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机密》
第15节

作者: annis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和小欣一起去日本那次,因是从上海出发,前一天赶到上海留宿一晚,大家陪同一个比纳米级别更高的领导吃晚饭,纳米便要求我们陪大领导喝酒。小欣犯傻,还真一杯一杯喝,我们去洗手间时我骂她:“明天一早飞机,你不要喝得头疼脑热的哦。”她说:“那有什么办法,你不也喝了不少吗?”我遂将独门秘籍教给她:一口酒喝到嘴里,拿湿巾一抹嘴,借机将酒吐到湿巾上,或者是将酒含着,过一会等旁人不注意了,喝口茶,将酒吐进茶杯里。这秘籍适用于白酒黄酒红酒,啤酒这样大口大口吞的不行。

  小欣直喊:“哎呀妈呀,你怎么不早说,我说你怎么这么能喝,脸不改色心不跳呢。”接下来她更有恃无恐,频频使用我教的妙招,最后我眼见着她面前的那杯茶越来越浑浊,手巾也越来越湿都快滴出水来,着急不已,怕她露馅。幸好不久酒终人散,平安无事。后来我们还常常笑谈那次的作弊。
  日本客人往往喜好喝啤酒,定要冰的,尤其偏爱“青岛”。其实大都酒量并不大,一人顶多喝一瓶已经满足不已,我在心中暗笑,面上却作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连连摆手:“你们知道我一滴酒都不能喝的,小姐,给我来杯水。”
  好象不喝酒这件事从来没有影响过我的生意。如果说喝了酒生意会更好,那我宁愿不要。
  27.谁更属于这个行业?
  我一直认为,在生意场上,买方与卖方之间能够互相遇见并最终做成生意,这有点象男女之间的恋爱: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因为持有这样的论调,我对生意往往不喜强求,尽力则可,对方真的不想给我订单,我也就算了,等待别的缘分便罢。

  然而有的人却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生意一定要争取争取再争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有个同事陈女,一向以吃苦耐劳的形象出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光辉事迹:最初找生意的时候,拖着装满样品的大箱子在日本街头到处走,拿着日本公司的名片一个一个去拜访,即使对方完全不认识她,即使有的公司态度很不热情甚至给吃闭门羹,她都坚持去推销自己。在操作订单时,她更是精打细算事事忧心。后来她的业绩还不错,不过常年做得很辛苦,三十刚出头的好年纪,却永远面色蜡黄形容憔悴。

  我承认,我做不到陈女那样,我没办法说服自己拿热脸去贴客人的冷屁股,我太过在意“人的生来平等”;另一方面,在操作中,我又太过大咧咧,无论与客人还是与工厂,都只倾向于双方谈拢即可,很少有耐心仔细计算得失。但我必须说,我不认为我的方式是优越的,其实我很佩服陈女,在我看来,她比我更属于这个行业。
  却也有同事背地里不欣赏陈女的方式,认为她太过钻营,斤斤计较,只能小胜,不堪大生意。
  现在我只想讨论,谁更适合这个行业的问题。从性格处世上来说,我当然是不欣赏陈女的,生平最厌辎株必较之人。然而,做生意不是请客吃饭,人说:“无商不奸。”商人有商人的特质,不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是做不成生意的。
  他们必须首先有一颗充满欲望的心,要对生意、对金钱有着旺盛的渴望;一个清心寡欲淡薄名利的人是做不成商人的,做,也只能维持惨淡经营吧。并且不能有太多旁骛,杂念太多的人当然在生意上钻营的精力就少了。这一点,我和小欣曾经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同事中业绩最好的都是那种看上去似乎完全为外贸而生的人,他们好象几乎没有私生活,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更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头,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生意做好。我和小欣是完全没办法做到的,我们旁骛太多,要恋爱,要玩,要睡懒觉,要旅游,要看闲书看电影,要同朋友喝酒泡酒吧,一把年纪还惦记着学点什么新鲜玩意,你想,这样子还剩下多少时间和精力在生意上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是不是将外贸视作你必然的终身职业?我们很多同事从进了HH公司就没有离开过,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比HH公司更好的地方,没有比外贸更好的行业,他们不想离开,害怕改变,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会一辈子从一而终。有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我,和他们相反,一旦想到我要一辈子做外贸,我就感到可怕,感到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有太多太多想做的事,太多太多想去的城市,也许这个行业这个城市都只是我的一次人生体验。这样的我,怎么可能说是最适合这个行业的呢?

