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他才有了辞职的权力,才有了自己开公司的权力,才有了跟HH成为竞争对手的权力,才有了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出去休假的权力,不是吗!所以,自从我们辞职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用无限留恋的口气跟我说过那句话了:“你没有赶上好日子。”

  33.把出差当旅行
  前几天我打了几次电话找小欣,她不是在这家工厂就是在那家工厂,接到我的电话便象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呼天抢地发牢骚,说天气好热说她好辛苦还说她不想干了,当然,“不想干了”这种话都是说说而已的,我根本不理会,辛苦倒是真的,我也深切体会过。
  干外贸这行,出差是家常便饭,很多人都说女孩子不适合做外贸,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出差太频繁吧。就业务员来说,一般有三种类型的出差,一是出国(包括去当地拜访客户和参加当地的交易会),二是参加每年例行的华交会和广交会,三是下工厂。其实,如果怀着一颗乐观而敏感的心,到哪里去出差都可以是当作一次快乐的旅行呢。

  出国的好处自不必说了,人人都心知肚明:不管手头有着多少的烦心事,一出国门,也就不得不暂时放下了,既来之则安之,偷得浮生几日闲,工作之余,游山玩水,逛街购物,逍遥程度视有没有领导同行而定,当然即使有领导同行,你也可以象朱德庸漫画里画的那样混水摸鱼,这就视你个人的摸鱼功夫而定了。就象我同小欣的第一次日本之行,虽然有个苛刻的“纳米”科长,我们俩结伴摸鱼,照样很逍遥,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参加广交会和华交会的有趣程度就略次之了,广州上海去多了就乏味得很,唯一乐趣是逛街购物,后来连逛街也觉得没意思了,于是我便把这段时间当作休息,体力和脑力的休息。每天晚上哪也不去,呆在酒店房间里看小说,平日里买回来却没时间看的书,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和注意力去读,岂不乐哉。爱打牌的人平日在家往往拉不齐人数,大家各自忙各自的工作和家事,而这时候别无他事,完全可以大过牌瘾了,吃过晚饭,纠集有此同好的同事聚在某间房间里,杀个昏天黑地,反正第二天不外乎坐在展馆里发呆养神。

  也许你会说,出国或去广州上海这些大城市,当作旅行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下工厂跟旅行的快乐联系起来呢。是的,工厂往往是在一些破落而寂寥的乡下地方,第一次去也许还有点新鲜感,可就那么几家工厂,每年都去好多次,简直相看两厌,就算游乐场去多了还没意思呢,更何况本来就很枯燥的工厂呢。
  别忘了,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去工厂。
  有年初春时分,我到仪征的一家工厂去验货,天还很冷,我真是打心眼里不想去比南京更冷的苏北出差,一路上懒洋洋地没有一点工作的心情。走进工厂大门,我一眼就注意到了围墙边有一棵开着零星花朵的桃树,粉红颜色的花瓣在灰头土脸的厂房之间很是扎眼,我对迎过来的厂长兴奋地喊:“哎呀,你们厂春色最早,这是我今年看到的第一枝桃花呢。”竟然就因为这花儿,我忽然有了精神,干活时已经一点抵触心理都没有了,很愉快很积极。我很快地就把活干完了,走的时候,我向厂长讨了一枝桃花,小心翼翼地带回去,发信息给男朋友说:“今天也让你看一看,今年最早的桃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