  你可以自测一下,如果你象小欣一样,成天幻想有朝一日回家做家庭主妇,或者如KEVIN一样最大的梦想是开酒吧每天睡到自然醒,或者是其他什么什么美好理想,那我必须告诉你,我不认为你是个适合外贸行业的人。就象恋爱,如果你总是心活活的,找寻下一个目标,那你怎么可能对现在的对象负责呢?
  所以,简单地说,适合外贸行业的人,就是一个除了外贸以外没什么别的想做的、也没什么别的会做的人,只能做外贸、只想做外贸、只爱做外贸的人,并且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就是业绩攀升、奖金丰厚、领导表扬、同事羡慕,除此之外,什么也引不起兴趣的人。
  有一次,我偶尔到别的办公室,路过一个平日几乎很少打交道的同事桌前,瞥见他桌前隔板上钉着一张大照片,上面是个光头和尚独自盘腿坐在一排台阶的顶上,在打坐;台阶很多很多,而人只有一个,天宽地广的感觉,很有震撼效果。同事都爱把自己孩子的照片放桌子上,他这样的照片我没见过,所以我顿时好奇,停下来仔细观看,并询问该同事:“这照片什么意思?”他笑道:“出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这景象,觉得有趣,随手拍的。”

  我愣愣地看他一眼,第一个反应是在心里想:这人看来也不是个适合做外贸的,瞧都在想啥呢!
  还有一次,是最近了,我认识了一个男孩子,要命,又是同行,是另一家外贸公司的,叫小王。有天我没上班,晃到他公司附近就召他出来喝咖啡,谈天说地一个下午,他口沫横飞讲了一大堆近期想去旅游的地方和想做的好玩事情,想去的地方太多,想做的事太多,一个劲感叹时间不够用,最后终于被电话喊回去办公室,临走,他没好气地说:“咳,我还真没时间去上班。”笑得我!瞧着吧,他早晚得辞职。

  28.将“约会宝典”用到生意场上
  如果让你去跟一个陌生的异性相亲,或者参加“8分钟约会”、“玫瑰之约”之类的速配,你会怎么去做?肯定竭尽全力耍尽百宝地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吧?首先肯定要打扮得整洁漂亮吸引眼球吧?然后谈话的时候肯定得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吧?肯定要让对方发现自己有多么有趣、多么爱好广泛、多么知识渊博吧?即使以上这些优点,你其实仅仅只有半瓶子水的实际水平而已,你也不想让对方第一次就发现你只有半瓶子水。

  这不是不老实的坏事,这是约会宝典,这是计谋。有胆有谋,方能无往不利。
  那么,当你抱着寻求生意的渴望,去参加一场交易会的时候呢?
  其实交易会和速配节目挺象的,不,应该说比速配节目稍欠公平,速配是男女双向选择,是互相的、平等的,而在交易会上,只存在客人来挑选我们这些供货商的可能。当你步入偌大的会馆,看到乌泱乌泱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供货商的摊位,你就会立刻明白政治书里出现过的一个名词:买方市场;或者另一个短语:供大于求。假象你自己是个外国客商吧,此刻你该多么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差点吹起了口哨,就象家庭主妇走进菜市场一般,口袋里揣着钱轻易不掏出来,东问问西看看。你家有西红柿啊?他家也有啊,凭什么买你家的呀?你家西红柿比人家便宜还是比人家好吃呀?我再转转去,好多家卖西红柿的呢!

  可是,如果这个卖西红柿的农妇长相秀美、衣着光鲜、口齿伶俐,如数家珍地告诉主妇,她家的西红柿如何如何又甜又酸,如何如何不喷农药,又说西红柿除了炒鸡蛋和做汤以外还有几种新鲜有趣的烹饪方法是什么什么什么。这样一来,家庭主妇准保不知不觉就停下脚步,被忽悠得买上几个西红柿吧?
  哎呀,怎么说来说去都是说买菜呀!咱们说回怎么把“约会宝典”用到生意场上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